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聯合部隊的搜尋結果,共78筆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3日計畫訪問韓國,預計將討論駐韓美軍的定位等議題。同時,赫格塞斯還將造訪非軍事區(DMZ)。韓國國防部表示,韓美雙方的防長還會談到如何防禦朝鮮,以及在區域安全、網路和導彈方面的合作。
美國《星條旗報》10月30日報導,北約近期在指參演習中,測試全新的「東翼嚇阻線」(EFDL)作戰概念,透過部署無人部隊應對侵略者的「第一擊」,提高官兵存活率,並保存防衛戰力應對後續作戰。
美國《星條旗報》24日報導,美軍陸戰隊近日公布對「2030兵力設計」的更新計畫,宣示持續提高部隊感知能量、機動性與打擊戰力,以便更加靈活的應對中共在西太平洋的潛在威脅。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美國與法國正研擬舉行第2次軍用衛星聯合演訓,想定太空衝突情境,由複數衛星在軌道上執行同步機動操作,進而驗證協調能力,肆應中共發展反衛星能力帶來的太空威脅。
美國總統川普月初把國防部更名為舊稱「戰爭部」,從國防部長變為戰爭部長的赫格塞斯上周突然把全球約800名將領召回美國本土,周二(30日)開會。赫格塞斯明確表示「國防部時代」已結束,部會更名是為了「準備打勝仗」。他將嚴格要求將領士兵提升體能、打理儀容,高調揚棄前朝「覺醒文化」。他向全場將領直言,對於新的要求不滿者應知所進退。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24日報導,美國龐巴迪公司近日向美空軍交付第9架全新E-11A空中節點機,有助提升美軍跨軍種通訊作業彈性,提升關鍵情監偵與戰場覺知能量。
美國太空發展局(SDA)10日委託SpaceX公司「獵鷹9號」火箭,將首批21枚「傳輸層第1批次」(Transport Layer Tranche 1)通訊衛星發射升空,最終將超過150枚衛星陸續送入低軌道,進一步建構由數據傳輸與預警衛星構成的全球衛星網路,強化美軍的戰場通訊、聯合作戰能力。
美國眾議院10日通過新版「國防授權法案」(NDAA),授權近9000億美元的軍事開支、提出簡化國防採購流程的計畫,並否決禁止援助烏克蘭與台灣的修正案。與此同時,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一份報告指出,美國應強化反無人機戰力,否則恐會輸掉台海戰爭。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上將2日出席二戰終戰80週年紀念儀式時表示,印太司令部首要任務之一是嚇阻侵略,防止戰爭發生並維護和平,強調必要時刻美軍會拿出「壓倒性優勢力量」,與盟友並肩作戰。
美國軍方是否該為從太平洋撤退做規劃?美國在打仗時,總是傾向進攻。猶如二次大戰美國名將巴頓(George S.Patton)將軍的名言:「從沒人成功地只靠防守致勝,唯有進攻、進攻、再進攻。」
英國縮減了先前喊出派駐烏克蘭的軍事規模,原先計畫中的3萬人「聯合部隊」已降改為規模更小的「安全支援部隊」,主要提供後勤、武器與訓練支援,而非直接派往前線,該部隊將支援烏克蘭自有軍力重建,被視為更加現實可行的方案。
美國總統川普15日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商談俄烏戰爭停火,美媒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川普昨(13)日告知歐洲元首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他不會與普丁談論領土分割一事,另外,川普也表態願意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
韓國和美國18日開始舉行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不過部分演習將推遲到舉行,因為這些演習一直是造成兩韓緊張局勢的根源。
駐日美軍兼第5航空軍指揮官約斯特中將,27日投書日本《朝日新聞》,揭露駐日美軍近期成立新單位,專責與自衛隊新設「統合作戰司令部」之間的聯繫協調工作;並示警印太地區的安全、自由與繁榮,「正面臨以中共為首的敵對勢力威脅」。
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杜魯門」號(USS Harry S. Truman,CVN 75)在紅海延長部署,參與打擊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s)行動,折損了3架艦載戰機後,終於返航,結束這次多災多難的任務。
波音公司在過去幾年持續低迷,多個軍用機研發專案都遇到麻煩而拖慢量產進度,造成巨額虧損與市值流失。為了證明自己仍是重要的軍工巨頭,波音公司正在改革生產線流程,從F-15EX「鷹二代」( Eagle II) 戰鬥機開始。初步改革已獲得成效,不合格而返廠的比率正在下降。
俄羅斯總統普丁週四(15日)簽署命令,任命陸軍上將薩柳科夫(Oleg Salyukov)出任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職務上將隸屬於前國防部長、現任國安會秘書長蕭依古(Sergey Shoigu)之下,而薩柳科夫也正式解除俄羅斯陸軍司令一職。
法國海軍12日起展開「北極星25」(Polaris 25)演習,透過模擬實戰環境的跨軍種、多領域想定,驗證與盟軍的協同作戰能量,有效嚇阻潛在威脅進犯意圖。
美國總統川普8日呼籲俄羅斯和烏克蘭盡速達成30天無條件停火協議,並警告若不遵守停火協議,將與其他國家實施經濟制裁。與此同時,英國宣布制裁多達100艘的俄羅斯油輪,減少英國或歐洲海底關鍵設施遭到破壞的風險。
美國海軍空戰部門主任唐納利少將(Michael Donnelly)周二在海軍聯盟的海-空-太空(Sea-Air-Space)會議上說,海軍即將推出的6代戰機可能是最後一款有人駕駛的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