以下是含有立委選制的搜尋結果,共12筆
日本首相石破茂即將下台,而新首相的產生則峰迴路轉,最新消息,日本維新會提出「刪減一成國會議員席次」等條件,交換與自民黨組聯合政府,獲得自民黨同意,因此自民黨新黨魁高市早苗眼看將成為新日本首相,然而,維新會提出這樣的主張,到底是基於怎樣的考量?這要從日本政治現實去做分析。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日前討論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提出的《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選罷法)修正案,若原住民立委缺額時,比照一般選區立委立即補選,當天朝野未達成共識,將由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開黨團協商,最快可在一個月後交院會表決,若無意外,在藍白合作下可順利三讀通過。雖然高金素梅表示,不希望有人把修法跟大罷免連上等號,但外界普遍認為,此項修法目的,是為了替藍營罷免民進黨原民立委添加柴火。
年節過後,朝野政黨開啟了「大罷免」攻防戰,親綠民團在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的號召下,連署罷免國民黨及泛藍41席立委,國民黨也發起反制,由民團出面發動連署,鎖定罷免部分民進黨籍立委,其中,更傳出國民黨真正要砍掉的是陳瑩、伍麗華2位原住民立委。綠營立院人士分析,原住民間的政治版圖長期藍大於綠,約為7比3,藍營的算計,就是看準了原民立委罷免的機會大,柿子挑軟的吃。
從外科醫生到問鼎總統,柯文哲寫下的驚奇本應未完待續,如今卻因政治獻金假帳疑雲栽了跟斗。他個人是否將走下神壇尚不得而知,但民眾黨恐將就此跌落第三勢力的式微宿命,宣告台灣政治的主旋律又得面臨藍綠對抗、國家分裂的兩極對立。然而,主流民意早已厭倦惡鬥,民眾黨潰堤的民氣會流向何方,就端看誰能拋棄顏色政治、堅持中道理性路線,誰就有機會接續主導「無色覺醒」的民主浪潮。
距離新總統就職不到2個月,在這段沉悶枯等的時間裡,似乎看不出今年初總統大選的結果將帶給台灣的是嶄新政局抑或巨大衝擊?選前各黨你死我活炮火四射,選後除了立法院推選院長掀起一點波瀾,立委間無關痛癢的小吵小鬧,政治市場低盪沉悶到讓人窒息,普羅大眾對於各黨菁英是否真心著手興革事項,實在缺乏信心。
2024總統大選迄今已逾2個月,距離新總統就職的520不到2個月,在這段沉悶枯等的時間裡,似乎看不出今年初總統大選的結果將帶給台灣的是嶄新政局抑或巨大衝擊?選前各黨你死我活的炮火四射、盡情演出,選後則除了立法院推選院長時掀起一點波瀾以及立委間無關痛癢的小吵小鬧外,一向人聲鼎沸的政治市場卻突然低盪沉悶到讓人窒息,而普羅大眾對於各黨菁英未來四年是否真心著手興革事項,實在缺乏信心充滿疑竇。
關於總統二輪投票制之利弊,近期已有許多討論聲音,只見藍綠之間砲火猛烈,但遲遲不見小黨站出來發聲,令筆者深感詫異,因為此制度變革對小黨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
關於總統二輪投票制之利弊,近期已有許多討論聲音,只見藍綠之間砲火猛烈,但遲遲不見小黨站出來發聲,令筆者深感詫異,因為此制度變革對小黨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
2026選舉距離現在雖仍有一段時間,但政壇已在討論相關布局。媒體人黃揚明指出,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後,因為採小選區制,部分縣市因僅有一席立委選區,該選區選出的立委,極可能成為縣市長的接班梯隊;而立委全國最高票、最高得票率,選縣市長的機率特別高,像2024年立委選舉,全國最高票的洪孟楷及最高得票率的林俊憲,被點名為下屆新北、台南市長熱門人選。
2024大選落幕,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民眾黨取得8位不分區立委席次,成為關鍵少數。未來國會正副龍頭如何組成?民眾黨團15日出考題,對藍綠有志角逐立法院長的人,須提4項承諾。民眾黨團今表示,民進黨過去背棄蔡英文競選2016年總統時所提出的國會改革承諾,現在又只想著位置而不願面對國會改革的議題,令人遺憾。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一如各界預期,以40%的得票率成為「少數總統」。儘管如此,賴清德接棒成功,也打破總統直選以來所謂的「副總統魔咒」,以及「政黨輪替魔咒」;一般認為,在總統得票率以及國會席次未過半的情況下,形同2000年大選,重演陳水扁政府朝小野大的局面,直接面對立法院監督的行政院長勢必面對嚴峻挑戰,人選的思維恐怕不能不納入「聯合政府」的精神。
台灣民眾黨今(1)日上午由不分區立委提名人黃國昌、劉書彬、張啟楷共同舉行記者,批評民進黨從2016年開始提出的國會改革政見跳票、國民黨身為最大在野黨無所作為,並提出包含立委選制改為混合聯立制、建立國會聽證制度在內共6項國會改革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