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返鄉務農的搜尋結果,共43筆
全台最大、一年一度的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25日起至27日在雲林縣虎尾高鐵特定區登場,今年多達400家廠商、1000多個攤位展出最新產品,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印度、越南廠商也共襄盛舉,預估吸引80萬人次參觀。
全台最大、一年度度農業機械暨資材展今(25日)在雲林縣虎尾高鐵特定區一連3天舉行,共有400家廠商、1000多個攤位展出最新產品。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縣的農業若沒有和智慧科技結合,青年農民不願意返鄉,永續經營發展是有困難的,在雲林縣政府努力下,已很多青年返鄉務農,農民平均年齡已從70歲降到61歲,縣府很高興與3個單位共同合辦這個平台,使鄉親見識到農業的發展。
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是全台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專業農機展覽,今年展期自25日起一連3天,地點在虎尾高鐵特定區,主打低碳智慧農業,包括低碳排曳引機、碳匯農機、智慧監控溫網室等。縣長張麗善22日表示,希望透過智慧農業的推廣,讓雲林朝環境永續的方向邁進。
邁入第19年的「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是全台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專業農業展覽,今年展期自25日起一連3天,地點在虎尾高鐵特定區,主打低碳智慧農業,包括低碳排曳引機、碳匯農機、智慧監控溫網室、電動化農機等,希望透過智慧農業的推廣,朝環境永續的方向邁進。
產業科技隨時代變遷,農業種植品項也會隨時代改變,彰化縣福興鄉以往曾廣植西瓜,隨著生產效益下降及瓜農年齡日增,接手青農逐步轉型種植小黃瓜、哈蜜瓜等更高產值作物,加上福興鄉靠海,蚵養殖興盛,鄉公所特別將兩項產業結合,將在18日舉辦推廣活動,邀民眾免費品嘗蚵瓜特色風味餐,鄉長蔣煙燈推薦福興鄉砂質土壤所種植出的瓜類特別香甜,而蚵「曬過太陽」,口感Q彈、清甜。
產業科技隨時代變遷,農業種植品項也會隨時代改變,彰化福興鄉以往曾廣植西瓜,隨著生產效益下降及瓜農年齡日增,接手青農逐步轉型種植小黃瓜、哈密瓜等更高產值作物,加上福興靠海,蚵養殖興盛,鄉公所特別將兩項產業結合,要在18日舉辦推廣活動,邀民眾免費品嘗蚵瓜特色風味餐,鄉長蔣煙燈推薦福興鄉砂質土壤所種植出的瓜類特別香甜,而蚵「曬過太陽」,口感Q彈、清甜。
台灣設計展在彰化將展出至26日,展區包括彰化市、鹿港鎮、田中鎮及田尾鄉,有花卉的故鄉之稱的田尾,也順勢在18、19日舉辦一年一度的產業文化活動,除了有各式植物及在地農特產品等的展售,還有來自全國80組植栽達人所栽培的各種珍奇植物展出,及各種體驗活動及消費集點送小旅行,要讓遊客滿載而歸。
新北市農業局輔導茶農參加全國評鑑,坪林區吳永春於全國製茶技術競賽勇奪冠軍,展現精湛的包種茶製作技藝,為新北市再添第13座全國冠軍榮耀,也讓新北持續蟬聯全台最多冠軍茶師的縣市。
新北市農業局輔導茶農參加全國評鑑,今年在全國製茶技術競賽包下冠、亞、季軍,其中勇奪冠軍的坪林茶農吳永春從條形組19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展現精湛的包種茶製作技藝,代表新北奪下第13座全國冠軍,也讓新北持續蟬聯全台最多冠軍茶師的縣市。
