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評議過程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國票證券將於15日董事會上提出解任耐斯集團大股東、國票證副董事長陳冠如的議案,國票證表示,解任案起因是基於霸凌事實調查結果並討論副董事長適任性,由獨立董事基於職責所發起,依法列入議程討論,非部分媒體所稱由董事長主導安排。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因涉洩露校園性平案被害人個資,請假至今已達72天,多位立委昨天質疑,教育部是否辦小不辦大?質疑調查結果一再延宕。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這件事是我的痛」,外界有許多不實揣測,教育部當然希望調查盡快出爐,但性平小組認為需要再查證,這件事一定會依照法令辦理。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女足研究抽血案,台師大校長吳正己今天到立法院備詢時坦言,心情很沉重,沒有照顧好學生,會檢討研究倫理機制及該研究案評議過程。教育部長鄭英耀也說,此案有嚴重違失,會傾力繼續追查,會引以為鑒,防止日後有類似案件再發生。
美國環保署署長澤爾丁(Lee Zeldin)昨(12)日重塑環保署目標,宣布主要任務將是「降低民眾購車、家庭開暖氣及經營企業的成本」,他發布的2分多鐘影片中,隻字未提環保及守護公眾健康等2大原則,宣布將鬆綁針對空氣、水汙染的多項環保措施,甚至將進一步消除環保署監管二氧化碳排放的合法地位。
今(113)年9月20日,大法官以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下稱本判決),指出侵害生命罪刑死刑限縮於「個案犯罪情節最嚴重」,並行嚴密程序(即第三審審判與偵查或調查時強制辯護、第三審須言詞辯論及判死須法官一致決等)。
從國會改革修法暫時處分到死刑釋憲案,憲法法庭的判決引發社會兩極化反應,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提案修訂《憲法訴訟法》,提高大法官判決門檻,要求判決須經2/3以上大法官同意。從憲法法庭上路2年多來的表現,不僅造成基層法官工作壓力和困擾,也製造社會和政治對立,確實有必要盡速檢討,以確保社會安定,憲政能夠穩定運作。
憲法法庭針對死刑是否合憲作出宣判,認為死刑應「一致決」。輔大法律系教授張明偉21日表示,基於正當程序,死刑案件本來就應該採取一致決,現行制度不僅未採一致決,也不允許合議庭法官以不同意見書表達其立場,等於要讓不同意見的法官承擔多數意見的瑕疵,很不合理,未來修法應該讓法官能提出不同意見書。
憲法法庭昨(20)日針對死刑是否合憲作出宣判,認為死刑應一致決。而現行37名死囚該何去何從?輔大法律系教授張明偉表示,如果當初判決引用的法條合憲(例如殺人罪),除非被告犯罪時有精神問題,否則無法以此號憲法法庭判決救濟。
張姓男子去年1月在嘉義縣酒駕撞死機車女騎士,是嘉義地方法院首件國民法官審理案,評議過程仿效日本作法,用掉上百張「便利貼」,檢方認為張男要負主要肇責,應從重量刑,但辯方律師主張張男自首、與被害人家屬已和解,爭取緩刑,一審26日宣判張男3年6月徒刑。可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