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華府對的搜尋結果,共174

  • 川普的選擇 萬聖節重於APEC

    川普的選擇 萬聖節重於APEC

     川普的5天亞洲行旋風式登場,卻在最關鍵的多邊峰會缺席。他的選擇不只是外交策略,更是人格政治的再現。他以個人風格主導外交節奏,將萬聖節派對塑造成比APEC更值得出席的「儀式」,這種選擇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表態。

  • 林建甫專欄》川普的選擇:萬聖節派對重於APEC峰會

    林建甫專欄》川普的選擇:萬聖節派對重於APEC峰會

    川普的5天亞洲行旋風式登場,卻在最關鍵的多邊峰會缺席。他的選擇不只是外交策略,更是人格政治的再現。他以個人風格主導外交節奏,將萬聖節派對塑造成比APEC更值得親自出席的「儀式」,這種選擇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表態。

  • 48架F-35戰機賣沙國排除初步障礙 美中東政策恐有重大轉變

    48架F-35戰機賣沙國排除初步障礙 美中東政策恐有重大轉變

    川普政府正考慮沙烏地阿拉伯所提出,採購多達48架F-35隱形戰機的要求。兩位知情人士透露,這筆價值數十億計美元的可能交易,已在沙國王儲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訪問前,通過五角大廈的關鍵門檻。

  • 中時社論》軍備難保國安 避險需兩岸協商

    中時社論》軍備難保國安 避險需兩岸協商

     美國總統川普定調「川習會」是G2歷史性會議,帶來了永恆和平與成功;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呼應川普,除了要做到「以實力維護和平」,更彰顯與中國的相互尊敬及正向關係。反觀民進黨拒絕改善兩岸關係,堅持以實力對抗中共,沒有避戰選項,但採購F-16戰機與潛艦國造等重大國防建軍計畫頻出狀況,錯誤戰略與國防管理失控使台灣安全陷入空前險境。

  • 「川金會」有譜 南韓曝金正恩3跡象與可能時間點

    「川金會」有譜 南韓曝金正恩3跡象與可能時間點

    美國總統川普上個星期高調出訪亞洲,行前多次表達願意在亞洲之行安排時間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晤,但平壤似乎興趣缺缺。南韓國會議員轉述國家情報院(NIS)4日說法稱,金正恩有意願與華府對話,並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與美方接觸,時間點很可能在明年3月南韓與美國聯合軍演過後。

  • 黃仁勳點名4大台廠!再捧川普復興製造業 炫耀9個月光速達陣

    黃仁勳點名4大台廠!再捧川普復興製造業 炫耀9個月光速達陣

    在周日福斯新聞節目播出的專訪中,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談及該公司在美國的晶片革命、在中國的市場、工作的真正意義,以及AI前景。

  • 拒氣候協議 美高層缺席COP30峰會

    拒氣候協議 美高層缺席COP30峰會

     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10日即將在巴西舉行,美國川普政府已確認,將不會派遣任何高層代表出席COP30,此舉凸顯華府對氣候行動的強烈敵對立場。另外,此次確認出席COP30的國家領導人數量也遠低於往年,更讓這場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關鍵會議蒙上陰影。

  • 美防長抨擊陸在南海「咄咄逼人」 要助東協國家硬起來

    美防長抨擊陸在南海「咄咄逼人」 要助東協國家硬起來

    美中領導人「川習會」10月30日剛結束,美國防長赫格塞斯今(1日)在吉隆坡「東協防長擴大會議」(ADMM-Plus)之後的茶會批評中方脅迫鄰國且不尊重鄰國領土主權,東南亞國家要堅定立場、增進互信並加強海防力量,以因應「咄咄逼人」的中國大陸在南海日益「破壞穩定」威脅之舉,為此華府會向東協國家提供技術支援。他呼籲東協國家緊盯北京一舉一動。

  • 藍委指川普心中順位晶片第一 卓揆稱顧好台灣世界就會珍惜

    藍委指川普心中順位晶片第一 卓揆稱顧好台灣世界就會珍惜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會晤,未觸及台灣議題。立院副院長江啟臣擔憂,台灣除了晶片外,其他議題是否在川普心中順位較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則呼籲,美中激烈對抗下仍透過對話取得共識,民進黨應思考現行切斷與陸方對話管道,對台灣未來發展是否健康?

