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言詞辯論的搜尋結果,共856筆
國軍後備指揮部一名上尉政戰官阿賢(化名)在臉書指控,上校阿龍(化名)曾包庇霸凌和性騷的學員,還多次寫出阿龍全名,怒譙「垃圾」、「政戰賤畜」等。檢方依加重誹謗罪和侮辱上官罪起訴阿賢,不過,法院審理時,阿龍當庭撤回告訴,由於罪名均為「告訴乃論」,依法諭知不受理。
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被控擔任立委時涉浮報助理酬金、加班費,一審重判7年4月,二審台灣高等法院將在12月16日宣判,如果合議庭認為她挪用的費用不是「薪水或公款」,不構成貪汙罪、逆轉改判,高虹安可復職,也將影響藍綠白在明年新竹市長選舉的布局。
美國奧勒岡州波蘭地方法院最新裁決,川普總統「無權」向奧勒岡州波特蘭市(Portland)部署國民兵部隊。因為川普與聯邦政府的理由過於勉強。原本法院就有一項臨時法院命令,也是禁止國民兵進入波特蘭,而現在命令己成為永久性裁決。
美國最高法院5日開審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案,由於大法官不分保守派和自由派,都對川普總統動用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課徵全球性關稅提出嚴厲質疑,導致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岌岌可危。媒體推測判決最快年底前出爐。
美國最高法院就總統川普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課徵對等關稅的合法性問題進行辯論。高盛(Goldman Sachs)在最新報告中解讀,這場關於總統關稅權力的裁決,勝負依舊很接近,預計法院將在2025年12月或2026年1月做出裁決。就算法院裁決川普政府敗訴,最終可能是對少數小型貿易夥伴的關稅略有降低,而對主要貿易夥伴的淨影響微乎其微。
美國最高法院正在審理影響深遠的川普關稅命令,並將於星期三(11月5日)正式進行言詞辯論。案件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定義緊急狀態?」回顧過去,在拜登任內,他曾以「疫情屬緊急狀態」為由,發布強制疫苗接種命令,但當時由保守派法官佔多數的最高法院駁回了該命令的有效性。如今,法院是否會對川普採取同樣嚴格的標準,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00
由亞馬遜、輝達、美光等AI概念股領軍,周一(11月3日)標普500、那指、費半收高。
美國總統川普稍早表示,他決定不出席即將在星期三最高法院舉行的「全球關稅合法性」言詞辯論。他說「儘管他很想出席,但他不想在聽證會期間造成干擾。」
美東時間周日(11月3日)晚間,美股主要指數期貨小漲。
在四名共和黨議員倒戈下,美國參議院30日投票否決美國總統川普的全球對等關稅政策。但由於該案送交眾議院後恐怕難以進入表決程序,因此參院推翻川普關稅被外界視為象徵性動作,最終對等關稅是否將遭駁回,仍將取決最高法院的裁決。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10時在韓國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晤,雙方會談歷時約1小時40分鐘後結束,未談台灣。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認為,「台灣議題」不見得成為干擾美中貿易談判的因素。但雙方未談,不代表不重要,AIT新任主席仍懸缺,國安高層應審慎評估目前台美關係之變化及發展。
53歲黃子佼2020年和小他19歲的孟耿如登記結婚,因捲入性騷擾、創意私房風波,兩人今年5月傳出離婚,昨(21日)黃子佼出庭親口承認婚變、需要扛扶養費,希望法官輕判。對此,媒體求證孟耿如經紀公司,對方表示因合約已到期,無法再替孟耿如回應。
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涉嫌詐領助理費及收賄案,士林地院今(20)日開庭審理。傳喚陳怡君、張惠霖作證,針對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是否透過其辦公室主任張惠霖,每月支付4萬元顧問費行賄陳怡君。陳怡君當庭坦承錯誤,表示她事後才知情,雖未歸還款項,但強調沒有意識到有對價關係。法官認為其他被告均認罪,唯獨胡偉良否認行賄,諭知全案12月8日續審,將進行言詞辯論。
川普政府關稅被控違憲案,美國最高法院訂11月5日開言詞辯論庭,川普總統15日表示,他打算親赴法庭旁聽,強調本案對於捍衛美國就業及嚇阻海外戰事的重要性。川普若成行,將開美國現任總統首例。
桃園一名男子阿賢(化名)涉嫌在路邊誘拐心智缺陷的女子阿芬(化名),並帶回家強制性交得逞,事後遭檢方起訴。然而,案件尚未審結,阿賢卻於2025年9月24日突然身亡,桃園地院依規裁定本案「公訴不受理」,但全案仍可依法上訴。
台東縣政府日前發生職場口角事件,兩名女職員因公務流程意見不合起爭執,張女在辦公場所怒罵同事吳女「王八蛋」,同事亦目睹整個過程。吳女依法控告張女公然侮辱,但在法院審理期間,吳女主動撤回告訴,台東地方法院裁定不受理,全案可上訴。
民代涉詐領助理費案頻傳,從中央到地方,藍綠白三黨及無黨籍都有。其中,民眾黨的新竹市長高虹安被控在立委任內涉詐領助理費,讓她遭到停職。高院9月30日進行言詞辯論,高虹安在法庭上激動痛哭說,她曾是父母引以為傲的女兒,現在卻成貪汙犯,她沒中飽私囊,請求法官判她無罪。審判長諭知12月16日宣判。
20歲曾姓男子今年2月25日下午15時許,潛入台南市成功大學光復校區一樓男女混廁內,躲在廁所內持手機朝隔壁廁所偷拍1名女大生身體隱私部位影像,被女大生發覺報警處理,南檢依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起訴,在法院審理時,曾姓男子認罪及與女大生達成和解賠償後,女大生撤告,曾男獲法官諭知公訴不受理,作案的手機被沒收。
桃園一名男子阿德(化名)發現妻子小美(化名)與男子阿勇(化名)過從甚密,兩人不僅多次出遊,更有牽手、貼身相依等親密舉動,憤而向兩人提告求償60萬元。桃園地院審結,判兩人應連帶賠償15萬元。可上訴。
台北地檢署針對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交保一案提出抗告,引發社會爭議。柯文哲在法院外痛批「查了一年到底查到什麼?什麼都沒查到」,並指控檢方「摧毀司法信任度」。北檢則回應已依證據詳列3冊近900頁的起訴書,依法抗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