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輕型商用車的搜尋結果,共62

  • STELLANTIS集團九月歐洲銷售成長11.5%   PEUGEOT台灣銷售飆升 1–10月訂單近4,000張

    STELLANTIS集團九月歐洲銷售成長11.5% PEUGEOT台灣銷售飆升 1–10月訂單近4,000張

    根據 STELLANTIS 資料顯示,集團於 2025 年 9 月在歐洲乘用車市場表現亮眼,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 11.5%,第三季整體乘用車銷售亦較去年同期提升 4.4%。其中,HYBRID 混合動力車型市佔率達 15.2%,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4.1 個百分點,穩居市場領導地位,展現消費者對節能科技的高度接受度。

  • 25年式Caddy Cargo全面升級

    25年式Caddy Cargo全面升級

    台灣福斯商旅引進全新2025年式Caddy Cargo,陪伴中小企業業主與創業頭家一同打拚事業、拓展版圖;新車延續德制工藝與優異空間機能,進一步升級數位化儀表板、Composition 10吋觸控螢幕,搭載車道維持及偏移警示、車前碰撞預警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且獲得2025 Euro NCAP輕型商用車碰撞測試五星認證,展現紮實的主被動安全表現。

  • 《電機股》東元先進油冷扁線EV動力系統聯手BRIST 進軍歐洲電巴市場

    東元(1504)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二年一度Busworld展會,首度與義大利知名車橋製造商BRIST聯合參展,展出整合式電驅橋解決方案與最新一代扁線油冷電機技術,積極布局歐洲電動巴士與商用電動車市場。東元董事長利明(南犬)董事長表示,面對全球交通運輸電動化的浪潮,東元持續投入創新動力系統解決方案與充電基礎建設,提高效能與可靠性,助力車輛減碳轉型,並藉由與BRIST的合作,進一步提升東元在歐洲市場的能見度與競爭力。

  • 《汽車股》和泰車:今年銷售16.5萬台目標不變

    和泰車(2207)周三舉行實體法說會,和泰車今年至8月25日止旗下汽車登錄實績仍成長4%,表現優於其他同業。受到關稅影響較小,和泰車今年自家汽車銷量目標不變,維持16.5萬台,市占36.7%,其中TOYOTA 13萬台(29%市占)、Lexus 2萬8500台(6.3%)。

  • 為重返歐洲市場做努力,Suzuki Jimny 或將換上輕油電規格、並導入完整 ADAS 系統!

    為重返歐洲市場做努力,Suzuki Jimny 或將換上輕油電規格、並導入完整 ADAS 系統!

    由於歐盟排污法規日益加嚴、同時針對 CO2 排放有所管制等影響,目前在歐洲地區銷售的第四代 Jimmy 是以LCV(輕型商用車)形式進口,也就是被迫拆掉後排、且尾箱空間與前排座椅中間需加裝金屬隔板隔絕。

  • Skoda在英國推出商用版Enyaq Cargo

    Skoda在英國推出商用版Enyaq Cargo

    Skoda UK為其屢獲殊榮的Enyaq系列開發了一款新的衍生車型,即商用貨運車型。新型號是與改裝專家 Strongs Plastic Products Ltd 一起開發的,將透過Skoda的區域車隊經理專門提供給車隊客戶。儘管Skoda車型過去曾被改裝為商業用途,但這是第一次為電池電動車型進行改裝,Enyaq Cargo專供車隊客戶使用。

  • J SPACE挑大梁 中華車上修銷售目標

    J SPACE挑大梁 中華車上修銷售目標

     中華車(2204)旗下自主車款J SPACE自去年11月上市後銷量迅速攀升,奪回輕型商用車同級距銷售冠軍,並扮演今年營運成長關鍵。中華車總經理曾鑫城2日報喜,J SPACE上半年銷量破萬,年度目標由原訂1.7萬輛上調至1.9萬輛。法人以65萬元車價推估,J SPACE單一車款將為公司貢獻營收逾123億元。

  • 電動卡車夯 陸汽油需求續弱

     隨著越來越多的卡車改用電池驅動,讓大陸境內的汽油需求正進入長期下降趨勢,也將對全球能源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 《汽車股》中華H2雙引擎點火 海外衝電動車

    中華(2204)周四舉行股東常會,由董事長嚴陳莉蓮主持。中華隨著新產品陸續推出,可望將帶動新一波成長動能,包括今年第三季將推出的ET35電動商用車,國產化比率高達9成以上,以及三菱品牌全新小型休旅車也將於年底前完成量產準備,中華今年將挑戰整體汽車內銷4.9萬台(含代工及進口車)。海外市場部份,今年除持續強化拓展中東、非洲及東協國家成車外銷市場外,也將積極規畫與策略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海外電動車市場機會。

  • 裕日、中華車 第一季獲利衰

     今年國內車市低迷,影響車廠首季獲利表現,裕日車(2227)罕見本業及業外轉投資雙雙虧損,單季虧損1.56億元,每股虧損0.52元,為2010年以來首度單季轉虧。中華車(2204)首季本業獲利同樣大幅衰退至1.52億元,單季稅後純益6.29億元,較去年同期獲利近乎腰斬,EPS為1.15元。

