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維吉尼亞級的搜尋結果,共76筆
英國貝宜系統(BAE Systems)集團、雷神澳洲分公司(Raytheon Australia)、美國通用動力集團,以及法國達利思(Thales)公司,5日簽署協議,合作為澳洲未來的AUKUS級核動力潛艦,開發全新戰鬥管理系統,協助澳軍強化水下作戰能力與作業互通性。
美國海軍核動力潛艦「佛蒙特號」(SSN 792)29日抵達澳洲,準備接受「潛艦支援維修時期」(STMP)維護工作;這是美澳第2度執行潛艦聯合維保,雙方持續推進「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為澳軍籌獲潛艦艦隊奠定基礎。
正值川普政府設法對抗中國在稀土市場上的主導地位之際,美、澳簽署了稀土協議,以增加供應稀土及其他關鍵礦產。
就在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大陸發動超高關稅之際,中國大陸也抛出了他們最強的一張王牌-「稀土限制」。一時之間,美國政府也顯得慌亂,喊出「開放稀土就可換取關稅休戰」,如今中國大陸還沒有鬆口。
美軍傳出為解決維修需求,得從停飛的F-35、F/A-18戰機等拆取零件殺肉來用。空軍前中將副司令張延廷披露,各個承包商負責系統不一樣,智慧財產權不見得釋出給美國空軍,維修人員也沒辦法獲得充分的智財權。而承包商未必在美國境內,且作戰場域有些在海上、有些在極地、有些在沙漠,這時武器妥善率上不來,後勤補給保障就會出問題。
軍聞網站「Naval News」11日報導,美國海軍將自明年起,啟動夏威夷珍珠港-希肯聯合基地的碼頭、乾塢與整建升級工程,以便未來讓「傳統迅速打擊」(CPS)極音速武器的朱瓦特級驅逐艦,以及維吉尼亞級攻擊潛艦擴大進駐,強化印太地區的部署能量。
根據美國政府問責署(GAO)最新報告,美國海軍為解決維修需求,得從停飛的F-35、F-18戰機以及潛艦上拆取零件殺肉來用,問題根源爲國防部沒有取得武器系統完整數據的權利,導致海軍維護人員必須完全仰賴原廠供應零件,大幅延長維護時程。
澳洲國防部14日宣布,澳洲政府將斥資120億澳元(約新臺幣2416.8億元),投資位於澳洲西部的造艦等國防工業設施,以實踐「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潛艦等重要防衛計畫,嚇阻潛在威脅。
《華爾街日報》9日指出,中國大陸解放軍的潛艦性能已較數十年前大躍進,航行時更安靜,攻擊也更致命,相較之下,即便美國潛艦技術依舊領先,但產能落後卻是嚴重問題,該文也模擬華府與北京參與台海戰事時,雙方潛艦可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中國大陸的「93閱兵」愈來愈讓全球軍事觀察者矚目。由於主辦單位強調所有武器皆為國產、現役且可隨時投入戰鬥,因而成為觀察解放軍現代化程度的櫥窗。雖然閱兵還沒正式開始,但提前曝光的各式新武器已經讓觀察者們驚訝。軍事行動的本質是戰略對話,這次大陸高調閱兵所要傳達的訊息,很可能是:我們軍事科技實力已經超越美軍。
一個位於美國華府的智庫表示,美國、英國和澳洲的三邊夥伴關係,目前處於轉折點(inflection point)狀態,這三個夥伴的合作關係,必須加倍努力才可以確定會成功。
澳英美(AUKUS)核潛艦協議被譽為澳洲史上最大國防協議,曾被視為可能重新定義印太安全架構、並挑戰中國在亞太日益強勢行為的關鍵。然而,這項價值近2400億美元(約7兆台幣)的協議自2021年簽署以來,卻遲遲沒有進展。
英國與澳洲25日簽署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50年潛艦協議,進一步鞏固「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將為兩國潛艦計畫提供重要支持、加強雙方國防工業能力,並創造數萬個就業機會與大規模出口額。
與創制、複決相比,罷免制度是最少被使用的直接民主形式。之所以鮮少使用,是因為民主政治在設計任期時本身就是對於權力的一種限制,如果一位國會議員做不好,那就在下一屆的選舉中換掉他。不論是4年、5年、或是6年,民主政治的設計正是為了讓一位官員有充足的時間去發揮其能力,也讓民眾有充足的時間去檢視其施政。而罷免則會打破這樣的規則,形成憲政與制度上的不穩定,也會讓人民疲於奔命於頻繁的政治動員中,所以才不應該成為民主政治的常態,而是作為最後的手段來使用。事實上,世界上有許多民主國家也沒有罷免的制度。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五角大廈向日本和澳洲施壓,要求他們表明,若美中為了台灣爆發戰爭,他們將扮演何種角色?正在中國訪問的澳洲總理艾班尼斯13日指出,「在台灣問題上,我們支持維持現狀」,同時暗示美方自己採取戰略模糊立場,卻要澳洲表態,這不合理。
《金融時報》報導稱,美國五角大廈正向日本和澳洲施壓,要求這2個美國的重要盟邦表明,若美中為了台灣爆發戰爭,他們將扮演什麼角色。在訪問中國第一天,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被問到相關問題時指出,「在台灣問題上,我們支持維持現狀。我們不支持任何單邊行動。我們的立場明確,而且始終如一。」
從烏克蘭戰場到以伊戰爭,全球看到無人戰爭正在逐步取代有人戰爭,這種戰爭型態的大躍進,就像過去冷兵器時代跨越到熱兵器時代一樣,戰士從通過人力和機械力量操作武器,作為打擊敵人的戰爭工具。而從冷兵器進入早期熱兵器時代,大概在16世紀中期前的戰爭中,戰爭依靠熱量或火焰來殺傷敵方士兵、破壞要塞和居民區的武器設備。
美國國防部26日公布2026財政年度國防預算提案,總預算達9616億美元(約新臺幣28兆元),規劃透過擴大採購先進飛彈和無人機、提升官兵薪資等舉措,強化美國整體防衛與戰備能量,嚇阻中共在印太區域擴張意圖,有效確保全球和平穩定。
為反制美國貿易戰,中國祭出稀土出口管制,依賴此關鍵原料的汽車業與機器人產業受創尤深。分析師警告,西方國防工業巨頭也難逃波及,面臨稀土斷供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