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記者俱樂部的搜尋結果,共21筆
時隔一年,日本首相又要換人了。這次自民黨選出了素有強硬鷹派之稱的高市早苗。而對於中國人而言,最關心的恐怕是這位常年高調參拜靖國神社的高市女士,在就任首相後會不會繼續參拜靖國神社?陸媒觀察者網引述大陸專家學者評論稱,此一問題,中方正在等高市自己想清楚。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將於10月4日投票,這次選舉採「全規格制」,除該黨295位眾、參議員一人一票外,另外由47個都道府縣黨員與黨友投出295張黨代表票,合計590張選票決定。候選人包括小泉進次郎、高市早苗、林芳正、小林鷹之、茂木敏充共5人,皆是去年自民黨總裁選舉老面孔。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將於10月4日投票,這次選舉採「全規格制」,除該黨295位眾、參議員一人一票外,另外由47個都道府縣黨員與黨友投出295張黨代表票,合計590張選票決定。候選人包括小泉進次郎、高市早苗、林芳正、小林鷹之、茂木敏充共5人,皆是去年自民黨總裁選舉老面孔。
日本近年推動觀光和高齡少子化的背景下,對外國人的政策較為開放。然而,外國人大舉進入,對日本社會帶來的問題逐漸浮現。今年夏季參議院選舉,提倡「日本人優先」的參政黨等政黨吸引了部分選票,讓執政的自民黨意識到需要奪回保守票,政策明顯轉向。
中澳關係持續回暖,當地時間13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在坎培拉和澳洲外交貿易部祕書長安思捷舉行第25次中澳外交部政治磋商。此外,陸籍航空公司吉祥航空恢復接收波音787廣體客機,在此之前,受中美關稅貿易戰影響,陸籍航司暫停接收波音飛機。
億萬富翁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周三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宣布,辭去美國總統川普的高級顧問職務。「隨著我作為特別政府雇員的預定時間結束,我想感謝川普(@realDonaldTrump)總統給我減少浪費支出的機會,」他寫道,「隨著講求效率成為整個政府運作的常態,政府效率部(@DOGE)的使命只會與時俱進。」而白宮周三晚證實,馬斯克當晚離職生效。
美國總統川普14日簽署行政命令,將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列入「總統認定不必要的聯邦機構」,要求這些機構將職能降至法定要求的最低標準。國際媒體署旗下機構包含美國之音(VOA)等約1300名員工於15日被強制休假。員工將能持續領到薪水及福利直到「另行通知」。
台北市新聞記者俱樂部一一二學年度會員子女獎學金頒獎典禮,今(9)日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由主任委員董益慶主持,邀請兩位傑出獅友中央獅子會會長林言修及前會長徐光進頒獎,計有中國廣播公司會員子女葉家君等19人得獎。
先前賣壓較重的小那斯達克期貨,預期隨著決策會議的結果,在市場擔憂情緒消退後,有機會站穩各期均線,若能順利站上均線支撐之上,壓力轉支撐將有利吸引買盤進場,對後續走勢提供更強的多方訊號,投資者可以透過臺灣期貨交易所的半導體30期貨(SOF)參與,該指數的高波動性,可提供策略性交易操作機會。
台日創新創業最大交流平台「台灣‧日本創新高峰會」17日在東京開幕,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今年峰會主軸由創業擴大到產業創新,包括半導體供應鏈等多元主題,為台日合作搭建更堅實橋梁,更與日本京都大學簽訂MoU,透過台日雙方相互投資,強化在深科技(Deep Tech)領域培育更多優質新創團隊。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劉鏡清17日在日本國家記者俱樂部(Japan National Press Club, JNPC)表示,強化台灣、日本在創新科技及新創生態的實質合作,未來將由四大面向深化鏈結,包括:第一、鏈結國際市場:台灣已啟動全球橋梁(Bridge)計畫,並以日本作為首站,在東京設立實體基地(hub),將為台灣與日本新創帶來更多交流及合作,讓新創可以雙向落地,大家一起將市場做大。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的9名候選人14日參加日本記者俱樂部主辦的辯論會,針對解雇規制改革、外交方針等議題展開唇槍舌戰。在候選人互選提問的辯論環節,民調最高的前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和前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頻繁被指名回答。小泉因先前提出放寬解雇限制,遭質疑不利勞方,他為此強調「不是放寬、而是調整」。而被問及是否去過中國,及未來日中關係時,小泉則說他到過台灣但未曾訪中,將以強化日美同盟、並利用中國國力維護日本國家利益的角度來應對。
前立委蔡正元上節目談論三立新聞馬姓女記者獨家報導柯文哲相關案情來源時,脫口暗示稱其「靠金流」、「陪睡」等方式獲得獨家新聞,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發聲明斥責,然而之前中天記者被政治人物攻擊,卻不見記協出面聲援,引發外界質疑,記協有特定政治立場。學者專家呼籲,記協在回應媒體言論相關把關上,應有一套公開標準,才不會被外界看成「少數記者俱樂部」。
主管反間諜工作的中國國家安全部,七月底公布一名計程車司機兼導遊發現間諜活動情節,但並未提及案發時間地點。日本共同社5日報導,日本政府官員正關注這起事件,猜測這可能發生於2017年。當年,共有6名日本人以「考察溫泉資源」名義,分別深入中國山東蓬萊和海南三亞五指山地區,被中方依涉嫌實施非法勘測活動為由拘捕。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24日在東京的日本記者俱樂部的記者會就台海緊張局勢加劇發表看法:「我樂觀地認為,除了軍事活動增加外,不會發生不必要的挑釁或戰鬥。」
針對共軍在台海周邊進行「聯合利劍-2024A」軍演,美軍印太司令部副司令斯卡倫卡(Stephen Sklenka)23日表示,這是預料中的事,但仍須要公開予以譴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23日也就中共軍演表示,已向中方表達擔憂,並將與美國等盟友合作,直接向中國傳達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泰國前總理公署部長兼紅衫軍創始人之一的賈卡波(Jakrapob Penkair)在2006年和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後,因冒犯君主和其他指控而流亡海外15年。在為泰黨(Phue Thai Party)去年重新執政後,賈卡波近期重返泰國。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台27報導,美國國務院負責歐洲及歐亞事務代理助理國務卿尤里.金(Yuri Kim)表示,烏克蘭希望韓國提供更多防空武器等國防物資援助,以防禦俄羅斯的攻擊。
澳洲國防工業部長康洛伊(Pat Conroy)今天表示,印度太平洋地區陷入大規模的軍備競賽,澳洲計劃採購核動力潛艦是在因應而非加劇這場軍備競賽。
近幾年共軍武力犯台的議題,一直沸沸揚揚充斥輿論場。據許多國外軍事、專家與學者預測共軍犯台的時機,可能落在包括2023年底、2024、2025、2026、2027、2030年、甚至2035年。對此,美國總統拜登於11月15至17日在舊金山舉行的APEC會議期間進行「拜習會」中,詢問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27、2035年是否早已經籌畫攻台行動。習近平回覆軍方未有此案提出,此話一出令大眾無法相信;習也呼籲美國支持中國和平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