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采苓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富邦金旗下富邦人壽2024年稅後淨利突破千億大關,創下1,026.6億元歷史新高,2025年分紅保單的紅利宣告,最高達105%最可能紅利金額水準,且近10年富邦人壽分紅保單紅利實現率,皆達100%最可能紅利金額以上水準。富邦人壽推出多元分紅保單商品,打造兼顧壽險保障、資產傳承與退休規畫,帶動分紅市場整體熱度升溫。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口服標靶、門診化療或放療的癌症治療已不再需要住院,然而現行多數醫療險仍以住院為給付條件,造成病患沉重的醫療負擔,或為符合給付條件而住院的醫療資源浪費,引發各界關注。為此,富邦人壽領先業界推出「富邦人壽愛實在一年期防癌醫療健康保險附約」(簡稱:愛實在附約),與時俱進將癌症門診實支實付納入保障範圍,針對健保的自費項目,不須住院也納入保障範圍,解決過去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非住院診療」的保障缺口,滿足癌症病友對於高端醫療的需求,享有更好醫療品質。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口服標靶、門診化療或放療的癌症治療已不再需要住院,然而現行多數醫療險仍以住院為給付條件,造成病患沉重的醫療負擔,或為符合給付條件而住院的醫療資源浪費,引發各界關注。富邦人壽今天(30日)宣布,推出業界首創的癌症實支實付醫療險,將癌症門診實支實付納入保障範圍,針對健保的自費項目,不須住院也納入保障範圍,解決過去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非住院診療」的保障缺口。
隨醫療科技進步,口服標靶、門診化療或放療等癌症治療不再需要住院,而現行多數醫療險仍以住院為給付條件,造成病患沉重醫療負擔及醫療資源浪費,為此,富邦人壽推出「富邦人壽愛實在一年期防癌醫療健康保險附約」(簡稱「愛實在附約」),與時俱進將癌症門診、實支實付納入保障範圍,解決過去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非住院診療」的保障缺口,滿足癌症病友更好醫療品質。
在獲利及淨值回升下,富邦人壽23日公布2023年隱含價值(EV),換算富邦金股數的每股隱含價值達71.5元,去年底富邦金收盤價為64.8元,等於去年底光靠富邦人壽,就應讓富邦金股價超過71.5元,亦是2022年每股EV下降至64.4元後,重新恢復成長。
面對超高齡時代來臨,年輕世代在把握當下、創造多元精彩人生的同時,也不能忽略退休規劃的重要性,為協助年輕族群掌握「第二人生」的主動權,富邦人壽推出分紅保單新商品—「富邦人壽優富年年分紅養老保險」,具「可自由組搭零件式附約、保費月繳優勢、月給付現金流及有機會享有保單紅利」四大特色,讓年輕族群依自身預算,每月撥出數千元輕鬆Input,就能在自選的退休年齡(55/60/65歲)起領取穩定生存保險金,樂享Output退休現金流生活。
寒流來襲!冬季低溫猝死事件頻傳,心肌梗塞逐漸年輕化,不再是高齡族才會發生的疾病。根據衛福部2022年統計,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僅次於癌症,因心臟疾病住院的患者更高達51萬人次,平均住院天數超過6天,且需要手術住院的機率相當高,各種特殊醫材自費價差也相當驚人。為因應民眾自費選擇較好醫材的需求,富邦人壽推出市場首張心臟專屬醫材保單「富邦人壽心有醫靠定期健康保險附約」,鎖定心血管疾病好發年齡族群,聚焦心臟疾病和手術常用到的醫材項目補助給付,最高保障100萬元,以附約形式打造每日5元的銅板價護心專屬擴充包,協助民眾低保費享有高保障,輕鬆補足心臟醫材保障,減輕醫療負擔。
隨著醫療科技發展快速,有些用於癌症治療的標靶藥物,現在可在門診直接注射或口服,不必住院,但因住院醫療險對於未住院治療的標靶藥物沒有理賠,造成病患沉重的醫療負擔,引發各界關注。壽險公司表示,癌症險現行已走向精準治療,提供多項需自費的癌症新式檢測及療法給付,不限住院也可理賠,以因應癌症高端治療的發展趨勢與民眾需求。
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據國際糖尿病聯盟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約670萬人因糖尿病過世,約5秒有1人死於糖尿病,台灣糖尿病就醫人數也於去年突破250萬人大關。為促進國人健康管理,富邦人壽2018年推出「智糖人生定期健康保險」,依據保戶每年血糖檢測結果,分級給予不同保費折扣,有超過5成保戶持續控制血糖得宜而享有保費折扣,協助病友達成「省荷包、享醫療、促健康」的三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