  • 川習會未提台灣  江啟臣曝隱憂:雙方未談不代表不重要

    川習會未提台灣 江啟臣曝隱憂:雙方未談不代表不重要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10時在韓國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晤,雙方會談歷時約1小時40分鐘後結束,未談台灣。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認為,「台灣議題」不見得成為干擾美中貿易談判的因素。但雙方未談,不代表不重要,AIT新任主席仍懸缺,國安高層應審慎評估目前台美關係之變化及發展。

  • 川普預告「G2峰會將登場」突提核武:陸5年內趕上美

    川普預告「G2峰會將登場」突提核武:陸5年內趕上美

    美中領袖於台灣時間30日上午10時在南韓舉行會談,美國總統川普在抵達前,突然在社群發文說,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核武器,而俄羅斯位居第二,北京則遠遠落後,但將在五年內將追上。

  • 美FCC擴大限制陸電信設備

     美國為防堵資安漏洞,聯邦通訊委員會(FCC)28日一致通過新規,擴大限制中國製電信與監控設備流入美國市場。新措施將堵住既有法規漏洞,進一步防止華為、海康威視等中資企業的舊型號設備,繼續進口或在美國銷售。分析稱,此舉被視為美國加強科技與資通安全防線,持續對北京施壓的最新動作。

  • 台灣地緣政經安全的戰略再平衡

    台灣地緣政經安全的戰略再平衡

     國民黨主席改選塵埃落定,主張推進兩岸關係、維持和平穩定的鄭麗文脫穎而出。她的當選不僅是國民黨內政治版圖的重整,也在某種程度上顯示台灣社會由「對抗」向「維穩」,由「拒止」向「互動」的認知調整,似乎已悄然將普遍期待的「維持現狀」校正回復到「相對均衡點」。

  • 黃介正專欄》台灣地緣政經安全的戰略再平衡

    黃介正專欄》台灣地緣政經安全的戰略再平衡

     國民黨主席改選塵埃落定,主張推進兩岸關係、維持和平穩定的鄭麗文脫穎而出。她的當選不僅是國民黨內政治版圖的重整,也在某種程度上顯示台灣社會由「對抗」向「維穩」,由「拒止」向「互動」的認知調整,似乎已悄然將普遍期待的「維持現狀」校正回復到「相對均衡點」。

  • 川普若於川習會「口頭讓步」台灣議題 恐成美中新基準

    川普若於川習會「口頭讓步」台灣議題 恐成美中新基準

    稍早,《華爾街日報》等外媒預期,在川習會上,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說服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的支持,而有專家認為,一旦川普在會中說出有利於北京立場言論,未來將成為美中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新基準,並持續約束往後繼任的美國政府。

  • 中時社論》美中關係詭譎 賴政府不能魯莽

    中時社論》美中關係詭譎 賴政府不能魯莽

    在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亞洲行與「川習會」前夕,《時代雜誌》刊登〈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專文,民進黨拒絕理性思辨也罷,還動用網軍側翼及官媒潑髒水,貶抑作者是「標準的洋五毛」,原本只是美中台關係不同意見的辯論,竟然用廉價抹紅的手段處理,暴露出民進黨政府已與現實世界脫節,陷入作繭自縛局面。

  • 脫離現實 華府對台灣失去信心

    脫離現實 華府對台灣失去信心

     《時代》雜誌刊出一篇引發爭議的評論,警告美國應避免因「台灣政治人物的魯莽行為」而被拖入戰爭。文中直指賴總統過度強調台灣主體性與去中化論述,可能使兩岸及區域局勢更加不穩。文章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但若從華府政策圈角度觀察,這並非惡意攻擊,而是對民進黨政府外交與安全路線的深層憂慮。

  • 麻煩製造者2.0

    麻煩製造者2.0

     華府對賴清德的觀感,正從「戰略夥伴」轉為「麻煩製造者2.0」。這股不信任感,源自他反覆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與川普政府採取的交易型對中路線明顯扞格;但即便明知風向已變,卻又得仰賴以「抗中保台」為核心的執政方針來求取政權維穩,導致兩岸政策落入意識形態凌駕危機管控的困境。今天他得到「魯莽」的評價,其來有自。

  • 時評》麻煩製造者2.0

    時評》麻煩製造者2.0

     華府對賴清德的觀感,正從「戰略夥伴」轉為「麻煩製造者2.0」。這股不信任感,源自他反覆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與川普政府採取的交易型對中路線明顯扞格;但即便明知風向已變,卻又得仰賴以「抗中保台」為核心的執政方針來求取政權維穩,導致兩岸政策落入意識形態凌駕危機管控的困境。今天他得到「魯莽」的評價,其來有自。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