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運輸部門的搜尋結果,共65

  • 政策欠完善 運具電動化推動慢

    政策欠完善 運具電動化推動慢

     運具電動化推動緩慢,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理事長邱俊榮點出,關鍵在於相關部會沒有完善政策規畫,如環境部只補助汰購電動機車,欠缺年輕人沒有舊車可換的思考,並未正視年輕族群的購車需求,呼籲環境部應協助首購族入門電動機車,恢復新購補助,並延伸至電池資費與稅制改革。

  • 《產業》電動機車利多政策 83%民眾敲碗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周一公布《電動機車政策2025民意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逾八成民眾要求政府應更積極推動電動機車相關政策,成為不分縣市、橫跨各黨派立場與世代的共識;超過半數民眾更直指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推動力道皆不足,現行補助效益有限,已延宕運具電動化進程。

  • 回應美國徵收港務費 陸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維護中國海運企業合法權益

    回應美國徵收港務費 陸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維護中國海運企業合法權益

    據大陸「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消息,今天(10月19日)上午,以「協作共促全球航運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2025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在上海開幕。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出席並致辭。大陸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部長劉偉,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出席並作主旨演講。針對美國對中國加收港口服務費,劉偉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停止對中國海運業的一切無理打壓。

  • 亞馬遜展現ESG承諾 推出每週 5 美元醫療保健 !

    亞馬遜展現ESG承諾 推出每週 5 美元醫療保健 !

    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公司(Amazon)於近日宣布,自2026年起將為美國配送、運輸部門的員工提供低廉醫療保健,每周僅需自付5美元,就能享有基礎醫療保健服務,展現企業對員工健康的長期承諾。

  • 鄭麗君拚減碳 喊以氣代煤

    鄭麗君拚減碳 喊以氣代煤

     關稅之外,能源減碳是朝野另一重點議題。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要求,六大部門應更精進減碳旗艦計畫、以制度突破達大規模減碳效益,點名能源部門要更積極「以氣代煤」與綠能應對,住商部門要更大力推近零碳建築。

  • 淨零碳排背道而馳?北市去年用電暴增 環保局揭原因

    淨零碳排背道而馳?北市去年用電暴增 環保局揭原因

    北市近年推動淨零碳排,並以2050淨零為目標,但審計報告指出,去年用電度數有增加趨勢,較前年增加1.84億度,讓碳排不減反增,經分析主要排放來源為運輸及住商部門,其中住宅用電量自2022年起,已連3年成長。北市環保局表示,包含氣候、運輸、經濟活絡導致用電量提升,但年增量為全國最低,將落實「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從民生及商業全面降低碳排量。

  • 拚減碳 長榮採購台塑永續燃油

    拚減碳 長榮採購台塑永續燃油

     長榮航空昨日宣布與台塑石化簽署合作備忘錄,鎖定自2026年起,5年內要供應超過2萬噸的永續航空燃油(SAF),預期可創造至少5萬噸的減碳效益,為台灣航空產業開啟永續發展新篇章。

  • 長榮攜台塑拚減碳!5年2萬噸綠能起飛

    長榮攜台塑拚減碳!5年2萬噸綠能起飛

    長榮航空今日宣布與台塑石化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鎖定自2026年起5年內超過2萬噸永續航空燃油(SAF)的供應能量,預期可帶來至少5萬噸的減碳效益,為台灣航空產業開啟永續發展新篇章。

  • 長榮航空下單台塑石化 5年要買2萬噸永續航空燃油

    長榮航空下單台塑石化 5年要買2萬噸永續航空燃油

    長榮航空23日宣布已完成與台塑石化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鎖定自2026年起5年內超過2萬噸永續航空燃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的供應能量,永續航空燃油相較傳統航空燃油可平均減少約80%碳排放,預期可帶來至少50,000噸的減碳效益,此次簽署合作備忘錄不僅奠定雙方深化永續燃料的開發與使用的基礎,更為台灣航空產業開啟永續發展新篇章。

  • 製造業碳排大戶只減18% 環團籲1產業加速退場

    製造業碳排大戶只減18% 環團籲1產業加速退場

    為了達成2030年減碳26至30%目標,環境部也分別針對製造、運輸等6部門設定各自減量目標,並在今天舉辦全天公聽會蒐集各界意見,環團批評,經濟部大規模擴張燃氣機組、增設天然氣接收站,根本無法有效減碳,而貢獻全國51%碳排的製造部門減碳目標卻只訂18%,將減碳壓力轉嫁給其他部門,呼籲經濟部儘速調整產業結構,讓高耗能產業瘦身退場並加速工業淨零轉型。

