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親中愛台的搜尋結果,共37筆
民進黨推動的兩波立委大罷免案,重創罷團及民進黨士氣,同時也對總統賴清德的聲望帶來嚴重衝擊。常在臉書評論時事的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認為,賴清德必須割袍斷義,跟所有大罷免仔絕交。他甚至覺得,台灣必須跟大陸多加溝通與來往,而不是繼續耍「社恐」,然後在那邊疑神疑鬼。賴清德應該只是被前總統蔡英文帶壞了。
7月26日台灣舉行世界民主政治史第一次包裹罷免國會議員的選舉。此次選舉因為以下幾個特點所以十分惡質:
大罷免最後兩天,蔡前總統表態會去投票,意外成為焦點。
富商巨賈關心政治,甚至從政,國內外都有,他們有錢有名望,容易發揮影響力。商人參政最成功的是美國總統川普,跟他反目成仇的馬斯克也打算籌組新政黨,而台灣先前有郭台銘投入總統選舉,最新的例子則是聯電創辦人曹興誠。
富商巨賈關心政治甚至從政,國內外都有,他們有錢有名望,容易發揮影響力。商人參政最成功的是美國總統川普,跟他反目成仇的馬斯克也打算籌組新政黨,而台灣先前有郭台銘投入總統選舉,最新的例子則是聯電創辦人曹興誠。
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24日第二講拋出「雜質說」,引發輿論譁然。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質疑,真正的獨派,根本不屑賴十講裡的「反共護台」概念。直酸賴對團結的詮釋跟蔣中正一樣,也就是「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顯然就是準備打仗了,要大家團結再創古寧頭、八二三勝利。
近來隨前總統馬英九參與海峽論壇,民進黨操作大罷免需要,中共在台協力者語詞充斥台灣社會。處於民主化轉型台灣,不僅未能搭建起公民社會理性對話平台;反而執政黨在民主共同體中不斷尋找境外敵對勢力同盟軍。究竟是民主台灣,已被中共統戰或認知作戰所穿透呢?抑或是此概念語詞想像建構,卻多餘實際現況呢?最終淪為以國安風險掩飾實際上政治鬥爭工具呢?此確實令人捉摸不定。
前國防部副部長、前陸委會副主委林中斌18日在臉書發文稱,比對賴清德總統提出併購說,到新華社報導洪奇昌訪北京,再到兩岸官方均正面看待洪奇昌訪陸,林中斌樂觀研判,「兩岸協商序幕已拉開」。陸委會表示,洪奇昌先生目前是民間人士,該會對他此行並無所悉。
國民黨政府8年抗戰成功抵擋日本的侵略,卻在內戰敗於中共,蔣介石率領百萬軍民跨海避秦,「反攻大陸」是取回政權的神聖使命。進入蔣經國時代,中華民國先是失去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接著面對美國聯中制蘇的大戰略調整,只好「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是一種和平演變的企盼。
國民黨政府8年抗戰成功抵擋日本的侵略,卻在內戰敗於中共,蔣介石率領百萬軍民跨海避秦;在漢賊不兩立的冷戰氛圍下,「反攻大陸」是取回政權的神聖使命。進入蔣經國時代,中華民國先是失去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接著面對美國聯中制蘇的大戰略調整,只好企盼「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是一種和平演變的企盼。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27日於《歷史易起SHOW》上分析,賴清德總統真實路線不是「抗中保台」,而是「抗中賣台」,之所以限縮兩岸交流,是為了讓大陸只能跟他談,形成兩岸新買辦階級,之後就是「併購說」,要大陸開個條件給他賣。
賴清德總統在520前後有關兩岸關係的談話,引發諸多的關注,包括他將兩岸關係比作「大公司併購小公司」,聲稱如果中國大陸要「併購」台灣,就必須由大陸提出條件,而不是由台灣來提條件;宣稱大陸片面要求台灣必須成為其一部分、不給任何其他選擇的做法,台灣人民不會接受。賴清德還強調兩岸應「以對話取代對抗」,呼籲大陸正視、尊重台灣人民選擇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事實,希望在對等、尊嚴基礎上展開交流合作,創造兩岸和平共榮。
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總統,擔任總統後深知台灣國際處境不易,520前雖拋出「併購論」震撼政壇,昨就職周年演說卻格外低調,不見對兩岸關係任何敘述,顯然正在「拔草測風向」,若能測出兩岸良性互動新模式,進一步交流對話,也是好事一樁。
準總統賴清德14日以錄影方式於第七屆「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演說表示,「不排除在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尊嚴且不預設前提的原則下與中國展開對話」,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昨日解讀,賴清德對兩岸交流與對話的可能,還沒上任就已經「關上大門」,「喝珍奶已是過去式,保守對抗才是主旋律」。
準總統賴清德14日以錄影方式於第七屆「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演說表示,「就任總統後,台灣將致力維護兩岸現狀,不排除在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尊嚴且不預設前提的原則下與中國展開對話」,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解讀,賴清德對兩岸交流與對話的可能,還沒上任,就已經「關上大門」,「喝珍奶已是過去式,保守對抗才是主旋律。」
賴政府重大人事案已陸續公布,外界認為獨派手中同時掌握軍警與海巡等國安人事。學者施正鋒認為,年底之前,美國與中國大陸是共管台灣;另外,蔡英文的人扮黑臉,還有監軍加上AIT,三道金牌夾著賴清德,他也不敢講什麼話。施正鋒直言,「我的判斷」,賴清德應該對中國大陸是想要有所突破!
馬前總統與習總書記在北京第二度會面;CNN說,這個罕見的會面,呼應了過往兩岸仍具有溫暖連結的時代。
馬前總統與習總書記在北京第二度會面;CNN說,這個罕見的會面,呼應了過往兩岸仍具有溫暖連結的時代。
主張「務實台獨」、「和平保台」及「親中愛台」的準總統賴清德,即將於5月20日就職,如同一般所預測進入後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恐陷入螺旋敵意上升及惡性循環狀態。若言現階段台美關係處於歷史最佳狀態,則兩岸關係也陷入民選總統以來最壞狀態;離戰爭邊緣的臨界點越來越近,風險係數攀升。兩岸關係與台美關係一失一得,豈是國家利益的極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