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股東會年報的搜尋結果,共54筆
力為拚亞洲那斯達克計畫,金管會再鬆綁。
證交所今(28)日宣布,創新板股票當沖交易,預計最快11月底上路。前提條件是創新板股票至少掛牌滿半年且符合信用條件資格。
證交所與櫃買中心4月更新《上市櫃公司辦理法人說明會參考問答集》,要求公司在上傳法人說明會的影音連結時,應包含QA影片,以維護股東權益。看似細節的規定,其實凸顯了資訊公開的核心。換言之,真正能反映管理層態度與情緒的,並非事前準備、經過反覆修飾的文字,而是投資人現場提問時所呈現的即時回應。
金管會發布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未來上市櫃公司也須將IFRS永續資訊納入股東會年報專章,且發布時間需與財報同步公告,台灣將邁入永續資訊揭露的新時代。為此,台新新光金控連四年偕同台新銀行、工商協進會舉辦「2025台新新光淨零高峰論壇」。
台灣證券交易所於2024年10月正式上線「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鼓勵上市櫃公司深入分析資金成本、獲利能力、市場評價與公司治理現況,並與同業市場評價指標進行比較,說明差異成因。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近日,康霈股價衝破1300元,市值超過兩千億元,擠下藥華藥成為生技股新市值王。法人從名人光環效應、高價現增及股權集中三面向,揭開康霈飆升的真相。
台揚(2314)於18日舉行股東會,年報顯示,大股東建漢(3062)持股比例已降至僅8%,然而,最大亮點卻是第二大股東廖學邦,他就是台股市場知名的「凱基松山哥」,持有台揚9,155張股份,約佔總股本的3.63%。台揚在113年度的營運未達預期,主要客戶的出貨不如預期,導致每股稅後淨損為4.55元。
群創(3481)最新股東會年報揭露挪威主權基金與新加坡政府基金持股大縮水,2022年退出群創董事會,但先前「一股未賣」的大股東鴻海(2317)集團也傳出賣股的消息,大股東鬆碼相繼鬆動,讓群創腹背受敵,今(28)日開盤雖力撐,以14.2元、上漲0.05元開出,但仍不敵賣壓,股價一度見到13.75元的低點,股價連每股淨值29.03元腰斬都還搆不到,股淨比只剩0.47倍,慘輸近95%的上市櫃公司。
群創(3481)年報揭露大股東減少持股,周一股價開低走疲,再度失守14元整數關卡。法人認為,大股東減碼持股,雖然將壓抑短期股價動能,不過群創積極轉型,且具有殖利率題材保護,故下檔空間應相對有限,建議區間操作,目標價15元。
總統府去年6月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由總統擔任召集人,邀集政府機關代表與各界醫療領域學者專家,每季於總統府召開會議,作為擬定健康台灣政策推動之溝通平台。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股東會將於6月3日假新竹喜來登大飯店舉行。台積電在全球擴展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然而,目前美國、日本等海外工廠持續呈現虧損,料將會是股東關注焦點。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近日公布2024年報,揭露今年先進製程營收占比上看80%,同時更可以看到台積電旗下海外佈局的損益狀況,其中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去年認列虧損新台幣近143億元,中國大陸南京廠則在去年大賺新台幣近260億元,兩者差距幅度相當巨大。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為積極響應「健康台灣」之願景,推動企業更重視員工之健康與福利,上市櫃公司如有防治肥胖及三高等與員工健康相關之具體措施與實施成效,並符合公司治理評鑑個別指標所列得分要件,可於構面內計分。
在全球後疫情時代之挑戰下,為促進全民健康生活,推升全齡健康照顧,並接軌國際健康永續發展之目標,實踐「健康台灣」之國政願景,去年6月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由賴清德擔任召集人,邀集政府機關代表與各界醫療領域學者專家,每季於總統府召開會議,作為擬定健康台灣政策推動之溝通平台。
櫃買中心表示,為落實股東行動主義,達到以「市場機制」督促公司訂定合理之董事酬金,將於15日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彙總報表「公司治理專區」的「公司酬金資訊」項下,揭露2024年度上櫃公司申報董事支領酬金(含兼任員工之酬勞,均為擬議數)之情形。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將於明(15)日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彙總報表「公司治理」專區項下之公司酬金資訊,揭示國內上市公司及第一上市公司所申報113年度董事及監察人酬金支領情形、合理性說明及其他相關資訊。
櫃買中心表示,為落實股東行動主義,達到以「市場機制」督促公司訂定合理之董事酬金,將於15日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彙總報表「公司治理專區」的「公司酬金資訊」項下,揭露2024年度上櫃公司申報董事支領酬金(含兼任員工之酬勞,均為擬議數)之情形。
為落實股東行動主義,達到以「市場機制」督促公司訂定合理之董事酬金,上櫃公司113年度董事酬金將於4月15日揭露。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掌控的投資公司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股東會年報於近日出爐,巴菲特的「致股東信」更是引起市場熱議。巴菲特在信中說明波克夏的資本配置策略、長期投資哲學和企業管理理念等,更大力向外喊話「我們永遠將大部分資金部署在股票,尤其是美國股票中」,並強調長期複利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