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軍事科技的搜尋結果,共185筆
川普2.0執政已10個多月。「川普現象」最近出現一個動向:一方面,「川普作風,表現異常」,兩黨較量,越演越烈。美國政府已經停擺36天以上,超過歷史紀錄。亞太地區的美國盟國,對美國地區戰略的不穩定性,表現出不安。另一方面,川普在結束韓國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後,再次提出G2,表達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大陸近日高調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一連串動作讓外界看得眼花撩亂,歸納起來,共有六大面向:法律手段的內政推進、歷史敘事的重構連結、輿論宣傳的鋪天蓋地、統一好處的心理試探、軍事科技的耀武揚威、說走就走的融合交流。一整套企圖推進統一的「系統工程」,已全面啟動。
全球地緣政治結構根本性轉變,史無前例的軍工產業擴張周期已然展開。群益證(6005)掌握市場脈動,30日舉辦「歐美軍工投資論壇」,邀請群益投顧資深研究員謝潤承深入剖析,受政策、預算與技術升級共同驅動的軍工擴張投資浪潮下的長期投資機會。
美中第5輪經貿磋商為30日登場的川習會達成「正面框架」,美國財長班森特預告中國大陸將恢復大量採購美國大豆多年。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直言,這場「買豆」行動只是更大棋局中的一部分,「川普要面子,中國大陸給得起,但北京要的是裡子,包含時間、技術與產業升級的空間」,引發討論。
面對中共侵擾,副總統蕭美琴表示,我們必須採取許多因應措施,除了提高國防投資,並與國際夥伴採取整合嚇阻策略,提醒中國「戰爭不是選項,衝突沒有贏家」。至於賴清德總統提出的「臺灣之盾」,本質上是多層次安全防護網,涵蓋全臺的防空系統,也包括更精密的「偵攻一體」,除了整合不同系統,更導入先進軟體與新技術,打造一個混合防禦盾牌。
中國大陸祭出史上最大範圍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川普也因中國大陸管制稀土出口,宣布從11月1日起開始對中國加徵100%關稅,美股應聲大跌,亞股及全球股市皆受到波及。
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盧表示,台灣軍費應增至GDP的10%;賴清德總統日前則喊出將在2030年前,讓國防預算達到GDP的5%。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則認為,美國自己的軍事支出是GDP的3.4%,因此他主張台灣將來的軍事支出不超過GDP的3.4%。
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昨日主持「高階士官督導長座談會」,首先肯定各一級單位士官督導長戮力職責本務的辛勞;同時勗勉各級士督長應秉持「以勤治軍、以勤練兵」精神,並發揚「跟我來」、「以身作則」的優良士官傳統,有效推動士官制度優化,全力協助主官推展戰訓本務及部隊實務工作,齊心為陸軍堅實戰力奠定良好基礎。
9月30日,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召集全球800多位準將以上將領到維吉尼亞州海軍陸戰隊大學訓話,講「戰士精神」。這是個非常罕見的大動作。美軍將領遍布全球各基地,某些偏遠地區的與會者從駐地趕到會場恐怕需要一、兩天,而只是聆聽赫格塞斯和川普總統合計一個多小時的演講。
9月30日,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召集全球800多位準將以上將領到維吉尼亞州海軍陸戰隊大學訓話,講「戰士精神」。這是個非常罕見的大動作。美軍將領遍布全球各基地,某些偏遠地區的與會者從駐地趕到會場恐怕需要一、兩天,而只是聆聽赫格塞斯和川普總統合計一個多小時的演講。
近日多家國際媒體報導,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工程師孟浩及其合作團隊,先後在兩篇研究中提出,一方面利用〈目標概略航向與航速數據,優化反艦飛彈瞄準點與攻擊方向〉,另一方面則發展〈艦載直升機智能搜潛輔助決策技術,透過人工智慧提升反潛搜索效率〉。這些研究雖屬前瞻的技術性,但其戰略意涵卻直指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AI是否正在終結「隱形潛艇時代」?中國是否將AI運用在軍事科技上已獲得突破?還是這是一場心理戰的運用?
在國際戰略環境中,潛艦向來作為維繫核武嚇阻穩定的「隱形支柱」。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SSBN)之所以被視為核三位一體中最具生存性的要素,正因為它能在浩瀚海洋中躲避偵測,確保能夠進行第二次打擊。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表示將與台灣達成貿易協議,並提出晶片製造「五五分」,也就是台、美生產各半的構想,強調只有美國本土晶片充足「才能保護台灣」。台美協議果真如此,就意味著台灣「矽盾」戰略破產。
9月22日,中國大陸官煤首度公開殲-15T、殲-35與空警-600三型艦載戰機在福建艦航母彈射起飛與攔索降落的影片,引起各方關注。如果說93閱兵直播是給美國川普總統等外行人看熱鬧的典禮現場,這段8分多鐘的影片就是給美國「戰爭部」與印太司令部專家們仔細檢視的紀錄片。畫面直擊細節,包括升降機的起降、放飛小組的手勢、空警-600折疊機翼的展開、可推測數量的戰機編號特寫、可推測攔截索效率的降落時海上遠景,甚至還有不同角度的重播。想讓觀眾看清楚的程度,已經到了「貼心」等級。
面對大陸文攻武嚇,賴清德總統今天要求國軍持續提升戰力,建構「可恃、可用、可信、全面」的防衛體系。也期許國軍「集中資源」、「縮短期程」,以機動、敏捷為原則,導入人工智慧、無人載具等新興科技,來提升臺灣在先進軍事科技、武器系統研發與製造的量能,讓國軍邁向更現代化、高效率的未來。
中科院上周與美國Leonardo DRS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由該公司將中科院研製的「M60A3戰車射砲控及觀瞄系統」代銷至各國。據指出,目前全世界約有3000多輛M60A3戰車,主要在中東,L廠認為有性能提升的商機。這是中科院裝備首次委託外商對國際銷售,中科院長李世強親自出面簽約,為中科院外銷打開另一條路。
國防大學昨日舉行「軍事深造教育暨國際學院戰研所聯合開訓典禮」,由校長劉志斌上將主持,期勉學員精進本職學能,陶冶軍人武德,成為一位允文允武、德才兼備的現代專業軍人。
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將會在9月3日舉行,這次閱兵是中國自1949年以來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第17次閱兵,也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執政以來的第3次天安門閱兵。港媒《香港01》回顧中共76年來數次閱兵,深入分析梳理中國政治制度演變、軍事現代化進程,以及國家戰略思維的重大轉變,從閱兵首長制度變遷、武器裝備發展軌跡,以及今年閱兵的戰略意義三個維度進行深入剖析。
美國反情報單位官員27日公開警告,中共持續竊取美方科學與技術研究成果,並轉為軍事用途,矢言祭出反制措施;此外,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平均每12小時就會立案調查一起間諜案,每年約接獲3萬起可疑聯繫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