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維斯塔格的搜尋結果,共35筆
據熟知內情的相關人士透露,Alphabet的谷歌(Google)因為涉嫌在廣告技術中採取反競爭行為,將在未來幾天面臨歐盟的「溫和」反壟斷罰款。
中國人工智慧公司DeepSeek正式發布其多模態AI系統,路透社隨即以「生成式AI技術再突破」為題進行專題報導,引發1月27日以來美國股市大幅波動,同時引起全球科技界的廣泛討論。此事件再次凸顯科技傳播的核心矛盾:在即時化的全球資訊網路中,媒體既是技術知識的傳遞者,也是公眾認知的架構制定者。本文透過近三年人工智慧領域的關鍵案例,結合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2023年技術傳播研究報告,解析媒體如何通過三種核心機制(架構設定、風險放大、議程建構)影響公眾認知,並探討這種認知反饋如何重塑技術發展路徑。
中國跨境廉價電商平台Temu深受歐美青少年歡迎,但該平台也潛藏著可能銷售非法產品的隱憂,歐盟科技監管機構為了解Temu是否違反歐盟相關法律規定,將對其展開調查,倘若發現有違法行為,根據「數位服務法」(DSA)的相關規定,將處以其全球年營收6%的罰款。
歐盟反壟斷機構周四啟動控訴程序,以確保蘋果遵守規定,並要求蘋果的封閉生態系統對外開放,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三引述消息人士的報導,Meta平台(Meta Platforms)因涉嫌試圖主導分類廣告市場,在歐盟面臨高額罰款。
美國兩大科技巨頭蘋果和谷歌各自與歐盟的訴訟10日雙雙敗訴。歐洲最高法院確認蘋果必須向愛爾蘭政府補稅130億歐元的裁決,同時維持谷歌濫用網搜地位遭罰24.2億歐元的裁決不變。
科技巨頭谷歌(Google)和蘋果(Apple)在周二分別輸掉了對歐盟的訴訟案件。
歐盟緊盯中國反補貼議題的同時,祭出組合拳,近月來將矛頭指向馬口鐵等五類產品,實施反傾銷等各項調查。歐盟執委會20日公布電動車最終關稅草案,並再對中國啟動專案調查,釐清中國清潔技術廠商是否存在向歐盟市場傾銷補貼產品,以及中企在歐洲營運是否獲得不公平補助等。
歐盟執委會當地時間8月20日公布對中國電動車最終關稅稅率的建議外,還啟動對中國清潔技術廠商是否存在向歐盟市場傾銷補貼產品,以及中資企業在歐盟境內運營中是否不公平地從補貼獲益的專項調查。與此同時,歐盟調查兵分五路展開,歐中貿易糾紛遠非電動車這麼單純。
據美國之音報導,歐盟委員會當地時間8月20日公佈了對中國電動車最終關稅稅率的建議,歐盟還啟動了對中國清潔技術廠商是否存在向歐盟市場傾銷補貼產品,以及中資企業在歐盟境內運營中是否不公平地從補貼獲益的專項調查。與此同時,歐中貿易糾紛遠非電動車這麼單純,歐盟調查分五路展開。
路透引述消息報導,歐盟即將公布Meta綑綁臉書及線上分類廣告服務Marketplace的商業行為,違反反托拉斯法,將使Meta首度因違反市場競爭而遭歐盟開罰,罰金上看134億美元。
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週四表示,蘋果即將對競爭對手開放「即碰即用」的行動支付系統,但是歐盟的主管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警告說,蘋果尚未改變它的收費商業行為,以符合歐盟的科技規定。
AI當紅炸子雞輝達(NVIDIA)罕見遭分析師下調股票投資評等,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師以估值過高為由,將輝達股票評等調降至「中立」。
中歐貿易爭端日漸僵持,歐盟再出新招,盯上中國傳統製程晶片。據傳歐盟執委會已徵求歐洲半導體企業和主要採用企業對中國擴大傳統製程晶片產能的意見,可能進一步擬定新措施,以防止中國產製的大量成熟製程晶片進入歐洲市場。
歐盟反壟斷監管機關25日發表聲明,指控微軟將視訊會議軟體Teams與Office 365和Microsoft 365等產品,綑綁一起進行銷售違反公平競爭原則,恐將面臨天價罰款。
歐盟反壟斷監管機關25日發表聲明,指控微軟將視訊會議軟體Teams與Office 365和Microsoft 365等產品綑綁一起進行銷售,已違反市場公平競爭原則,並恐將面臨天價罰款。
歐盟旨在監管科技巨頭壟斷行為的「數位市場法」(DMA)3月初生效後,即對美國矽谷科技巨擘展開調查,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與Meta可能成DMA首批開刀對象,面臨反壟斷指控。
歐盟旨在監管科技巨頭壟斷行為的《數位市場法》(DMA)3月初生效後,即對美國矽谷科技巨擘展開調查,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與臉書母公司Meta可能成為DMA首批開刀對象,面臨反壟斷指控。
歐盟執委會本週五(31日)批准了義大利補貼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在西西里島建設一座價值50億歐元(約新台幣1764億元)晶圓廠,以用於生產電動車用的結能晶片。這也是《歐盟晶片法》(European Chips Act)實施以來首例,以期降低對亞洲供應鏈的依賴。
繼針對陸製電動車、太陽能設備展開反補貼調查後,據美國之音引述彭博報導,由於對中國醫療器械採購政策的持續關注,歐盟委員會即將啟動針對中國醫療器械採購市場的調查。這一調查將標誌著歐盟首次啟用國際採購工具(IPI),該工具旨在打開對歐盟企業封閉的盈利性採購市場,增強雙邊貿易的互惠性。觀察人士表示,此舉可能進一步加劇歐盟與中國之間已經緊張的貿易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