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美駐日的搜尋結果,共15筆
日本東京港區美國大使館附近24日下午發生持刀襲擊事件,一名執勤中的警視廳機動隊員在盤查可疑男子時遭攻擊受傷。
美國駐日大使葛拉斯6日在日本東京發表演說,警告中共正持續運用軍事威脅手段意圖對外擴張,因此美國與日本應持續深化同盟合作,透過確保供應鏈、拓展國防研發與裝備生產合作,加強嚇阻中共侵略野心。
美國前總統川普確定回鍋,其內閣人選備受矚目。美媒分析川普政府2.0的潛在國務卿人選,包括前駐德國大使格瑞尼爾(Richard Grenell)、田納西州參議員海格提(Bill Hagerty)、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以及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後兩者立場明顯友台。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與共和黨前總統川普選情膠著,未到最後一刻仍未知鹿死誰手。不過,美媒日前分析川普政府2.0的潛在內閣人選,認為可能的國務卿人選,包括前駐德國大使格瑞尼爾(Richard Grenell)、田納西州參議員海格提(Bill Hagerty)、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以及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後兩者立場明顯友台。
美國駐日本大使易曼紐(Rahm Emanuel)14日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稱,由於一系列問題和成本原因,美國艦隊在1996年台海危機後的過去幾十年裡不斷萎縮,在發展和實力上嚴重落後於中國艦隊。希望能向地區盟友要求協助,來部分彌補這一落後。
記者施欣妤/綜合報導
美國為增進在亞太地區對抗中共軍事力量的崛起,在對台灣、日本軍售與駐日美軍基地的部署都有了很重要的變化。最近較受矚目的是對日本嘉手納美軍基地的F-35與F-15EX部署,尤其是F-15EX被許多軍事分析人士認為它可能是台海戰爭中首批迎戰共軍殲-20的空優戰機,以爭取美國對台增援的時間。如果不是對台灣執政者不夠信任,也有分析師認為F-15EX應該部署於台灣。
美國駐日本大使易曼紐(Rahm Emanuel)17日到訪日本最西端的沖繩縣與那國島。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沖繩縣(琉球)知事玉城丹尼18日,對易曼紐造訪屬於先島諸島的該縣與那國島以及石垣島表示了擔憂。玉城在宜野灣市向媒體指出:「造訪靠近台灣的地方會引發緊張氛圍。我會注意不要引來新的(紛爭)火苗。」
美國駐日本大使易曼紐(Rahm Emanuel)17日到訪距離台灣僅約110公里的日本最西端沖繩縣與那國島西側海岬,眺望台灣。日媒指出,易曼紐此行目的是在台灣局勢趨於緊張的背景下制衡中國。
日本防衛大臣木原稔26日在記者會上宣布5月2至4日訪問美國夏威夷。他將在當地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澳洲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菲律賓國防部長鐵歐多洛(Gilbert Teodoro)舉行四國防長會談等。考慮到在東海和南海頻繁開展活動的中國,四國將確認加強安全保障合作,彰顯團結。
據日本共同社23日報導,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23日在東京的美駐日大使官邸向部分媒體稱,「想要早日推進」修改自衛隊和駐日美軍旨在強化合作的指揮統制架構,表達了加快相關作業的想法。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內閣人事陸續公布,引發外界關注,前立委郭正亮指出,駐美、駐日、駐新加坡及駐WTO代表是公認的「大肥缺」,而駐美代表會是準總統蕭美琴決定,而駐日代表謝長廷會在十月任滿,若回來接任司法院長,爭議性會比當初陳菊出任監察院長還大,賴清德經不起爭議、也沒必要照顧黨內前輩。
英媒指出,美國、英國和澳洲防長將於8日宣布,開始就日本加入「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安全協議的「第二支柱」進行談判。
菲律賓駐美國大使羅慕德斯(Jose Manuel Romualdez)3日指出,在南海的菲律賓船隻承受中國進一步壓力的形勢下,11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美日菲元首會談預計將達成共識,讓日本自衛隊與美國、菲律賓軍方定期舉行海上演習。
中國大陸前駐美、駐日大使崔天凱近日表示,中日要恪守4個政治文件的原則和共識,特別是在歷史、台灣等關乎兩國關係政治基礎的重大原則問題上「旗幟鮮明、恪守信義、不容動搖」。他強調,中日關係是自主的,不應該從屬於任何其他關係,「獨立自主方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