  • 《產業》全球氫燃料電池車銷量連2年負成長 氫能商用車拚新動能

    全球氫燃料電池車(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銷量累計至2024年底超過10萬台,卻已經連續兩年出現負成長,銷量高峰出現在2022年逾2萬台,而亞洲國家為氫燃料電池車的主要推動國。DIGITIMES認為,在面臨既有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銷量衰退狀態下,氫燃料電池車業者在發展策略上轉向商用車,以期擴大氫燃料電池車銷量規模。

  • 環境部明開公聽會 環團提6大訴求盼2030年減碳39%

    環境部明開公聽會 環團提6大訴求盼2030年減碳39%

    環境部去年底預告第3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設定我國2030年減碳26至30%的目標,明天將舉辦公聽會。7個環團今天聯合發布聲明提出6點訴求,強調2030年應減量39%,並呼籲提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高製造部門及運輸部門減量幅度、強化中央地方協力,落實深度節能。

  • 泰科Q1財報出色 Q2展望低於預期

     全球連接器龍頭泰科(TE Connectivity)1月下旬公布財報,針對第二季的EPS預估值僅1.96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99美元,獲利展望低於預期。

  • 陸寒潮來襲   春運風雪路交通運輸部門加強應對措施守護平安歸途

    陸寒潮來襲 春運風雪路交通運輸部門加強應對措施守護平安歸途

    近日在寒潮天氣影響下,大陸春運迎來嚴峻挑戰。如何為數以億計的返鄉人群護航,確保他們安全到家,是當前大陸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

  • 能源、製造、運輸等6大部門如何減碳?一文看懂重點計畫

    能源、製造、運輸等6大部門如何減碳?一文看懂重點計畫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推動委員會23日召開第三次會議,這次重頭戲是由總統賴清德拍板2032、2035減碳新目標。6大部門新增20項減碳旗艦計畫,減排又驅動帶動民間投入逾5兆元的綠色建設。

  • 先行總量管制碳交易 2026啟動 彭啟明:9成企業願減碳換優惠費率

     碳費2025年元旦上路。環境部長彭啟明23日表示,經統計,9成企業願意減碳使用優惠費率,其中2成要拚最困難的50元費率,也就是年減碳率達40%,他並宣布,環境部2026年5月收到首波碳費後,將啟動「先行總量管制碳交易」,後續在2027~2028年,會全面形塑碳費和總量管制排放交易「雙軌制度」。

  • 淨零預算凍刪衝擊大  二次能源轉型今提減碳新目標產業界支持

    淨零預算凍刪衝擊大 二次能源轉型今提減碳新目標產業界支持

    總統賴清德今召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委員會議,拋出減碳新目標,希望相較於2005年,台灣2032年能夠減量百分之32加減2、2035年減量百分之38加減2。不過立法院大幅砍刪或凍結業務費,對淨零衝擊很大,每個部會都叫苦連天,擔心減碳力道受到影響。

  • 因應氣候變遷與減碳  賴清德8大裁示:推動儲能技術普及

    因應氣候變遷與減碳 賴清德8大裁示:推動儲能技術普及

    賴清德總統23日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會中做出八點裁示,要求繼續優化電網基礎建設,並推動儲能技術的普及,確保能源供應穩定與高效,並在各產業、國營事業,導入綠色製程和低碳工藝,支持更多中小企業參與綠色供應鏈。他也特別要求,繼續提升ESCO量能,協助產業落實節能,落實產業數位及淨零的雙軸轉型。

  • 交通部:拚全國計程車電動化 2030年汰換一半

    交通部次長陳彥伯23日指出,運輸部門碳排佔整體12%,其中公路運輸佔96%是減碳重點,且有6成集中私人小型運具。為此,在交通減碳方面,除增加大眾運輸使用,交通部也鎖定全國9.2萬輛計程車,規劃2030年要汰換一半計程車電動化,2035年汰換75%計程車電動化。

  • 陸今年春運客流將創歷史新高 預計達90億人次

    陸今年春運客流將創歷史新高 預計達90億人次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下午舉行春運新聞發布會指出,2025年春運將從1月14日開始,到2月22日結束,為期40天。從總體規模看,預計2025年春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90億人次,創歷史新高。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