  • 中華車Q1獲利6.29億 每股賺1.15元

    今年以來國內車市買氣弱化,再加上國產化新制影響,中華車(2204)6日公告第一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6.29億元,年減49.7%,每股稅後純益1.15元。

  • 歸隊車型+2 中華MG汽油車產銷回正軌

     中華MG汽油車款全面恢復正常產銷!繼HS 1.5T、ZS 1.5L通過國產車自製率新制審核後,中華MG於18日再宣布,HS 2.0T旗艦版與HS PHEV旗艦版正式重回銷售通路,與HS 1.5T、ZS 1.5L完整油車產品線正式回歸常態。

  • 中華車總座退休 曾鑫城接棒

    中華車總座退休 曾鑫城接棒

     中華汽車調整組織人事異動,25日在臨時董事會後發布重訊公告,總經理陳昭文因個人生涯規劃申請退休獲淮,由副總經理曾鑫城接任;子公司台灣英倫摩里斯汽車事業(MG)總經理陳宗裕同步進行職務調整,職缺由董事長錢經武兼任。

  • 前二月市占奏捷 TOYOTA 3月祭JBL音響升級優惠

    前二月市占奏捷 TOYOTA 3月祭JBL音響升級優惠

     和泰車TOYOTA開春再創佳績,前二月累計銷量2萬672輛,較去年同期成長4.2%,優於總市場表現,市占率也達33%,為延續熱絡買氣,和泰車於3月再加碼優惠回饋車主,推出「音場頂級 節奏隨行」促銷,3月底前入主指定車款限時免費升級JBL音響揚聲器。

  • 《汽車股》整車元月營收 和泰車、裕隆不同調

    整車元月營收出爐,和泰車(2207)今年元月營收256.60億元,年減5.47%、月增10.12%,創下一年以來高點;裕隆(2201)元月營收則摔至11個月以來低檔,單月達60.14億元,年減20.63%、月減22.64%;中華(2204)繼去年8月營收斷崖式下滑後,元月營收續升至26.51億元,年減44.31%、仍月增8.55%;裕日車(2227)單月營收19.27億元,年減42.05%、月增86.14%,創下半年高檔。

  • 和泰汽車元月銷售夯 市占率創新高

    和泰汽車元月銷售夯 市占率創新高

     元月車市銷售出爐,今年受傳統農曆年較長導致工作天數較少及部分消費者較早準備過年之影響,整體市場登錄35,064台,去年比78.2%。惟和泰汽車代理的TOYOTA及Lexus品牌銷售表現出色,合計登錄16,351台,搶下46.6%市占率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去年比逆勢成長106.5%,持續蟬聯台灣車市龍頭寶座。其中,TOYOTA(不含Lexus)元月在促銷優惠持續及小改款COROLLA CROSS暢旺銷售帶動整體買氣下,以12,760台的成績穩坐全市場冠軍,單一品牌市占高達36.4%,創下歷年1月同期新高紀錄。

  • 元月車市摔2成 和泰逆勢旺

    元月車市摔2成 和泰逆勢旺

     受今年農曆年假較早導致工作日減少,及民眾準備過年影響新車買氣,元月國內新車登錄量僅3.51萬輛、年減21.8%,不過龍頭和泰車雙品牌TOYOTA與LEXUS合計登錄1.64萬輛,強勢囊括單月市場冠亞軍,且合併市占率衝上46.6%新高,刷新2008年7月締造的44%原紀錄。

  • 和泰車尾牙嗨翻 黃南光:靈活回應市場需求

    和泰車尾牙嗨翻 黃南光:靈活回應市場需求

     國內汽車龍頭和泰汽車尾牙盛大登場,董事長黃南光17日表示,2024年市場充滿變數的考驗與挑戰,但和泰汽車仍交出歷年最高營收2757.68億元,穩居各品牌市場領導地位,期許新年度各個品牌、售前售後及MaaS等方面持續創新,以更靈活的方式回應市場需求。

  • 史無前例!和泰車雙品牌首奪車市冠亞軍 黃南光:2025年是關鍵起點

    和泰車17日舉行尾牙連續23年稱霸台灣車市龍頭,董事長黃南光表示,集團兩大品牌TOYOTA及LEXUS去年史無前例一舉奪得國內汽車市場冠亞軍,新年各品牌深耕市場同時也要追求新機會,預告「2025年將是一個關鍵的起點!」

  • 和泰車尾牙嗨翻 蘇純興大跳「十六蹲」送出500萬元

    和泰車尾牙嗨翻 蘇純興大跳「十六蹲」送出500萬元

    國內汽車龍頭和泰汽車17日舉辦尾牙,今年以「閃耀榮光」為主題,席開60桌,近600名員工齊聚一堂,氣氛相當歡樂,總經理蘇純興率一級主管大跳「十六蹲」,表示以他這年紀都能跳好跳滿十六蹲,代表沒有難事,相信今年目標能順利達成,天天都是「星期五晚上」,整場送出獎金500萬元,最大獎獨得15萬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