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起降點的搜尋結果,共29筆
今年7月底,屏東縣霧台鄉長巴正義冒著風雨肉身涉水送藥一事,引發偏鄉救災問題議論,對此,屏東縣議員黃明賢6日於議會關心無人機送藥情形;屏縣府衛生局回應,配合中央計畫已盤點16個部落、14個起降點,隨時可以申請啟動。
樺加沙颱風夾帶豪雨重創南橫公路,造成多處道路邊坡坍方、路基掏空,使得台東縣海端鄉利稻、霧鹿及下馬部落淪為孤島,空勤直升機成為運補唯一方式。然而,霧鹿國小操場現有2座固定式籃球架阻礙直升機安全降落,颱風期間僅能改在十多公里外的利稻分校起降。校方表示,未來將改建為活動式籃球架,兼顧課程與臨時停機坪功能。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事件死亡人數還在上升,這場天災如同放大鏡,將台灣災害防治體系的脆弱性暴露無遺。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尚未解除,藍綠白只會互噴口水卸責,不如看看對岸處理偏遠山區堰塞湖的經驗,應能提供一些啟示。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事件死亡人數還在上升,這場天災如同放大鏡,將台灣災害防治體系的脆弱性暴露無遺。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尚未解除,藍綠白只會互噴口水卸責,不如看看對岸處理偏遠山區堰塞湖的經驗,應能提供一些啟示。
新華社報導,安徽作為工業大省,於2021年成為中國大陸第三個、長三角第一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分,並逐步形成「合肥與蕪湖雙核驅動,其他城市多點支撐」產業格局。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西南氣流又引發728豪雨,行政院長卓榮泰3日宣布,《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將一併考量近日中南部豪雨致災等連貫性災情,擴大適用範圍以因應災民直接需求。
中南部豪雨不斷,甚至有部分鄉鎮出現道路坍方、中斷,導致部分山區與偏遠地區形成「交通孤島」,為了避免居民藥物中斷,當地衛生所人員、醫師不得不冒險涉水送藥,只為確保偏鄉居民慢性病藥物不中斷。為降低醫護人員風險,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表示,今起提供無人機小組,約3~5組無人機,每台可以承受3公斤常溫、冷藏保溫的藥品,預計以視訊方式交付藥品,但仍須視是否仍下豪雨、藥品重量、起降點是否平坦、以及有無4G、5G網路等,就可申請啟動。
據《界面新聞》報導,近期,「鄭州公車白天載客晚上拉貨」的消息在網上傳播,還配有一些正在往公車車上裝貨的照片。對此,鄭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22日向媒體回應稱,網傳圖片不實,圖片中的公車車並非來自鄭州。不過,鄭州公車與順豐速運確實約定了車輛運輸合作,只是目前尚未開展。
隨著登山風氣盛行及山域事故頻傳,直升機執行山區救援任務頻率明顯增加。內政部長劉世芳19日表示,為提升空中救援效率,儘量飛近待救者遇難地點,空勤總隊已盤點全國可供直升機臨時起降點約1300多處,結合消防、民航、國家公園等跨機關協調,強化空地聯合救援體系,縮短救援時間。
內政部16日攜手原住民族委員會辦理「防颱整備記者會」,消防署已盤點13縣市186處易成災害孤島地區,並完成避難收容處所、糧食儲備、道路搶修機具及直升機起降點等項目防災整備工作。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目前已培訓4萬8540名防災士,今年訓練納入常備役、替代役等,預估可達10萬人,強化防救災量能。
因應颱風季節到來,內政部消防署已盤點13縣市186處易成災害孤島地區,完成避難收容處所、糧食儲備、道路搶修機具及直升機起降點、空投點等項目防災整備工作。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未來針對易受影響部落,政府將優先強化其基本設施,特別是電力供應部分,將由「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協助下,跨單位共同推動。
新竹縣竹北市48歲葉姓男子獨自攀登八通關山,行經八通關山西峰附近時不慎摔傷,造成肋骨骨折無法行走,空中勤務總隊今天(8日)早上派遣黑鷹直升機前往救援,所幸葉男送醫後已無大礙。
中國一艘外型與航空母艦相似的大型科研船舶下水試航,引來不少中外軍事觀察人士注意,同時也有網民起哄並爭論是否可以在對台灣作戰時運用。其實在戰爭時徵用民船本就是常態,如果載客的渡輪都進行運載裝甲車演練,大型平台甲板船舶用於作軍用直升機或無人機起降平台,實在就沒什麼好爭論的。應該要注意這種民船軍用的海上平台如何演變,以及未來在共軍台海巡航上扮演的角色。
大陸廣東深圳市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高品質建設啓動會5日舉行,透露了多項進展和計畫,提出2026年,預計建成1200個以上低空起降點,覆蓋載人飛行、物流運輸、社區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務4大領域。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將於明天(11月4日)乘坐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東風著陸場。目前,著陸場及各參試系統正在進行迎接航天員回家的各項準備。神舟十八號搜救回收空中分隊5架直升機已經集結完畢。
大陸今年以來「低空經濟」成為產業新亮點,預計2025年產值將達1.5兆元(人民幣,下同),包含廣東、深圳等多個城市加速投入,產業專項政策紛出。例如2月大陸首個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截至6月深圳已建成低空起降點249個、開通無人機航線207條,廣東的發展力道也跟進加速。
昆山城市航站樓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直升機載人航線8月10日試飛。據昆山發布消息指出,10日「空空聯運」項目試飛成功後,將原本1.5至2小時的地面車程縮短至30分鐘內。後續18日此項飛行服務正式開通後,昆山航站樓將成為全大陸首家開通跨省「空空聯運」的城市航站樓。
昆山城市航站樓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直升機載人航線10日展開試飛,據昆山發佈消息指出,10日上午這起「空空聯運」項目試飛成功,將原本1.5至2小時的地面車程縮短至30分鐘內。後續18日此項飛行服務正式開通後,昆山城市航站樓將成為全大陸首家開通跨省「空空聯運」的城市航站樓。
坐擁大疆創新科技等無人機巨企的大陸深圳正加速打造「天空之城」。當地宣布,2025年底將建成1000個以上低空飛行器起降平台,並將新建覆蓋全市的123個物流運輸起降點,同時還發布全球首個智能融合低空系統SILAS,科幻電影中大大小小的飛行器在同一片天空安全有序穿梭的畫面,今後有望實現。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5月31日印發《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發展目標到2027年要讓廣州低空經濟整體規模達到1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低空領域技術創新水準全國領先,更提要向全球生產銷售「廣州造」的首台飛行汽車,並推動成為大陸國內首個載人飛行商業化營運城市,甚至探索與港澳的跨境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