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蘇愷戰機的搜尋結果,共10筆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16日在阿拉斯加會面,討論俄烏停火議題。但是在峰會開始前,美軍安排B-2隱形轟炸機與多架F-22猛禽戰機,從普丁頭頂呼嘯而過,川普也抬頭看了一眼,回頭鼓掌了兩下。對此,美國此作法是否有點威嚇的意思?退役中將帥化民表示,不是,是因為美國知道自己的籌碼不夠多,就把誠意展示到百分之百。
曾經叱吒風雲的米格戰機,在最近幾十年衰退的嚴重,米格(MiG)29戰機幾乎沒有贏過任何空中戰鬥,又有航程、滯空時間短的問題。即使米格設計局推出了最終改良型MiG-35依舊乏人問津,反而是蘇愷設計局持續發展,成為俄羅斯戰鬥機的門面。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認為MiG- 35沒有前途之際,英國金融時報卻發表一則消息,表示俄羅斯空軍正在考慮增購MiG-35,因為俄羅斯需要新戰機補充。
一段流傳在X平台(Twitter推特)的一段影片,再次引起北約與俄羅斯的緊張局勢關注。來自蘇愷戰鬥機飛行員的艙內自拍影片,紀錄下他與義大利 F-35A戰機在波羅的海中立水域上的緊張對峙,2架戰機持續接近,近到F-35決定向左飛離。
俄羅斯航空太空軍(VKS)使用威力強大的滑翔導引炸彈持續攻擊烏克蘭軍隊,每天投擲超過百枚。這些是將傳統無導引炸彈加裝簡易滑翔模組(UMPK)製成,超過50公里的飛行距離使得搭載的Su-30戰機和Su-34戰轟機能夠在烏克蘭防空系統能力範圍外實施空襲。英國《每日電訊報》(Telegraph)報導,俄軍現正使用射程更遠的Grom-E1「動力滑翔導引炸彈」重約600公斤,飛行距離達120公里。
10月1至3日共軍機艦受到「山陀兒」颱風由西太平洋轉台灣南部北上影響,連三日我國防部未發現共軍機艦在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5日一早公布,4日共機13架次及共艦3艘次開始在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據信近日共軍東部戰區將依平均每月4次執行「聯合戰備警巡」,於天候適宜時進行。
國際情報(InformNapalm)的一項調查發現,俄羅斯如何利用中亞鄰國的貿易公司,迴避西方制裁,繼續獲得西方零件供應,以維持Su-30SM 戰機的作戰能力。
中俄轟炸機聯合巡航白令海,2架俄羅斯圖-95戰機、2架大陸轟-6軍機,進入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美國及加拿大F-16、F-35、CF-18戰機升空攔截。退役少將栗正傑表示,轟-6K上面可以攜帶鷹擊-21、長征-10等兩種導彈,對美威脅性相當大。
日前俄羅斯福列斯公司承諾,表示將為俄軍擊落第一架西方計畫向烏克蘭援助的F-16戰機的對象,提供1500萬盧布(約544萬台幣)的獎金。而退役少將栗正傑11日就表示,「蘇愷戰機的性能都弱於F-16,F-16數量是絕對佔優勢的」,引發討論。
無論是西方專家、軍事分析家,甚至連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都說,F-16戰機並不是烏克蘭的抗俄萬靈丹。挪威工黨成員也認為,單靠F-16無法改變戰局。
深入了解挪威皇家空軍戰略規劃,就能看出,一旦爆發衝突,當局會從非傳統機場,徹底動用32架F-35A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