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腫瘤切除的搜尋結果,共69筆
苗栗縣56歲黃姓女子,幾個月來一直覺得左邊乳房觸摸起來有異狀,起初不以為意,但是近日開始明顯摸到硬塊而且會疼痛,因此到大千綜合醫院就醫。外科部主任馮啟彥安排超音波檢查,發現在黃女士的左邊乳房有一個將近10公分大的腫瘤,原以為只是一般常見的乳腺癌,但是手術切除後,經病理報告發現,竟然是非常罕見的肉癌。
為強化基隆市的醫療資源,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近期引進了3D立體腹腔鏡手術,讓施術的醫師能夠增加手術的精細度,讓腹腔鏡手術這類需要精細縫合的手術更為精確,術後的恢復也更好。
53歲潘女士健檢發現「惡性平滑肌肉瘤」,腫瘤盤根錯節緊緊扼住肝靜脈、下腔靜脈,直抵心臟。險惡的位置讓眾多醫學中心搖頭,要做根除手術幾乎不可能。不願向命運低頭的潘女士來到北榮就醫,肝臟移植權威劉君恕在腦力激盪之下,決定將她整顆肝臟取出,在體外切除腫瘤、進行血管重建,再把肝臟「種回」,完成耗時14小時、全球罕見的「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手術。
53歲潘女士在例行健檢發現「惡性平滑肌肉瘤」,腫瘤盤根錯節緊緊扼住肝靜脈、下腔靜脈,直抵心臟。險惡的位置讓眾多醫學中心搖頭,要做根除手術,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不願向命運低頭的潘女士來到北榮就醫,肝臟移植權威劉君恕在腦力激盪之下,決定將她整顆肝臟取出,在體外切除腫瘤、進行血管重建,再把肝臟「種回」,完成耗時14小時、全球罕見的「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手術。
52歲的石小姐患有下顎造釉細胞瘤,因未定期口腔檢查,以為只是單純的牙齦發炎,總在壓力大時感到牙齦疼痛,直到某天下排牙齒都被牙齦推倒,才驚覺大事不妙。確診後,她接受台大團隊治療,拿掉了腫瘤、下巴和牙齒,並以腓骨折成下巴,裝上假牙,整個手術只用1日完成。全程數位化、術中使用電腦斷層的口腔齒顎顏面重建手術,創下了台灣首例。
乳房腫塊是女性常見的就診原因,臨床上大部分屬於良性病灶,多數只需定期追蹤即可。然而,當腫瘤快速增大、影像無法完全排除惡性、或組織切片顯示高風險病變時,仍需考慮切除。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宣安指出,對於符合適應症的病人,乳房微創手術已成為兼顧美觀與健康的新選擇。
長聖(6712)雙喜臨門,不僅9月合併營收以9,110萬元再創同期新高,累計前九月合併營收6.62億元、年增15.9%,長聖開發的樹突細胞DC疫苗,更以真實數據獲國際期刊接受。長聖2日停牌,法人認為應有與授權有關。
台灣每年新增約4至5千名「重症肌無力」個案,好發於40歲以下女性、60歲以上男性。過去傳統手術需鋸開胸骨切除胸腺,但會留下長達20公分、宛如「高速公路」的傷口。林口長庚醫院2022年起,將「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應用於劍突下胸腺切除,只需3~5公分小傷口,病人術後恢復良好。
全球每年近200萬人確診大腸癌,即使化療、放療、手術治療技術進步,患者腫瘤切除後仍可能復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17日登載一項與腸癌有關的瑞典大型研究,美國家戶常備的非處方藥物阿斯匹靈能讓部分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復發機率降低55%,每天服用160毫克即可,但務必由醫師綜合診斷方能決定是否用藥,萬一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恐危及性命。
