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軍事變革的搜尋結果,共09筆
近日多家外媒集中報導了中國最新開發的九天無人機,引起了網路與國防軍事界的熱議。這款俗稱「無人機母艦」的大型無人機結合了最前沿的軍事科技與全新戰術概念,最初在去年11月珠海航展亮相。但由於這些技術結合部份戰術經驗與新興軍事概念,實際運用上仍有待考驗,雖然絕大部份的分析師都認為這款新式武器尚未完全成熟,但多數都預料它的持續發展將在台海戰爭與亞太地區擔任極為重要的角色。
3月9日,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吳謙答問,就2025年中國國防費預算將如何安排作出回應。
在戰後臺灣學術史發展譜系之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下文簡稱近史所)長期位居要津。在郭廷以引領之下,該所出版了一系列檔案文獻及專刊,莫不在海內外學術界有口皆碑,素有「南港學派」之譽。尤有進者,弦歌不輟,作育英才,不知凡己。在諸多及門弟子當中,成就卓著且為學界熟稔者,諸如張朋園、張玉法、李國祁、王爾敏、陳三井、李恩涵等「南港學派」中堅力量,泰半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4日表示,在烏東領導部隊的聯合部隊司令索多爾(Yurii Sodol)被撤換。據報,索多爾被控在領導俄烏戰爭時濫權,造成重大軍事挫折和人力傷亡。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吳謙9日接受媒體採訪。據報導,美國、日本、德國等世界主要國家紛紛上調2024年度國防開支。有分析認為,受地緣衝突影響,當前全球正處於新一輪軍費快速增長期。對此,吳謙表示,今年中國國防費預算支出1.69兆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執行數增長7.2%,公開透明、合理適度。
中國大陸的國防預算是每年兩會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去年中國的軍費同比增長7.2%,達到了1.56兆元人民幣,是4年來的最大增幅。當前,南海、東海局勢緊張,今年中國大陸政府編列多少軍費?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婁勤儉今天(4日)在會前記者會中沒有事先透露,只說「總體保持國防支出合理穩定增長」。詳細數字還得看明天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
任何重大科技發展都會引起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的變化。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影響不僅限於日常生活,也影響著軍事領域和國際關系。
任何重大科技發展都會引起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的變化。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AI)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影響不僅限於日常生活,也影響著軍事領域和國際關系。
在大陸國防部長遲遲未補實之際,大陸《解放軍報》16日刊登署名「李文平」題為〈著力提高黨委領導備戰打仗能力〉專文,重申「以黨領軍」指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大陸安全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大,軍事鬥爭任務艱巨繁重。作為部隊的決策指揮中樞,中共各級黨委要堅定不移地把領導備戰打仗作為第一要務,聚焦使命任務、瞄準強敵對手研軍事謀打贏抓備戰練精兵,切實推動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