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藥物治療的搜尋結果,共970筆
一名38歲的王小姐只要一開口說話,聲音就會突然變成哭腔,不僅影響人際關係,也降低工作效率。她曾多次前往各大醫院的耳鼻喉科檢查,但報告均顯示一切正常,經轉介至身心科後,才被診斷出交感神經失衡。
心血管疾病為高齡長者需關注議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蕭成儀指出,長者透過微創心臟瓣膜置換,能夠大幅降低手術風險與負擔;此外,北醫附醫也與屏東枋寮醫院攜手建立「TAVI綠色通道」,減少因距離延誤就醫狀況發生,實現醫療平權。
台灣每年超過5.6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為協助大眾強化健康觀念,11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預防醫學 心血保衛站plus」醫學講座,邀請多位專家到場,分享豐富衛教資訊,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一同守護國人健康,現場迴響熱烈。
流感脫離流行期!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0萬1100人次,較前一周下降7.5%,急診就診病例占10%、已連續2周低於流行閾值,研判脫離流行期。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預估12月上旬流感疫情會再升溫,且冬季流感重症、就醫人數都會超過秋季流感。
台中50歲設計師Alice以「雙手三刀剪」的俐落技術聞名,是多家婚紗攝影公司的特約髮型設計師。她原本忙於為新人打造完美造型,卻在今年9月初一覺醒來右肩劇痛、手臂無法抬起,連拿剪刀都成了折磨。吃止痛藥也不見好轉,無奈之下只能暫時停工。經就醫檢查發現是「鈣化性肌腱炎」上身。經藥物治療、電療搭配體外震波治療後,終於恢復靈活雙手,順利在年底婚禮旺季重返工作,讓新娘們依舊能美麗走上紅毯。
秋冬交替時節為呼吸道疾病高發期,不少人感冒喉嚨痛時會自行服用抗生素「消炎」,卻因此延誤治療時機。大陸浙江省寧波市36歲張先生(化名)因喉嚨痛擅自吃抗生素,結果病情惡化。北侖區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鄔忠偉檢查發現,他的咽喉後壁佈滿白色斑點,確診為真菌性咽喉炎,元兇是白色念珠菌。
勃起困難是不少男性的難言之隱,台灣40歲以上男性約有四分之一出現勃起障礙,60歲以上更超過半數。專家指出,男性無論年齡、背景或病史,都可能在某個階段出現勃起功能的變化,若前段治療反應不佳或不適用,可考慮人工陰莖作為最後一線的替代方案,但術後陰莖硬度為固定狀態,不適合「女上男下」,以免人工陰莖折斷。
陽痿是許多男性的難言之隱。泌尿科醫師顧芳瑜表示,國內年逾40歲的男性,約有4分之1有勃起障礙,這並非無解,可以口服藥物、震波、注射療法或真空助勃器等療法來改善,若仍反應不佳,可考慮植入人工陰莖,這是最後一線的治療法,可望讓因攝護腺癌手術或中風導致神經損傷的重度勃起障礙患者重拾性福。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在今年中秋連假時,臨時接獲因腹痛被診所緊急轉送至急診的33歲范姓孕婦,經醫師評估為子宮外孕合併內出血,若不即時處置,恐有生命危險;最後在醫師與藥師的無縫接力合作下,成功脫離險境,院方今(6)日特別提到,范女回診追蹤時語氣明顯輕鬆許多,分享目前努力調養身體,盼望有朝一日能再次迎接新生命到來。
一個邀約,讓信義房屋吳正義帶著全家大小飛抵4千公里外的尼泊爾,開啟一趟震撼的醫療志工之行,包括背負10公斤的藥品赴高山,貧乏的居住環境與落後的衛生條件,每天超過200名孩童的就診協助等,但不論是整頭蟲卵還是滿腳傷口的孩子,總掛著天真與知足的笑容,對於志工團發自內心的感謝,讓吳正義十分感動。
為推廣中藥文化,衛生福利部及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11月8日、9日將在故宮南院舉辦「2025中藥本草文化節嘉義場」,5日在嘉義縣政府舉辦宣傳記者會,嘉義縣長翁章梁穿上以中藥材製成的特殊服裝,化身神農大帝,造型有如電影「魔戒」甘道夫,讓全場驚呼連連,誇翁章梁超配合,扮神農氏活靈活現。
一名24歲女性患者來到診間,主訴平時有咳嗽、燒聲等困擾,原以為是呼吸道問題,經檢查後卻發現是胃食道逆流。患者長期三餐不定時、常熬夜、喜歡喝手搖飲與咖啡,久而久之出現喉嚨異物感、晨起乾咳,症狀甚至影響工作。醫師指出,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許多人因症狀不明顯而忽略,直到檢查時才發現食道已出現病變。
感染性原發主動脈瘤是一種少見但致死率極高的重大血管疾病,近年臨床治療傾向血管內微創修補,林口長庚最新研究發現,傳統開放手術長期存活率更好,應作為首選治療。此研究為亞洲第一篇針對感染性主動脈瘤治療與預後,進行長期追蹤的代表性研究,今年7月刊登於《歐洲心臟學會期刊》。
社會風氣日益開放,加上網路普及,性成癮問題逐漸引起關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蘇璿允表示,民眾可能因壓力、孤單、渴望親密感或尋求刺激等原因,在性行為上失去控制感,不僅會影響伴侶關係,也可能帶來經濟負擔,進一步造成體力下降、工作或學業專注力不足,甚至長期陷入與性相關的思考模式,影響生活品質。
感染性原發主動脈瘤是一種相對少見,但致死率極高的重大血管疾病,臨床治療趨勢傾向血管內微創修補。林口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指出,「開放手術」初期風險略高,但長期存活率均優於其他方式,應作為適當患者的首選治療。此研究成為亞洲第一篇針對感染性主動脈瘤治療與預後進行長期追蹤的代表性研究,今年7月刊登於《歐洲心臟學會期刊》。
國邑*(6875)L606美國三期長期數據報捷!療效與安全性雙優於現行療法,不過,短線漲多,8月以來漲幅在7成左右,今(29)日利多出盡,股價開低後,打入跌停板鎖在54.8元。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Lancet證實肥胖和糖尿病顯著加速代謝性脂肪肝炎的發展,代謝性脂肪肝疾病是全球最常見的肝病之一,預估影響全球約25%人群,嚴重恐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或肝衰竭。
男星許紹雄今(28)日凌晨因腎臟癌併發多重器官衰竭離世,享壽76歲,引起惠英紅,楊千嬅、蔡卓妍等一眾港星悼念,而他與佘詩曼合作的劇集《正義女神Themis》也成為遺作。醫師表示,腎臟癌的類型多樣,好發於55歲到75歲間,多數患者有血尿、腰痛及腹部腫塊等症狀,確診時已是中後期。
現代人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中,憂鬱症成為隱形流行病。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40萬人以上因憂鬱症就醫。而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復原期長的困境,也讓許多患者陷入無力循環。今年9月,美國FDA正式通過「加速型深層經顱磁刺激治療」用於重度憂鬱症,治療6周後,8成患者的症狀可獲改善。
一位中年男性主訴有夜尿困擾,常常一晚起床3次以上,因此影響睡眠品質,近日精神越來越差才就診,確認是攝護腺肥大作祟。醫師指出,夜尿、頻尿、尿流變細等問題,不僅影響生活與睡眠品質,若長期忽略不治療,膀胱為了排出尿液而不斷用力,久而久之會造成肌肉疲乏,甚至波及腎臟功能,讓原本可改善的狀況變得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