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進食時間的搜尋結果,共45

  • 夜醒3次變1次 她罹乳癌後靠3招睡更好 不用喝咖啡了

    夜醒3次變1次 她罹乳癌後靠3招睡更好 不用喝咖啡了

    長期睡不好,不只精神差,還會影響健康。醫師劉博仁分享案例指出,一位乳癌患者在化療期間飽受失眠與半夜醒來困擾,不只白天精神差,更影響到免疫與修復,在經過「早光30、夜暗90、進食固定時間」調整,兩周內夜間醒來從3次降到1次,白天也不用再靠咖啡提神。

  • 晚餐提前2小時吃 搭配飯後15分鐘快走 他血糖穩了

    晚餐提前2小時吃 搭配飯後15分鐘快走 他血糖穩了

    想控制好血糖,除了靠正確飲食,正確的運動時間與進食時間也很重要。腎臟科醫師廖述寬指出,想要讓血糖在3個月內有明顯改善,有3個習慣可以執行,首先就是15分鐘中等強度的快走,且要在飯後執行,再來是拉長夜間空腹時間,一位早上空腹血糖都偏高的病患把晚餐提前2小時吃,一個月後早上的血糖就下降一大截;最後是勇敢地定期量測血糖,才能及時調整方向。

  • 早餐跳過慘了 糖尿病風險高33%

    早餐跳過慘了 糖尿病風險高33%

    想減重、控血糖或改善慢性病風險,單靠食材選擇可能還不夠。營養師吳映蓉分享「時間營養學」概念,提醒進食時間的重要性。經常跳過早餐的人,糖尿病風險會高出33%,深夜進食會導致代謝大亂,而限時飲食可以幫助減重、改善血糖和血壓。若能養成和生理時鐘同步的飲食習慣,不用刻意挨餓,也能顧代謝、降低慢性病風險。

  • 她168斷食卡關 醫揪出魔鬼細節 10周後狂剷8公斤

    她168斷食卡關 醫揪出魔鬼細節 10周後狂剷8公斤

    減重是很多人的目標。減重醫師蕭捷健分享有一位女子認真執行168斷食,體重卻聞風不動,在他指導下,食物內容與熱量都不變,只是把進食時間提早,與生理時鐘對齊,10周後就成功減重8公斤,體脂也下降10%,而血糖還更平穩。

  • 注意!吃早餐時間竟攸關死亡風險

    注意!吃早餐時間竟攸關死亡風險

    「一日之計在於晨」是古人的智慧,也彰顯攝取早餐的重要性,而用餐「時間」也很關鍵。發布在《通訊醫學》(Communications Medicine) 的研究發現,吃早餐時間變晚,可能是中老年人健康狀況惡化的早期警訊,甚至與死亡風險提升有關。

  • 2年狂吃1物 24歲女一就醫就胃癌末期

    2年狂吃1物 24歲女一就醫就胃癌末期

    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一名24歲女子,因上腹痛、胃部不舒服就醫,竟然被確診罹患末期胃癌,醫師詢問後發現,剛自大學畢業的她,在校期間,至少有2年時間,天天都吃「串串香」,覺得吃起來又香又辣,研判因此導致她的胃黏膜受損與罹癌。

  • 吃碳水化合物抓對1時間點 醫: 血糖不飆還能減重

    吃碳水化合物抓對1時間點 醫: 血糖不飆還能減重

    決定吃碳水化合物會不會發胖的關鍵,除了份量外,攝取的時間點和身體狀態同樣重要。醫師李思賢指出,中午是身體最佳利用碳水的時間,此時吃不僅血糖不容易飆升,也能被細胞拿來當能量,而不是儲存成脂肪。晚上不是不能吃,關鍵是掌握量和時機,最好是在傍晚5點半或6點前吃,此外,早上不要一起床就立刻吃早餐,會讓血糖波動大,稍微延後一點進食時間比較好。

  • 吃太快易胖 用餐別少於15分鐘

    吃太快易胖 用餐別少於15分鐘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吃飯時狼吞虎嚥。坊間流傳「吃太快容易發胖」的說法,腸胃科醫師說「是真的!」。進食速度過快時,大腦接收到飽足感訊號的時間相對延遲,當你感覺到飽的時候,往往已經攝取了過多的食物,導致熱量超標、體重上升。

  • 只能選雞肉配豆漿?瘦身食物人氣TOP 10

    只能選雞肉配豆漿?瘦身食物人氣TOP 10

    這樣吃可以瘦?

  • 晚餐1習慣害血糖飆 專家曝2關鍵:控糖又睡得好

    晚餐1習慣害血糖飆 專家曝2關鍵:控糖又睡得好

    很多糖尿病患都有晚餐吃太飽血糖飆高,整夜睡不好,隔天甚至出現低血糖的情況。營養師薛曉晶表示,研究發現,不論食物的升糖指數高低,晚餐後血糖上升幅度普遍高於早餐,若選擇高升糖指數的晚餐,會加劇血糖波動,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晚餐的內容,避免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或太晚進食。

