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總理記者會的搜尋結果,共19筆
大陸全國政協14屆3次會議4日開幕,政協主席王滬寧做政協工作報告,連續第2年在展望今年工作時,未提涉台內容,只強調「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此外,大陸14屆全國人大3次會議昨天舉行會前記者會,對於各界關注的今年軍費預算,發言人婁勤儉沒有直說,強調「和平需要實力來守護」。今年全國人大會議5至11日召開,共計7項議程,仍然沒有總理記者會。
2025年大陸全國「兩會」舉行時間出爐,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分別於2025年3月4日和5日在北京開幕。大陸經濟不振之際,再加上時逢美國總統交接,各界關注中國新一年政策方針和經濟對策。會議期間將公布政府工作報告,定調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等數字。
據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官網消息,5月26日至30日,由外交學會和德國「環球之橋」協會共同舉辦的第九屆中德青年領導者會議在浙江杭州成功舉行。外交學會副祕書長張璐率團出席會議。這消息意味著,曾擔任兩會總理中外記者會等重大場合翻譯的張璐,已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祕書長。
每年3月初舉行的大陸全國「兩會」向來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活動之一,而今年「兩會」宣布全面恢復疫情前的採訪動態,包括不再閉環管理、恢復線下實體記者會、重新開放團組採訪等,本讓人充滿期待。
去年新冠疫情結束以來,由於大陸經濟恢復情況不如預期,因此中共不斷提出各種救市政策。然而,即使如此,西方「屠龍派」仍認為,由於大陸舊經濟模式無以為繼,且又面臨房市疲軟、消費不振、通貨緊縮、債務高漲、勞動人口下降、外資撤離、貿易壁壘、經濟趨緩等問題,因此就算不會馬上崩潰,也將潰而不崩。對於不斷「唱衰」大陸經濟的言論,中共除了多次重申並舉證「中國崩潰論」早已崩潰,並一再強調大陸存在制度、需求、供給、人才等優勢,因而迴旋空間大、機遇大於挑戰。面對這樣兩極的看法,根本的問題是:究竟該如何評價大陸經濟前景?
陸委會日前舉行第55次諮詢委員會議,討論主題為「中共『兩會』觀察」。有部分諮詢委員提醒,目前美中、美台溝通管道暢通,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沒有對台動武的理由,但仍須防範「非意圖性的意外」發生。
政治低度透明化的中共近日再關閉一扇窗。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婁勤儉宣布,國務院總理李強將不會循例於人大會議閉幕後舉辦「總理記者會」,本屆人大「之後幾年」也不會舉行總理記者會,這個宣告形同為黑箱政治加上一層帷幕。
大陸全國兩會11日閉幕,雖說今年恢復了疫情前的採訪模式,但對於台媒和許多外媒來說,今年提問變得難上加難。除了今年的兩會震撼彈─取消總理記者會外,在其他許多記者會場合,或對代表提交採訪申請時,相較往年,都明顯不順,台媒在今年兩會可說是幾乎失語。
政治低度透明化的中共近日再關閉一扇窗。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婁勤儉宣布,國務院總理李強將不會循例於人大會議閉幕後舉辦「總理記者會」,本屆人大「之後幾年」也不會舉行總理記者會,這個宣告形同為黑箱政治加上一層帷幕。
大陸年度重要政治活動,全國政協人大「兩會」於3月4日、5日先後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也發表了他上任來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雖然今年兩會有些變革引發諸多揣測,例如兩會開會時間縮短、人大會議閉幕後總理記者會取消等,但對台灣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掌握大陸施政意圖,以作為我制訂對陸政策的重要依據。
北京無預警打破延續30多年的政治慣例,取消了一年一度的總理記者會,意外成為本次大陸全國兩會的最大新聞。相較行禮如儀的兩會議程,閉幕會後記者與總理面對面往往才是最大看點。至於為何突然取消總理記者會,官方的解釋比較牽強,外界更容易聯想到近年來大陸黨政關係的演變。的確,在習近平定於一尊的背景下,總理記者會越來越淪為雞肋,退出政治舞台並非完全不可想像。與此同時,大陸最高領導人越來越敢於突破政治常規,時有驚人之舉,也值得引起重視。
北京無預警打破延續30多年的政治慣例,取消了一年一度的總理記者會,意外成為本次大陸全國兩會的最大新聞。相較行禮如儀的兩會議程,閉幕會後記者與總理面對面往往才是最大看點。至於為何突然取消總理記者會,官方的解釋比較牽強,外界更容易聯想到近年來大陸黨政關係的演變。的確,在習近平定於一尊的背景下,總理記者會越來越淪為雞肋,退出政治舞台並非完全不可想像。與此同時,大陸最高領導人越來越敢於突破政治常規,時有驚人之舉,也值得引起重視。
一年一度的大陸「兩會」召開,總理李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的兩岸論述「零意外」,並未出現新基調或表述。但結合兩會召開以來官方對新一年內外路線政策的宣示,可以發現北京當前治國路線是「提振國內經濟、改善國際環境」,因而在這個背景下理解《報告》100多字的涉台段落,可謂「520前靜觀其變」。
大陸14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5日開幕,全球屏息以待大陸揭曉的新一年經濟目標與國策方針,讓外界震驚的是,在開幕前夕,大陸打破三十年的慣例,宣布本次會議閉幕不再召開總理記者會,大陸全國人大發言人婁勤儉4日在記者會上宣布,若無特殊需求,之後幾年也將不再召開。
歷任大陸總理從李鵬、朱鎔基開始,包括溫家寶、李克強,都有在每年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後舉行中外記者會的傳統,每個人風格各有千秋。但從今年開始,總理李強不再舉行中外記者會,讓2023年剛上任的李強,去年的中外記者會「首秀即封麥」,令外界訝異之餘,也折射出中共黨政權力結構的改變。
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於5日登場,會期7天、11日下午閉幕,創下疫後恢復常態生活後最短會期。總理李強將揭露今年的GDP官方目標,備受各界關注。在4日的會前記者會中,發言人婁勤儉則丟出震撼彈,宣布從今年起,這屆人大會期將取消總理記者會。
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婁勤儉今天(4日)表示,從今年開始,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後,總理李強不再舉行中外記者會。現場記者聽到時,傳出小聲驚呼。
普羅大眾對於記者這個職業,是否好奇他們的一天是怎麼過的,又或者羨慕他們能近距離採訪到大人物和明星 ?而看似自由的他們都在做什麼,工作內容就只有寫稿和採訪嗎? 11月22日夢想淘心室【曉宇宙~曉曉問大大】特別邀請到中國時報大陸中心主任陳君碩,跟聽眾朋友們開箱,他身為記者甚至是一位外派北京的特派記者,一天的行程以及做為一位記者該注意和具備的能力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