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許惠玉提醒的搜尋結果,共05筆
全球有22.7%的老年人患有老年性厭食症。這是一種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進食障礙,特徵是食慾下降與食物攝取減少,可能導致肌少症、衰弱、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而透過觀賞「吃播」影片,有助於增加進食意願。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坊間流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觀念,卻讓許多人誤以為「不吃飯,只吃肉和菜」,能有效減肥、控制體重。國外研究指出,攝取過多及過少碳水化合物,都可能提高死亡風險,最理想攝取比例為總熱量的50~55%,顯示「吃對」比「少吃」更重要。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7到12歲學童中,只有6.4%達到「每日兩份水果」的建議攝取量。研究顯示,水果中的水溶性纖維和維生素C有助於提升學習力,營養師建議選擇芭樂、奇異果、番茄等高營養密度的水果。董氏基金會建議,每日兩份水果從早餐做起,建議搭配乳品、豆漿或優格一起食用,營養更均衡。
一篇刊登於《神經學前沿》的研究顯示,高達60%的腦中風及40%的失智症可歸因於「自我可改變的風險」。董氏基金會提醒,平時打好底子,才能應付突發的風險,在50歲前超前部署,可運用大腦保健評分表,了解自身狀況。
歲末年終,不少人會趁著耶誕、春節前聚餐,享受澎湃的一桌菜。要健康渡過尾牙季,專家提醒民眾留意進食順序,先吃蛋白質,其次是纖維,最後才吃澱粉,避免一不小心胖起來。在家聚餐時,建議選用健康的食材,若要避免熱量陷阱,可採取蒸煮、汆燙等低熱量烹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