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訂單出貨的搜尋結果,共434筆
橙的(4554)10月合併營收0.51億元,年增32.98%,續創歷年同期新高;累計1至10月合併營收4.2億元,年增30.26%,並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準。10月營收成長,主要受惠AM業務動能持續暢旺,因應冬季雪胎更換需求,帶動歐洲、美洲地區客戶訂單提前拉貨,加上公司近年深化歐洲地區「經銷+直營」雙軌策略轉型綜效;總計10月AM業務營收寫下歷年次高水準,營收比重達89.38%。
胎壓監測系統(TPMS)大廠橙的電子(4554)受惠AM業務動能持續暢旺,10日公布自結10月合併營收達5,056萬元,年增32.98%,續創同期新高;累計今年前十月合併營收達4.2億元,年增30.26%,提前超越2024年度合併營收水準。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8日舉行運動會,大客戶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現身參加,還以國台英三聲道致詞,表達沒有台積電就沒有今天的輝達。不過各界期待的「3巨頭同框」,因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身體微恙而落空。黃仁勳直率表達這次來是跟董事長魏哲家追加更多的晶片,也讓分析師看好台積股價基本面無虞,股價下跌有限。
歲修及部分訂單出貨調整干擾,台塑四寶10月營收悉數月、年雙減,10月合計營收1,008.49億元,月減9.8%,年減8.9%。其中,台塑化因第二套重油加氫脫硫單元與第二套重油媒裂單元執行定檢,10月營收月、年雙減16.1%、3.1%;台化、南亞、台塑10月營收約月減4%。
受制油價趨緩,歲修、十一長假及部分訂單出貨調整等干擾,台塑四寶10月營收悉數月、年雙減。其中,台化 (1326)受制價量趨緩,10月營收221.47億元,月減4%,年減17.1% 。
台塑四寶今(7)日公布10月營收,受定期檢修與原油價格震盪偏弱影響,四家公司營收均較9月下滑。
達運光電(8045)昨(5)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新人事任命案,由業務處長戴家欣出任營運長一職,全面負責公司寬頻網路事業的營運管理、產品創新開發、策略規劃與執行,以及全球市場版圖的拓展。
群電(6412)10月營收為24.87億元,月減18.56%,年減25.60%;累計前十月營收為290.96億元,年減5.1%。群電指出,10月電源業務進入淡季,加上重要半導體材料短缺,部分高瓦數筆電電源訂單出貨遞延,使得整體產品組合偏向傳統低階機種,營收結構略顯保守。
氣體分子污染物(AMC)防治專業廠濾能(6823)看好2025年下半年營收逐季增溫,帶動全年重返成長軌道,並對2026年展望樂觀看待,股價自10月中起向上走升,今(3)日開高後在買盤敲進下飆漲9.32%至85.6元,創2023年7月中以來近28月高價。
國巨*(2327)公布第三季財報,稅後純益登12季新高,每股稅後純益3.1元,累計前三季繳8.22元財報成績單,以股票分割前計算,相當於32.88元,國巨看升第四季AI稼動率,一舉抵銷消費性電子傳統淡季的疲弱,也將帶動平均稼動率走揚。
統一企業入股網家後,除10月正式加入統一uniopen會員生活圈與OPENPOINT點數生態圈進行深度整合,更重磅推出全新超商快速到貨服務 「PChome 超速配」。
工業物聯網領導廠商研華(2395)周四舉行董事會,公告2025年第三季財報,並將下周三11月5日舉行第三季線上法人說明會,會中由綜合經營管理總經理陳清熙及嵌入式事業群總經理張家豪主講。研華今年第三季每股盈餘為3.20元,創下九個季度新高;累計前三季每股稅後盈餘升為8.67元。
製程解決方案廠印能科技(7734)股價17日下探962元的近半年低後止跌回升,今(28)日以小漲0.95%開出,9點半後在買盤敲進下量增急拉,一度飆漲8.06%至1140元,創9月中以來逾1個月高價。三大法人續偏多操作,上周買超37張,昨日續買超12張。
輝達GB300 NVL72近期出貨逐步放量,加上GB200仍有追單挹注,產業研調及市場法人預估,第四季以NVL72型式出貨的整櫃型AI伺服器將達高峰,全年度總量約1,900櫃,2026年增至5,000櫃、翻倍年增163%,主力台廠除了鴻海外,廣達、技嘉,與供貨予Dell(戴爾)的緯創及緯穎也將因此受惠。
製程解決方案廠印能科技(7734)受惠客戶新廠產線建置陸續完成,訂單出貨顯著增加帶動2025年第三季營收續創新高,前三季營收已超越2024年全年、提前改寫年度新高。展望後市,由於訂單能見度已達2026年上半年,營運成長動能持續樂觀。
昇貿科技(3305)受惠於散熱(低溫)錫膏出貨放量,2025年第3季合併營收為28.06億元,季增12.13%,創下單季歷史新高,法人預估,昇貿第3季獲利可望較第2季大躍進,下半年獲利亦遠優於上半年,激勵昇貿今天盤中股價強攻漲停板。
氣體分子污染物(AMC)防治專業廠濾能(6823)受惠半導體客戶先進製程擴產推升AMC濾網需求,2025年9月第三季營收分創近32月高、近11季高,公司看好月營收逐步重返2022年高峰水準,帶動下半年營收逐季增溫、全年重返成長軌道,並對2026年維持樂觀看待。
傳統記憶體被排擠,DRAM雙雄熱度強勁,但展望明年,市況是否延續,華邦電董事長焦佑鈞提到,是否超級循環還是得看AI熱潮能持續多久,同時AI的熱潮過去之後,思考是否有新的產品出來,需要再做些不一樣的事情,進而帶動台灣景氣。至於缺貨多久、是否超額預訂(overbooking)、AI泡沫等議題,記憶體廠大咖也現身說法。
和椿科技(6215)自動化零組件與模組產品涵蓋半導體先進製程、自動化等領域,除既有訂單出貨暢旺,亦與客戶針對新自動化技術進行開發,提升「智慧製造+智慧物流」整合應用效益,加上機器人已取得包括飯店、倉儲、零售等產業客戶針對智慧物流、智慧服務訂單需求,目前在手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2026年,和椿審慎樂觀看待未來營運。
AI伺服器需求由終端往上游延燒,連被動元件也感受到市場的火熱,繼被動元件大哥村田製作所年初預告AI伺服器相關應用將推動MLCC需求倍數成長後,美國被動元件通路商Surge Components(SPRS-US)近日又來添柴火,其新公布的第三季營收不但年增29%,且再度突破千萬美元關卡,成功助威,推升台股被動元件飆風再起,多頭火種由國巨(2327)家族的凱美(2375)率先點燃,攜斐成(3313)、華容(5328)、信昌電(6173)、金山電(8042)、蜜望實(8043)同登漲停,另被動元件雙雄國巨、華新科(2492)亦有逾2%及5%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