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賦稅負擔率的搜尋結果,共10筆
財政部日前公布去年超徵稅收528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宣布將推動「還錢於民2.0」,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的提案,讓全民共享超徵稅收的成果,並列為新會期重大法案。賴政府並未正面回應,行政院只表示目前更應關注總預算案;部分綠營立委則表示,超徵部分應該要優先填補被立院在野黨刪減的重要預算。
財政部日前公布去年超徵稅收528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宣布將推動「還錢於民2.0」,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的提案,讓全民共享超徵稅收的成果,並將會此案列為新會期重大法案。但賴政府並未正面回應,行政院只表示目前更應關注總預算案;部分綠營立委則表示,超徵部分應該要優先填補被立院在野黨刪減的重要預算。
財政部公布1月賦稅收入初步統計與2024年全年稅收,去年加計遞延入帳後的稅收實徵淨額為3兆7619億元,超過預算數、俗稱超徵5283億元,寫歷史最大超徵數,達成率為116.3%、年增率8.8%,連續4年正成長。其中,中央政府超徵3757億元、地方政府超徵802億元,皆創歷史次高。
台灣經濟和稅收持續成長。財政部24日發布最新統計,2024年台灣租稅負擔率上揚0.1個百分點至14.7%,創近26年新高;按年中人口折算,平均每人稅負15萬9,384元,創下統計來最高水準,較去年增加1萬1,478元。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日前落幕,這也是新政府上任以來首次嘗試的全新制度;有別於過去僅採納學者與技術官僚評估作為政策考量依歸,這也是首次公開匯集民間工商團體及產業人士見解,廣納民間智慧與反饋。
財政部表示,我國因採簡政輕稅政策,賦稅負擔率向不及1成5,相較其他國家為低,112年為14.7% (近3年平均約14%),111年含社會安全捐在內之賦稅負擔率為2成,遠低於日、韓及歐美國家。近年為兼顧經濟發展及財政健全,政府持續優化稅制,所得稅比重亦隨之提升,直接稅占比大致維持在6成以上,112年更達68.7%,較111年增加0.5個百分點,在賦稅收入中的主流地位益見凸顯。
稅收超徵真的百利無害?依財政部最新的經貿與稅收統計,2023年台灣租稅負擔率較前一年上揚0.3個百分點至14.6%,創下近25年新高;若按年中人口折算,平均每人稅負則增加6,751元至14萬6,830元,是統計以來的最高水準。
2022與2023年已經連續2年稅收突破3兆元,財政部表示,稅收既是政府主要財源,也是國民負擔,如按年中人口折算平均每人稅負,2023年為14萬6830元,較2022年增6751元。
今年整體景氣復甦力道續受節制,短期內恐不易擺脫偏弱態勢,強化投資與政策改革或能有助於扭轉局面。財政部表示,AI商機活絡及高基期因素消退,我國112年第4季出口得以止跌回升,對今年出口展望正向,第1季可望延續走升步調。而去年稅收超徵3617億元,是否還稅於民,財政部也表示,有利增強財政韌性,併計社會安全捐後,我國賦稅負擔率仍較各國低穩,且在稅制持續優化下,直接稅占比接近7成,其主流地位益見凸顯。
總統大選進入倒數時刻,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以下簡稱全教總)日前舉辦論壇,並行文藍綠白陣營總統候選人回應教育政策,3大陣營候選人普遍認同教育是翻轉貧窮的重要機制。不過,全教總建議,總統候選人應正視「教育公共化不足」所造成的逆分配現象,以及因此造成「貧富不均惡化,形成社會動盪因子」的可能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