彰化縣埤頭鄉昨日下午傳憾事,1名45歲江姓青農要移動田間抽水機時,疑因設備漏電不幸觸電意外身亡,有民眾發現通報警消,但消防人員到場時已來不及,親友獲知意外消息悲痛萬分,網紅青農林佳新更在臉書發文呼籲移動抽水機前要關電源,並檢視老舊用電設備,避免憾事重演。
謝智宇6年前在父親鼓勵下辭去廚具公司業務工作,返回南投縣仁愛鄉以智慧化溫室種植牛番茄,品質穩定深受客戶肯定,規模從1公頃逐步擴大到8公頃,更透過鄉農會號召更多農友加入成立產銷班,誓言打造高山牛番茄故鄉;仁愛鄉農會強調,將持續開拓市場,增加青農收益。
謝智宇6年前在父親鼓勵下辭去廚具公司業務,返回仁愛鄉以智慧化溫室種植牛蕃茄,品質穩定深受客戶肯定,規模從1公頃逐步擴大到8公頃,更透過仁愛鄉農會號召更多農友加入成立產銷班,打造高山牛番茄故鄉;農會強調將持續開拓市場,增加青農收益。
一般人印象中宛如紫色水晶般的葡萄,今年因受氣候影響,不但產量減少3成,也有約3成葡萄無法轉色為受消費者喜愛的深紫色而影響銷售,農民表示,這是自己務農20年以來,碰到最嚴重的一次。著色不良的葡萄被迫只能以次級品銷售,價格也因此受影響,有企業預計收購30至40公噸葡萄,加工製成飲品等,為農民找新出路。
一般人印象中宛如紫色水晶般的葡萄,今年因受氣候影響,不但產量減少3成,也有約3成葡萄因無法轉色為受消費者喜愛的紫色而影響銷售,農民表示,這是自己務農20年以來,碰到最嚴重的1次。著色不良的葡萄被迫只能以次級品銷售,價格也因此受影響,有企業預計收購30至40公噸葡萄,加工製成飲品等,為農民找新出路。
台中市青農李政蒝從小喜歡植物,原本在科技行業工作12年的他,為就近照顧家庭,放棄百萬年薪,回到家鄉潭子並積極前往農會、農民學院學習農業知識技能,如今成為潭子區青農聯誼會會長,他希望運用農業領域專業,鼓勵更多青年返鄉從農,同時推廣食農教育,讓潭子在地學生認識家鄉農產品。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台中市大安區青年黃婉婷因不捨父親辛苦種植的花生遭盤商低價收購,2022年毅然決然返鄉與父親及弟弟共同經營農場,並創立自有品牌「富太子」,推出多元化的花生產品,今年更被選為國際農村青年交換訪問計畫代表,將赴南韓交並。對此,大安區農會20日也頒贈黃婉婷1萬元獎勵金,並祝福農業交流活動順利。
台中市青農陳君如利用南屯住家後方約1分地的農園耕作,同時導入食農教育,帶領民眾走入農園,從農作物的種植、採收等體驗中認識農產品,重新建立人與食物、土地的連結,讓農園成為建築林立的都市中,難得一見的溫馨田園。
台美關稅談判,農民憂心農產品可能零關稅叩關;全聯表示,全球貿易環境劇烈變動的背景下,關稅政策、國際競爭對台灣農產品帶來了不小挑戰,尤其是「米」和「鮮乳」,這兩種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農產品,若面臨來自外部的競爭與進口壓力,對民眾影響最大,因為任何價格波動,都會引起消費者的高度關注。
農業部3月初二度行文雲林縣政府,要求針對農民參加農保土地出租他人領取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設置光電設施進行農保資格清查,原本雲林縣有近6000人受影響,經農業部重新計算確認,雲林縣清查人數為3204人,縣長張麗善呼籲中央研議放寬清查標準。
雲林縣府本月初接到農業部2份公文要求針對農民參加農保土地出租他人領取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以及設置光電設施二項進行農保資格清查,經農業部重新計算確認,雲林縣清查人數為3204人,65歲以上老農農保資格不受影響,雲林縣府今(19日)公布審查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