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落後補漲的搜尋結果,共324筆
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循環以來,資金行情發酵,台股10月大漲9.35%,前十月累積上漲22.57%,據統計,目前市面上21檔投資國內標的的TISA級別基金,10月績效1.7~17.04%,今年以來績效1.7~50%之間,10月打敗大盤有11檔,今年累積打敗大盤有10檔,10月及今年以來均打敗大盤有9檔。
市場上周謹慎看待習川會結果、聯準會釋出偏鷹言論下,投資情緒降溫,使上周新興亞洲表現較震盪。資金面來看,外資對新興亞股賣多於買,其中外資持續回補印度,上周大買7.62億美元,買超金額居新興亞股之首。而馬來西亞連四周遭外資賣出,上周淨流出2.11億美元,在新興亞股之中敬陪末座。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今(31)日公布10月收益分配,每受益權單位擬配發0.4元,單季配息率為1.84%,年化配息率8.11%。國泰投信指出,本週輝達GTC大會舉行,且美國各大科技巨頭釋出最新財報普遍優於預期,帶動台股漲勢強勁續創波段新高,在國內景氣持續回溫,以及全球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需求帶動下,預料景氣轉強、出口持續暢旺,台股進入健康成長循環。
全球金融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快速輪動,從科技股的狂熱到價值股的復甦,再到能源與原物料的急漲,投資人若墨守成規,極易錯失良機或慘遭套牢。兆豐投信指出,傳統的「買入並長期持有」策略,在如今高波動、主題快速切換的環境下已然不足,投資人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套能夠動態適應市場風向的「戰術性資產配置」。
上周台股隨美股再創新高,大來國際投顧分析師謝逸文認為,台股震盪的過程中,仍在10日均線附近維持上攻趨勢,AI、記憶體與被動元件族群輪動明顯,顯示資金仍在市場中尋找機會。本周選入立敦(6175)、盈正(3628),再選入國巨*(2327)、華新科(2492)、台火(9902)、越峰(8121)。
近期黃金價格自歷史高點回跌逾5%,顯示避險資金退潮、投資人風險偏好暫時回升。然而,中美貿易衝突再度升溫,美國擬擴大對中國的出口管制,中方則加強稀土出口許可制度,使全球供應鏈再度籠罩不確定陰影,壓抑科技與半導體族群的表現。展望下周,市場焦點將集中於三項重大事件。
全球金融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快速輪動,從科技股的狂熱到價值股的復甦,再到能源與原物料的急漲。兆豐投信表示,如今高波動、主題快速切換的環境下,投資人需要一套能夠動態適應市場風向的「戰術性資產配置」,因此,建議以50%債券ETF、40%股票ETF以及10%其他資產ETF進行配置,攻守兼備。
美企財報激勵下,周二道瓊一度站上47000點大關,但隨後多方略顯疲弱,周二美股四大指數漲跌互見,費半更下跌0.66%,德儀財測不如預期也盤後股價一度跌8%。台股周三開跌138.3點報27614.11點,指數持續高檔後賣壓出籠,半導體、通網、電零件領跌,晨盤下跌261.52點至27490.89點最低,一度跌破27500點,隨後在27600震盪,盤面上塑膠、油電燃氣、百貨相對走揚撐盤,指數跌幅收斂至200點以內。
在科技股領漲下,台股指數屢創高,台股ETF總規模也來到3.54兆元新高,但台股盤勢高檔波動加劇,部份資金流入具防禦能力高股息ETF,讓今年表現相對疲軟台股高息ETF啟動落後補漲行情,績效陸續翻紅。觀察25檔主、被動高股息ETF今年來含息報酬率表現,平均上漲約6%,更有七檔繳出雙位數成長。
根據集保中心公布的10月9日最新債券ETF受益人統計資料顯示,105檔債券ETF受益人上周減少6037人,連續3周減少,整體今年來減少15萬8834人,總受益人來到194萬1945人創下今年新低。
美中貿易戰再度升級,中國大陸無預警宣布再管制5種稀土金屬出口,前後兩次共計12種,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隨即反擊,揚言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使原本30%稅率一舉暴增至130%,並恢復晶片設計軟體出口限制,恐為原定10月31日在南韓舉行的APEC會議上舉行的「川習會」增添變數。
台股受惠AI供應鏈各族群同步回神,近半年以來加權指數已上漲25.6%,表現犀利,第四季因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將持續降息,有利消費旺季,加上10月台積電法說會及電子重要展覽輪番登場,有助於相關題材發揮,帶動台股牛市行情持續。
上周台股與台積電頻創新高,豐銀投顧分析師龔鴻彬認為,本周若量能未能有效放大,市場將轉為族群間的輪動輪漲模式,主流題材會持續更替,盤面震盪也將加劇,操作上宜聚焦於籌碼穩定、具基本面支撐的個股。本周選入典範(3372)、映泰(2399),再選入宇瞻(8271)、華泰(2329)、品安(8088)。
在軟銀集團大漲的帶領下,8日收跌兩百多點的日經指數,9日一開盤就重新回到4萬8關卡以上,盤中一度漲到最高48,597.08點並創新高。最後,日經收在新高的48,580.44點,上漲845.45點或1.77%。另外,東證收3,257.77點,也漲22.11點或0.68%。
在軟銀集團大漲的帶領下,8日收跌兩百多點的日經指數,9日一開盤就重新回到4萬8關卡以上,盤中一度漲到最高48,481.09點。早盤結束時,日經暫收48,405.93點,上漲670.94點或1.41%。另外,東證收3,244.15點,也漲8.49點或0.26%。
周三台股開跌212.13點報26999.82點,半導體、電子、其他電子、電腦周邊、生醫跌幅最劇,大盤最低至26883.99、下跌327.96點,指數終止連三天創高,熱門的AI、記憶體個股均不同調,由台塑四寶、玻陶、金融、銅價題材股等接棒漲,隨後盤中穩住27K,量縮收斂跌幅;而中小型股代表的櫃檯指數則率先走穩,量縮小幅收紅。
台股多頭大覺醒,中秋連假後隨即飛越27,000點整數關卡,投信在台股創高之路卻直直賣,甚至上演連24賣的史上最長連賣紀錄。法人指出,投信何時回頭,需看二大條件:待台股資金輪動回到中小型股、加權指數拉回月線附近,屆時銀彈才有望伺機進場。
台股在台積電帶領下,不知不覺中漲到二六三九四.○三,對比川普四月祭出關稅,台股最慘跌到一七三○六.九七,在這半年之中,加權指數已經拉升了九○八七.○六,台股不但越過二四四一六的前波高點,而且直奔三萬點,現在大家心中最關切的是台股漲這麼多,會不會崩盤?也有人用另一種期待的心情問,台股還有什麼可以買?
台股第三季多頭氣勢凌厲,大盤接連創高,但個股表現卻明顯分化,根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已有31家個股的股價翻倍,反觀整體仍有近7成上市櫃公司累計仍呈現下跌,形成「強弱兩極」的局面。法人分析,隨著指數屢創新高後進入震盪期,第四季資金輪動速度將加劇,可優先關注漲幅相對落後的基本面優佳族群。
台股本周創高後轉趨高檔震盪,加權指數衝破26,000點大關後投資人追價力道減弱,盤面資金轉向落後補漲股進行拉抬,晶鑽生醫(6815)單周大漲近3成勇奪周漲幅之冠,另集團作帳行情也加溫,興櫃集團小金雞跟進瘋漲,其中投資美國AI機器人公司Agility Robotics的能率亞洲(7777)周漲26.05%,展現作帳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