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訂單能見度明朗的搜尋結果,共16筆
華擎(3515)旗下AI伺服器小金雞永擎(7711)近日遞交上市申請。永擎今年以來受惠AI伺服器出貨增溫,營收規模快速放大,上半年累計營收並首度突破百億大關、已超越過往歷年表現。
凌航(3135)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案,周四通過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審議會,惟本案尚須提報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會核議。凌航申請上市資本額新台幣6.8億元,專注於記憶體及儲存設備的全方位設計與製造,營運橫跨品牌經營、ODM代工與國際系統整合市場,並聚焦超頻電競與工控利基市場。凌航訂單能見度明朗,營運表現向上可期。
散熱模組廠邁科(6831)上半年訂單能見度明朗,以目前市場需求來看,下半年可望進入產業旺季,營運不看淡,邁科已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順利的話,下半年有望上市掛牌。
華擎旗下永擎電子伺服器業務持續發酵,手上AI伺服器出貨動能自去年下半年起加溫,今年需求能見度仍樂觀,永擎總經理沙韋旭表示,除了通用型伺服器業務展望仍佳,AI伺服器今年出貨比重也將進一步拉升,尤在新客戶、新專案都有不錯斬獲下,應能維穩高速成長動能。
富田電機(4590)於11月11日以每股100元正式掛牌興櫃,受到關注的是富田繼制霸電動車動力心臟享譽業界,近年更跨足無人機、軍工、氫能載具等領域。被問及業績前景,董事長張金鋒表示2025年訂單能見度明朗,尤其有新增擴大布局所挹注,包括無人機於第四季小量出貨,低軌衛星明年小批出貨,機器人則處於開發階段,但關鍵技術已充分掌握,預估營運會優於今年。
看好AI發展需求,大眾控加速擴展光通訊業務,董事長簡民智首曝決議首度赴馬來西亞建置新廠,預計最快明年第三季投產。受惠美系大客戶的訂單能見度明朗,去年光通訊業務已占達大眾控整體的近3成,法人則估其今年有機會翻倍成長,比重拉升至達4成。
太醫(4126)受部分訂單遞延到第四季出貨影響,自結9月稅前盈餘3,356萬元、年減29.97%,累計前三季稅前盈餘4.23億元、年減2.44%,每股稅前盈餘5.82元,預估每股稅後純益(EPS)約4.66元。惟受惠第四季旺季效應,訂單能見度明朗,業績轉強,全年營收仍有機會追平去年。
搶攻AI伺服器市場,華碩(2357)推出ESC N8-E11系列AI伺服器,搭載輝達HGX H200平台。法人預估,在10月份上市後,可望為華碩伺服器業務帶來新動能。
福貞控股(8411)8日公布自結6月合併營收為8.37億元,月增13.97%、年增4.84%,且連續兩個月創下同期新高,帶動第二季合併營收21.77億元,年增2.2%,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42.07億元,年增10.87%,均創同期新高。
攸泰科技(6928)積極擴展衛星通訊版圖,看好美國衛星直連服務市場成長動能,攜手美國合作商在美國市場提供衛星直連訂閱服務、地面設施託管服務,在新加坡市場攜手客戶在既有海事強固產品上整合衛星數據機模組、導入Edge AI應用,期自下半年起以多元動能,催動業務拓展及業績增長。
看好AI及非AI之PC、伺服器業務後市動能,英業達(2356)於第一季維穩本業獲利能力之際,樂估今年營收將期有逐季走升表現,其中AI伺服器成長動能強勁,除將季季增,亦期可推動英業達整體伺服器事業全年雙位數增長,其它包括筆電、智慧裝置相關業務與含括車用相關之新事業,亦皆將同步向上。
第一季雖適逢PC產業淡季,品牌廠微星在板卡業務持穩、並有業外收益加持下,單季獲利年、季雙增,稅後純益24.92億元,來到近八個季度新高,亦為歷年同期僅低於疫情紅利期間的歷史第三高,每股稅後純益(EPS)2.95元,表現優於市場預期。
大眾控(3701)旗下興櫃子公司攸泰科技(6928),即將於5月間從興櫃轉上市。董事長簡民智16日表示,看好其在衛星通訊設備領域,與自有品牌的多年布局已進入回收期,後市需求能見度亦佳,攸泰今年將以「自有品牌」及「加值型客製化服務」雙軸並進,力拚營運業績再增長。
受惠大陸鋁罐及台灣纖體罐出貨穩健成長,福貞控股(8411)9日公布自結3月合併營收6.39億元,月增31.45%、年增7.04%,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20.3億元,年增21.97%。展望第二季營運,福貞表示。因第二季氣溫暖熱如夏,可望因旺季效益,帶動二片式鋁罐需求,可明顯成長,有助於營收貢獻。
適逢農曆年節前出貨增加,瓶罐廠三雄的宏全(9939)、福貞-KY(8411)及吉源-KY(8488),自結1月合併營收,均創同期新高。其中, 宏全1月合併營收23.16億元,年增21.4%;福貞自結1月合併營收9.04億元,月增2.66%、年增80.62%;吉源1月合併營收4.48億元,年增77.51%。
AI伺服器2023年成電子產業當紅焦點,技嘉(2376)董事長葉培城28日出席公開場合,直言看好AI伺服器後市表現!葉培城說,短期市場需求持續強勁,出貨動能得看晶片供應情況,目前手上新接單的交期甚至長達六個月,2024年輝達(NVIDIA)也還將有新品推出,對整體產業展望來說,2024年表現「絕對是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