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貿港區的搜尋結果,共30筆
全世界的貿易景況,因為美國的關稅新制颶風橫掃,每個國家都難以倖免。在關稅數額公布的那瞬間,可預見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無論關稅增高或減低,國際上在與美國交易時,目前都必須正視關稅變動後面美國目前貿易政策所重視的真正問題:商品產地。
建新國際(8367)旗下子公司新科智慧物流,今(22)日舉行台北港冷鏈多溫層國際物流中心暨自由貿易港區事業第二期倉庫工程動土典禮,預計投資12億元,2026年第三季完工、第四季啟用,將帶動台北港整體冷鏈產業及自貿港區業務發展。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為防堵中國大陸及第三地出口洗產地,繞經我國偽冒臺灣製造後轉運至美國,財政部已於114年9月11日以台財關字第1141024333號令公告,海關依檢舉人提供之具體事證,而查獲自由貿易港區事業貨物涉洗產地者,將發給檢舉獎金,歡迎民眾踴躍檢舉。
美國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部分國家關稅較我國高,為避免外國貨品經台灣自由貿易港區「洗產地」以規避高額關稅,交通部22日預告「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修正草案,將貨物產地通報及產地標示不實,將從現行最高30萬元罰鍰比照《貿易法》提高至300萬元。
近期美國實施新關稅政策,為避免外國貨品經由我國自由貿易港區違規轉運出口,以規避高額關稅,交通部已研擬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修正草案,擬將貨物產地通報及產地標示不實的違規行為,由現行最高處罰30萬元罰鍰比照貿易法提高至300萬元。
台灣自由貿易港區「洗產地」違規轉運行為,去年揪出14件共罰49萬元。近期美國實施新關稅政策,為避免外國貨品經我國自貿港區違規轉運出口,規避高額關稅,交通部今預告「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修正草案,擬將貨物產地通報及產地標示不實違規行為,由現行最高處罰30萬元罰鍰比照《貿易法》提高至300萬元,維護產業利益及經濟安全,盼今年底送立院排審。
關務署今日表示,今年4月1日起海關各關關都加強查核違規轉運,俗稱洗產地,至6月15日止累計查核6962筆、疑似「洗產地」筆數累計達73件,並移請經濟部國貿署查處,依據貿易法規範,最高罰鍰達300萬元;同時關務署強調,即日起自貿港區發現違規轉運,即使是初次也會被罰最高罰鍰30萬元。
遠雄港(5607)日線連四黑後,終於在23日收一根紅棒,以36.9元作收、收漲1.79%,但仍不足以扭轉周線翻黑的走勢,由於跌深,下檔只剩月線支撐,在上檔反壓重重下,要突圍仍需補量。
因應美國高關稅措施恐導致大陸產品經由台灣洗產地,財政部擬祭「洗產地」吹哨者核給檢舉獎金制度,最高可達480萬元。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強調,已發文給所有國發基金投資公司不得有洗產地行為,要求簽切結書。
中美對峙從貿易戰打到關稅戰,立委擔心台灣被拿來「洗產地」。財政部長莊翠雲16日在財委會允諾研議兩大新措施,一是對檢舉洗產地者發給獎金,二是建請交通部提高自貿港區違規轉運罰則。
洗產地由海關查核,除了自貿港區之外,經濟部則是依據貿易法處分,立委黃珊珊問及經濟部依據貿易法處分多少?經濟部次長江文若表示,總共744件涉及、裁罰200多件,裁罰金額2800多萬。
立委吳秉叡今日問及,到底抓到多少?關務署統計,從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始到現在,自貿港區大約43件,處罰約百萬元;但是還有違反貿易法的部分,則由經濟部國貿署處,理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會擴大查察。
川普對等關稅變幻莫測,全球連2周陷入金融經濟震盪,經濟部16日赴立法院經委會報告「如何協助國內廠商擴大國際市場」,提出非美、中市場的短中長期國際拓銷策略。短期放在「緊急爭取新客戶訂單」,月底舉辦「全球搶單大會」,廣邀48國買主來台,要創5億美元商機。
財政部明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防範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台灣洗產地問題之因應策略」專案報告,報告顯示對於違規轉運已經設下三道防線,與海關採4精進措施,包含強力查察違規轉運,監控輸美貨物數量有無異常波動,鎖定高風險廠商,每周至少1次查核。
金門縣積極推動設立自由貿易港區,然而近期遭綠營指控有幫大陸洗產地嫌疑。對此,立法委員陳玉珍強調,台灣本島已有7大自由貿易港區,若自貿港區等於洗產地,應先檢討本島制度。不過陳玉珍也表示,為避免替罷免添柴火,在台美關稅談判期間,他不會推動金門自貿港區進入經濟委員會實質審查,但這段時間內,也請行政院提出設立金門自貿港區的修法版本。
茵康國際主辦,中華民國物流協會、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台灣冷鏈協會、美國SOLE國際物流協會共同策劃的「2025亞太智慧商業物流展」(Asia Smart Logistics Expo 2025),將於6月11日至13日在桃園會展中心盛大登場,匯聚國際級智慧物流、零售、智慧倉儲、AI配送、智慧冷鏈技術與應用,打造亞太最具規模的智慧物流交流平台。
受惠全球數位經濟、AI、電子及半導體關聯產業需求持續暢旺,我國「6海1空」自由港區營運績創新高,2024年貿易值突破達3兆元,超越2023年同期的1.9兆元,成長超過5成。
交通部11日指出,受惠全球數位經濟、AI、電子及半導體關聯產業需求持續暢旺,帶動我國自由港區營運績效大幅成長,2024年貿易值已首度突破達新台幣3兆元,超越2023年1.9兆元,成長超過5成,再創歷史高峰。交通部表示,其中以輝達及超微貢獻最大,預期2025年會再成長。
受惠全球數位經濟、AI、電子及半導體關聯產業需求持續暢旺,我國「6海1空」自由港區營運績創新高,2024年貿易值突破達3兆元,超越2023年同期的1.9兆元,成長超過5成。交通部航政司指出,超微(AMD)、輝達(NVIDIA)等公司在桃園設立亞太發貨中心,讓空運自由港區貿易值高達2.4兆,其中8成與高科技產業有關。
搶發地緣政治財!包括10年前有意收購「台北101」股權而名噪一時的IOI集團在內的馬來西亞8大地產商,組團來台,向台灣半導體廠招商。瑞普萊坊指出,馬來西亞晶片封裝、組裝和測試服務領域,在全球市佔率達13%;台灣在台積電、AI題材的推波助瀾下,儼然成為國際間最重要的晶片製造基地,也帶動半導體供應鏈蓬勃發展,更成為馬來西亞積極拉攏的招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