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茄萣溼地的搜尋結果,共11筆
隨近日早晚天氣開始轉涼已現秋意,茄萣溼地「東方澤鵟」搶先報到成為「開場嘉賓」,為每年底至明年春天間的候鳥盛宴拉開序幕,高雄市公園處表示,歡迎市民朋友趁著候鳥季,前來溼地觀賞這些季節性的飛行訪客,也務必遵守不干擾、不餵食鳥類原則,一起守護這片珍貴的候鳥棲地。
位處熱帶的高雄冬季相對溫暖,茄萣溼地成為包含白秋沙、黑頸鸊鷉、黑面琵鷺、寒林豆雁等,近8000隻珍稀鳥類過冬之處,在天候逐漸回暖之際,候鳥也即將返回北方國度,高雄市公園處提醒民眾把握最後機會捕捉身影,並提醒切勿打擾守護生態寶藏。
台灣稀有冬候鳥「白秋沙」再度現蹤高雄茄萣溼地!雌鳥頭上及後頸栗褐色,眼先有黑斑,背面灰褐色,吸引不少鳥友聚集拍攝及觀賞棲息情形;工務局局長楊欽富表示,茄萣溼地鳥況紀錄不斷進步,顯現市府投入茄萣濕地保育生態成功。
隨著秋冬季節到來,國內禽流感疫情逐漸升溫,高市動物保護處實施秋冬強化禽流感監測,在高雄市公園、溼地加強採樣,送農業部獸醫研究所檢驗,其中,在茄萣溼地的候鳥排遺檢體中,檢出H5N1亞型高病原禽流感病毒,動保處籲請養禽業者加強消毒,並落實養禽場生物安全措施。
初秋微涼是相當適合民眾旅遊的季節,北高雄海線4區漁村文化底蘊豐厚,高市府觀光局特別辦理「2024海線潮旅行」活動,推薦4條親子遊程,包含歷史老街及建物、特色產業導覽、品嚐在地特色美食及趣味DIY手作體驗,活動遊程自14日開放報名,歡迎民眾相約到高雄暢遊海線魅力風光,體驗最深入道地的漁村文化。
外來種「埃及聖䴉」適應力強且天敵鮮少,嚴重威脅本地鳥類及其他物種生存,農業部2020年起與原住民獵人合作啟動移除,至今已移除1萬8000餘隻,目前野外剩不到100隻埃及聖䴉,近期出現在北部淡水河沿線及嘉義、高雄,提醒民眾積極通報,屆時將有專人前往移除。
高雄市茄萣溼地每年迎來逾400隻黑面琵鷺過冬,高市府有意在溼地範圍開闢1-4號道路,遭環團陳抗卡關10多年,近年最高行政法院判定高市府勝訴定讞,民代喊話加速完成道路開闢。市長陳其邁表示,須等內政部評定此處是地方級還是國家級溼地,才能進行下一步。環團仍堅決反對,質疑溼地陸化嚴重,還在傷口撒鹽。
高雄市茄萣區1-4號計畫道路卡關10多年,主因經過黑面琵鷺過冬的茄萣溼地,歷經地方抗爭及行政訴訟,最高法院判定高市府勝訴定讞。高市議員陳明澤喊話要求市府盡速完成道路開闢,但目前是地方級還是國家級溼地定位仍未明。市長陳其邁說,須等內政部評定後,才能有進行下一步,但強調市府會先同步投入資源,做整體規畫。
關於高雄茄萣新闢的1-4號計畫道路問題,民進黨立委邱志偉日前邀集內政部、高雄市政府等單位在茄萣區公所研商,茄萣民眾與邱志偉都希望盡速開闢1-4號計畫道路,邱志偉說,此案須請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及高市府加快進度,盡速啟動工程。
列為地方級重要溼地的茄萣溼地,因能近距離觀賞到保育類鳥種黑面琵鷺聞名,此外也有數十種鳥類會在各季節到訪,至今已記錄多達141種鳥類,隨溼地保育觀念興起,高雄市公園處自今年3月起陸續舉辦「溼地影像」及「舌尖上的溼地」等生態系列課程支持溼地保育。
嘉義縣政府2日在國家級的布袋溼地生態園區舉辦候鳥季活動,現場有40多個攤位展示賞鳥相關文創商品,縣長翁章梁揪民眾春天來沿海體驗賞水鳥之美,也期許帶動賞鳥觀光經濟。高雄茄萣溼地今年儲水豐厚,吸引諸多擅長潛水的潛鴨屬前來度冬,預估賞鳥熱潮會延續到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