台北市立動物園24歲的棕熊「小喬」,2023年移除乳腺腫瘤後恢復良好,豈料今年3月又發現轉移腫塊,雖已成功將腫塊摘除,但肺部轉移病灶有惡化情形,近日出現喘促與食欲下降等症狀,左下腹皮膚也抓到脫毛、出血,醫療團隊19日檢查確定為腫瘤復發,綜合評估「小喬」所承受的不適與痛苦,經動物福祉評估小組審慎討論後,決定以人道方式協助「小喬」安詳離開。
37歲的吳女士因觸摸到左乳房腫瘤而至乳房外科就醫,經檢查確診為三陰性乳癌。由苗栗縣大千醫院安排接受六次先期性化學治療,待腫瘤明顯縮小後再手術切除。術後的病理化驗顯示,腫瘤細胞已完全消失,亦無淋巴轉移,整體治療非常成功,目前持續門診追蹤。
男星黃宏軒因出演《飛魚高校生》、《歸還世界給你》等電視劇打開知名度,帥氣外型和修長身型,擄獲不少女粉絲。黃宏軒今年4月透露,他的母親確診大腸癌末期,想好好陪她度過剩餘時光,感動不少人;驚喜的是,黃宏軒近日宣布母親手術超順利的好消息,已經切除腫瘤,還從加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
40歲的邱姓女子每天早晨昏沉爬不起來,隨著症狀日益嚴重,空腹就會神智模糊、胡言亂語,直到進食後才恢復正常。求助多家醫院的中、西醫仍查不出病灶,最後找對科別與檢查,才發現是罹患罕見的胰島素瘤,上個月底接受切術手術,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乳癌長年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隨著早期篩檢普及,患者通常在「原位癌」階段即被診斷,能趁癌細胞未轉移,透過手術切除腫瘤根治。醫師指出,如今乳癌切除與重建手術,能由同一位取得重建專科資格醫師執行,大大提升手術效率與病人乳房重建美觀度。
前立委林正杰於昨(3日)離世,享壽73歲,生前他曾透露自己罹患肺腺癌。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臨床經驗顯示,高達6成的肺癌病人不抽菸,也沒有家族史,提醒定期進行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描,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早期篩檢方式,可以在腫瘤還小、還沒有轉移時就把它找出來。
一般人多認為癲癇是像電視演的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其實癲癇症狀多元,許多人發作可能只是瞬間發呆、語塞或肢體短暫麻痛、味覺異常等,容易被忽略,甚至誤判為情緒、心理等問題。根據統計,台灣約10至20萬民眾罹患癲癇,且任何年齡層皆可能發病,許多病人首次發作症狀不明顯,反而容易導致延誤治療。
乳頭分泌物是僅次於乳房腫塊與乳房疼痛的第三常見乳房症狀,除了哺乳期間分泌乳汁屬正常現象外,非哺乳期女性若出現乳頭分泌物,也可能是身體健康亮紅燈的警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表示,若有乳頭分泌物、乳房異常腫塊、皮膚凹陷或乳頭內縮等情形,更應及早就醫評估。
一名40歲女性,近年下巴逐漸歪斜,顏面變得不對稱,影響咬合功能,自信心也受損。就醫檢查後,發現是右側顳顎關節髁頭腫瘤導致,接受腫瘤切除及人工顳顎關節置換手術,並結合正顎手術後,成功改善上下顎歪斜問題,解決長期困擾的咬合、顏面不對稱問題。
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64歲黃先生因漸進性黃疸持續1個月,伴隨腹部悶痛、食慾不佳,診斷為第3期肝門膽管癌;44歲王先生上腹悶痛2個月,伴隨體重減輕及食慾不佳,經醫師診斷為胰臟癌併腹腔動脈幹,肝總動脈及脾動脈均已被癌細胞侵犯。
新北市五股動物之家日前收容1隻約6歲走失黑貴賓犬,剛被送來時,經獸醫檢查發現牠患有兩個10元硬幣大小的乳腺瘤,經專業的腫瘤切除手術及絕育後,小黑貴賓恢復健康,志工們細心為牠修剪毛髮,並撰寫小黑貴賓故事,最終成功幫牠找到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