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藍新科技的搜尋結果,共53

  • IP出售、子公司助攻 大宇資Q2轉盈

    IP出售、子公司助攻 大宇資Q2轉盈

     大宇資(6111)公告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0.58元,較上季轉虧為盈,亦優於去年同期的0.01元。轉虧為盈的原因,主要受惠於認列「軒轅劍」出售IP利益約1.5億元,加上藍新科技認列由權益法改為公允價值認列,因此推升第二季獲利增加。

  • 第三方支付產業公會成立 綠界劉士維出任理事長

     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商業同業公會4日正式成立,共有40家第三方支付企業加入,包括綠界、紅陽、藍新、連加網路(LINE Pay),會後並舉行第一次會員大會,推舉綠界科技總經理劉士維擔任理事長。

  • 《科技》第三方支付產業公會成立 推動數位支付生態系健全發展

    中華民國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商業同業公會籌備會今日舉行第一次會員大會,成立大會由籌備會主任委員也是綠界科技*(6763)總經理劉士維主持。經過嚴格的會員資格審查,在56家能量登錄合格業者中,共計40家企業加入成為創會會員,參與率高達7成以上。

  • 第三方支付公會 成立 會員包含綠界、LINE Pay等40家

    第三方支付公會 成立 會員包含綠界、LINE Pay等40家

     第三方支付業者將於4日共同成立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商業同業公會,該公會會員將包括綠界科技*(6763)、LINE Pay(7722)、富邦媒(8454)、藍新科技(7739)、紅陽科技(7745)等40家業者。目前台灣第三方支付業者至少有上萬家的廠商,但參與數發部登錄者不到60家。而第三方支付服務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多達40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第三方支付市場 重洗牌

     電子支付龍頭業者街口支付因母公司被查封,12日再傳大型通路業者家樂福及Mia C’bon暫停使用服務。此事件引起商家及用戶擔心,第三方支付業者則可望受惠,包括綠界、藍新科技、紅陽、LINE Pay等,均瞄準此一商機準備搶攻。

  • 第三方支付公會 8/4成立

     第三方支付公會預計8月4日正式成立,綠界、紅陽、藍新科技等都將加入。第三方支付業者及數發部4日舉行「公私協力防堵偽冒網站」,官方及業者共同宣示打詐的決心。

  • 數發部攜手13家第三方支付業防詐 防堵「假買家」新手法

    數發部攜手13家第三方支付業防詐 防堵「假買家」新手法

    購物詐騙又出新手法,過去常見「假賣家」欺騙無辜消費者,近期竟改用「假買家騙真賣家」,透過偽造第三方支付網站進行詐騙。為防堵此類詐騙案件,數發展4日攜手13家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祭出2招,宣示公司協力聯防阻詐決心。

  • 大宇資董座凃俊光當選揚智董座

     大宇資董事長凃俊光當選揚智董事長。大宇資日前透過子公司宇全智聯參與揚智科技私募案並取得16.51%股權後,在揚智股東會後的七席董事改選中亦共取得二席董事,正式進入董事會,揚智30日公告,大宇資董事長凃俊光當選揚智新任董事長。

  • 全達辭任藍新科技三席董事席次

    大宇資旗下全達國際30日宣布辭任智冠 (5478) 子公司藍新科技的三席董事職位。

  • 《電通股》避開同業競爭疑慮 全達辭任藍新科技董事 

    全達(8068)正式辭任藍新科技董事會中三席董事職位,主要由於全達、紅陽科技均為大宇資(6111)轉投資公司,而藍新科技及紅陽科技兩家公司皆擬申請興櫃及上市掛牌,為避免潛在同業競爭疑慮,經審慎評估後,全達主動辭任藍新科技董事職務,以落實企業倫理自律原則。

  • 3月電支會員 大增40萬人

    3月電支會員 大增40萬人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3月底,國內電子支付總使用人數上升至3,176萬人,單月新增約40萬人,代收付、小額匯兌轉帳、收受儲值款項等三大主要業務均增加,其中代收付金額約186.7億元、月增12.06%且年增2成以上;辦理國內外小額匯兌金額約183.6億元,月增11.61%及年增21.83%;收受儲值款項金額約302.6億元,月增6.44%且年增3.31%。

