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國出口的搜尋結果,共1,320筆
美國川普政府擬對義大利麵課徵107%關稅,義大利麵製造商醞釀最快明(2026)年1月退出美國市場,屆時美國超市貨架上的義大利麵品項恐大減,價格將飆升。
電子設備及檢量測設備出口持續成長的助攻,抵消工具機衰退的影響,10月台灣機械設備出口值26.58億美元、年增11.8%,連續九個月正成長,前十月機械出口值也年增7.3%。反觀工具機前十月出口值年減8.1%,部分業者悲觀認為,今年全年出口值可能不到21億美元,創至少13年來新低紀錄。
釜山「川習會」,北京持續鬆綁關鍵礦產對美出口。大陸商務部公告自9日起暫停實施對美國實施包含對鎵、鍺、銻和石墨的管制措施,與白宮日前公布美陸協議內容相符。另一方面,大陸商務部將恢復部分安世半導體晶片出口,但僅限於民用,同時呼籲歐盟發揮影響力促使荷蘭政府糾正錯誤做法。
中國商務部9日公布,將暫停實施對鎵、鍺、銻和石墨在內的關鍵礦產管制措施。根據外媒報導,歐盟約98%的關鍵稀土進口來自中國,美國則是80%。而要完全代替中國稀土需要8到12年的時間,就國防工業而言,歐洲沒有這麼多時間。
大陸商務部今(9)日宣布,即日起將暫停實施對鎵、鍺、銻和石墨在內的關鍵礦產管制措施,被視為美中釜山峰會後的首項實質成果。台灣經濟研究院專家解析,北京這次善用稀土籌碼,「手上武器比八年前多」,已不必再用巨額採購換取讓步,預期後續貿易戰不會進一步擴大,「美中會回到原點」。
中國商務部9日公布,將暫停實施對鎵、鍺、銻和石墨在內的關鍵礦產管制措施。中國商務部網站9日公布通知,經批准,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27日,商務部公告2024年第46號「關於加強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的公告」第二款暫停實施。
關稅戰衝擊持續發酵,中國海關總署7日公布外貿數據慘淡,以美元計,10月出口年減1.1%,不僅較9月的8.3%大幅放緩,也遠低於市場預期的3%,創八個月新低。10月進口年增1%,同樣遠低專家預估的3.2%,創五個月低。
本周全球股市下跌,成熟市場整體下跌1.3%,受到AI估值疑慮影響,美股下跌1.5%,歐洲與日本分別下跌1.2%與0.9%,跌幅小於美股。新興市場整體下跌1.3%、與成熟市場相當,其中近期表現特別好的新興亞洲下跌1.5%,包括台灣也下跌1.4%,而先前表現差的新興拉美上漲1.7%,是少數上漲者,受益於巴西股市上漲3.1%。
周五公布的政府官方數據顯示,德國9月出口成長,超乎預期,其中對美國出口在連續5個月減少之後,首次恢復成長。
在拳擊場上,看到大汗淋漓的拳擊手在一輪又一輪的激戰後不得不抱在一齊,期能在片刻喘息後能再一擊KO對手,贏得勝利。這種充滿敵意式的「擁抱」即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hn F. Nash Jr.(1928~2015)所提出的「納許均衡」中的一種類型與比喻。
全球AI競賽,輝達執行長黃仁勳5日斷言大陸將獲得勝利。黃仁勳稱,大陸憑藉低廉能源成本與寬鬆監管,將在人工智慧競賽中超越美國,並批評西方國家因猜疑心態拖慢腳步。黃仁勳先前呼籲美方開放出口大陸市場,以維持全球技術領先地位;但川普在川習會後仍表態,不允許大陸使用輝達最先進的Blackwell晶片。
超微日前公布第三季財報時,出乎意料宣布獲得美國政府許可向中國大陸出口AI晶片Instinct MI308。這款晶片被外界視為輝達H20晶片的主要競爭產品,但現階段輝達晶片卻遭到中國大陸封殺,讓超微有機可趁。
據統計,臺灣9月機械出口26.4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4%,以新台幣計價804.6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9%;累計今年前三季機械出口值為232.5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6%,以新台幣計價約7,25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8%。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不斷利用關稅減少美國對大陸出口的依賴,並防止大陸的工廠產能過剩衝擊美國經濟。不過他的努力遭遇到障礙:大陸政府早已著手降低自身經濟對美國的依賴。另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4日指,美國總統川普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在明年的廿國(G20)會議見面。
為協助廠商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財政部推出「金融支持措施」,由輸出入銀行擔任執行單位,自8月7日啟動受理,提供廠商「貿易融資利息減碼(收)」及「輸出保險費用減免」兩項協助措施,協助出口廠商緩解資金壓力及提升外銷動能。
為協助廠商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財政部推出「金融支持措施」,由輸出入銀行擔任執行單位,自8月7日啟動受理,提供廠商「貿易融資利息減碼(收)」及「輸出保險費用減免」兩項協助措施,協助出口廠商緩解資金壓力及提升外銷動能。
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導致全球經濟前景不明,不過受惠於半導體與船舶業都進入「超級循環」,讓韓國10月出口意外增長,並創史上同期新高。
當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在亞太經合會(APEC)舉行會外峰會時,大豆這原本不起眼的美國出口明星將成為焦點。大豆是美國農業300億美元(約9,195億台幣)出口的支柱,現已成為中美經濟相互依存及政治緊張的強大象徵。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出訪亞洲,預計將於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幾天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中雙方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所舉行的第五輪美中經貿談判中,已達成「實質性的框架」,將有待兩國元首見面會談後確認。貝森特表示中國「願意大量採購美國大豆」,並將對稀土出口管制「順延大約1年並重新評估」;美國則「避免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但中國尚未證實吉隆坡具體協商結論。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出訪亞洲,預計將於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幾天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中雙方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所舉行的第五輪美中經貿談判中,已達成「實質性的框架」,將有待兩國元首見面會談後確認。貝森特表示中國「願意大量採購美國大豆」,並將對稀土出口管制「順延大約1年並重新評估」;美國則「避免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但中國尚未證實吉隆坡具體協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