  • 楊謹華早上8點開嗑牛肉麵!嘴裡狂塞畫面全被拍:有沒有恥度

    楊謹華早上8點開嗑牛肉麵!嘴裡狂塞畫面全被拍:有沒有恥度

    47歲女星楊謹華擁有凍齡外型及170公分高䠷身材,雖然對維持體態相當有一套,但私底下的她非常熱愛享用美食,並不時在社群分享身為吃貨的日常。日前她就上傳一段旅遊影片,只見她不顧形象地往嘴裡狂塞食物,更在早上8點以大碗湯麵當作早餐,讓楊謹華不禁自嘲:「有沒有恥度呀!」

  • 壽山動物園推「可食書」藏美食 黑猩猩化身考生專注尋寶

    壽山動物園推「可食書」藏美食 黑猩猩化身考生專注尋寶

    為響應4月23日「世界閱讀日」,壽山動物園聯手志工為黑猩猩打造創意可食用瓦楞紙書,內藏葵瓜子、鳳梨乾、葡萄乾等美食,吸引牠們動腦翻頁尋寶,專注模樣激似「考生」。高市府觀光局長高閔琳表示,這項活動結合SDGs永續理念,延長黑猩猩進食時間,訓練觀察力與手指靈活度,兼具教育與娛樂意義。

  • 貓奴必看!2025最夯貓咪必備用品TOP 10 吃喝到玩樂全攻略

    貓奴必看!2025最夯貓咪必備用品TOP 10 吃喝到玩樂全攻略

    每位鏟屎官都須入手的是……?

  • 口腔衰弱6徵兆 醫:恐致肌少症、認知功能異常

    口腔衰弱6徵兆 醫:恐致肌少症、認知功能異常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機能也會逐漸退化,而「口腔衰弱」是老化過程中常見現象之一。對此,牙醫師葉昭孝指出,若出現咀嚼能力下降、咬合力降低、舌頭變得無力、唾液減少、吞嚥困難,以及口腔衛生狀態欠佳,可能正面臨口腔衰弱的狀況。若未及時注意,將增加跌倒、肌少症、認知功能異常等風險,不可不慎。

  • 5年菜藏血糖危機 醫點名獅子頭:吃半顆就好

    5年菜藏血糖危機 醫點名獅子頭:吃半顆就好

    過年期間難免大魚大肉,但對於有減脂計畫及糖尿病患者來說,仍需注意飲食控制。對此,家醫科醫師楊智雯點名5道年菜,容易引發血糖波動卻常被忽略,包括紅燒獅子頭、紅豆年糕、富貴雙方、鮮蝦粉絲煲,以及烏蔘海鮮羹。其中她提到,獅子頭通常使用高脂絞肉,加上油炸與勾芡使熱量飆升,建議一次吃半顆即可。

  • 選對時間吃防發胖又控血糖 研究揭3餐最佳進食時機

    選對時間吃防發胖又控血糖 研究揭3餐最佳進食時機

    常聽聞「太晚吃飯會不易體態管理」的說法,到底該何時吃比較好?對此,營養師楊斯涵引述國外研究,整理出3餐進食最佳時間點,分別是不要跳過三餐,因其與代謝風險有關;午餐早點吃,最好在下午3點前完食;晚餐進食時間則與褪黑激素分泌有關,因此建議距離睡前至少2小時吃完,且進食份量應較少。

  • 降失智風險 醫師分享7要訣!早餐這時吃 咖啡加2味

    降失智風險 醫師分享7要訣!早餐這時吃 咖啡加2味

    失智症目前仍無藥可醫,也是全球醫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一名從事失智症防治的老年記憶研究醫師特別有感,眼見父親對抗阿茲海默症多年,這讓他把專攻領域轉為記憶力研究。最近他在播客節目提及自身日常生活針對降低失智風險所做的努力,包括每天吃第一餐的時段、喝咖啡加什麼料,全數不吝分享。

  • 吃十花科蔬菜抗癌 醫:未做一件事等於沒吃

    吃十花科蔬菜抗癌 醫:未做一件事等於沒吃

    十字花科類蔬菜是抗癌明星蔬菜。減重醫師楊智雯表示,花椰菜、甘藍、芥菜和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會具有肝臟解毒和抗癌效果,是因為它們富含異硫氰酸鹽,但是如果沒有細嚼慢嚥、多咀嚼幾次,蔬菜中的硫代配醣體將無法與酵素作用生成抗癌化合物,「吃了等於沒吃」。

  • 2顆大湯圓=半碗白飯 營養師教健康吃法 最佳進食時間曝

    2顆大湯圓=半碗白飯 營養師教健康吃法 最佳進食時間曝

    說到冬季,許多人會聯想到暖呼呼的湯圓,尤其是冬至時,更是家家戶戶都會吃上一碗湯圓,不過湯圓的主要成分為糯米粉,對長輩與孩童來說,咀嚼與消化較為困難,內餡的熱量更容易造成負擔,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周家琳提到,2顆內餡湯圓兩顆就有等同半碗白飯的熱量,此外,食用湯圓盡量選在白天時,以免影響夜間消化。

  • 很多癌症是吃出來的 醫點名6飲食習慣風險高

    很多癌症是吃出來的 醫點名6飲食習慣風險高

    癌症與日常飲食密切相關。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列出6個致癌風險高的不良飲食習慣,包括吃太多加工食品、吃太多紅肉、纖維攝入不足、吃太多甜食、不規律進食或太飽,以及過量飲酒。其中他提到,根據研究指出,每日增加50克加工肉類攝取量,會顯著提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不可不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