  • 升格電支業名單 去年降為6家

    升格電支業名單 去年降為6家

     金管會每年第一季會針對第三方支付業者進行代收付日均餘額進行調查,以確認是否有業者符合升格電子支付的標準。8日公告指出,去年度10億元以上、未滿20億元之重點觀察業者則共有6家,相較於前年底減少1家,其中,拍付國際(Pi錢包)和優食台灣(Uber Eats)都摔出10億元規模之外,新增樂購蝦皮列入名單中。

  • 升格電支業者觀察名單洗牌 這2家摔出榜外

    金管會每年第一季會針對第三方支付業者進行代收付日均餘額進行調查,以確認是否有業者符合升格電子支付的標準。8日公告指出,去年度10億元以上、未滿20億元之重點觀察業者則共有6家,相較於前年底減少1家,其中,拍付國際(Pi錢包)和優食台灣(Uber Eats)都摔出10億元規模之外,新增樂購蝦皮列入名單中。

  • 《文創股》智冠第一季稅後淨利2.20億元 每股賺1.47元

    智冠(5478)一季合併營收16.12億元,年減6%,主要去年同期旗下自研與代理遊戲推出,營收增加導致基期較高;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2.20億元,年減13%,每股盈餘1.47元。

  • 代收款達標 LINE PAY申請電支

     金管會今年第一季開始,啟動函查具規模的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者代理收款日均額,要求代收付日均額逾10億元的第三方支付業者,附上會計師報告,至於LINE PAY則因代收款日均額已逾20億元,已於今年2月遞件申請經營電子支付業務,金管會目前正在審核中。

  • LINE PAY代收款日均額逾20億元 金管會證實已遞件申請升格電支

    金管會每年第一季會針對第三方支付業者進行代收付日均餘額調查,以確認是否有業者符合升格電子支付的標準。依照現行規定,第三方支付業者若日均代收付餘額超過10億元,需提供會計師的確信報告;若超過20億元,則必須在6個月內向金管會申請電子支付執照,轉為由金管會監管,業者相對也會提高成本。

  • LINE Pay打國際盃 丁雄注:拓展海外市場

    LINE Pay打國際盃 丁雄注:拓展海外市場

     行動支付股王連加網路LINE Pay(7722)董事長丁雄注表示,LINE Pay站穩台灣市場後,未來會拓展海外市場,以提供全球行銷解決方案為努力方向,打造消費者、商家及金融合作夥伴,三方共榮的局面。LINE Pay亦將是台灣首家跨足電子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業者,做為電支後進者,LINE Pay將提供業界所沒有的功能來迎戰。

  • 智冠三大事業群 迎成長爆發

    智冠三大事業群 迎成長爆發

     智冠董事長王俊博23日表示,三大事業群包括遊戲點數業務MyCard、網路行銷及金融事業群,2025年都將迎來成長機會,預期今年表現會優於2024年。2024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達6.33元,法人表示,智冠2024年全年獲利可望超越2023年。

  • 第三方支付 金管會函查緊盯

    第三方支付 金管會函查緊盯

     第三方支付線上代理收付日均餘額超過20億元,須主動申請升格為電子支付。金管會在2025年第一季將啟動新一年的函查,銀行局表示,有七家第三方支付在10億元以上、20億元之下,包含LINE Pay、Pi錢包、藍星、綠界、Foodpanda、Ubereats、91APP,會在今年盤查時列入「鎖定」名單。

  • 熱門股-智冠 成交放量拉長紅

    熱門股-智冠 成交放量拉長紅

     智冠(5478)29日帶量上攻,以138.5元作收,單日上漲7.5元,漲幅5.73%,單日成交量爆量1,928張,較前一日193張大增,拉出一根長紅棒,而技術面呈KD黃金交叉。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