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金融戰的搜尋結果,共92筆
中美貿易戰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川普第一任期的極限施壓,到第二任期對全球加徵對等關稅後,世界經貿秩序已然出現結構性轉折:中國不再採取被動防守的目標,而是開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中美貿易戰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川普第一任期的極限施壓,到第二任期對全球加徵對等關稅後,世界經貿秩序已然出現結構性轉折:中國不再採取被動防守的目標,而是開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因中國監管部門對私營企業控制數位貨幣的擔憂,螞蟻集團和京東集團皆暫停了在香港發行穩定幣的計畫。目前兩間企業均未對此回應,香港金管局則表示不對市場傳言發表評論。
觀察視角若從台灣島嶼浮出,除了烏克蘭、中東戰火猶存,遠近所及若非各種「政治軍事動盪」,即是「關稅產經荒蕪」。而這一切的絲縷牽引最終,令人心驚的幾乎都是緊繫直達今後的「台海戰局」!2027年的兩岸軍事風險,沒有因大罷免或藍白合有所改變。
觀察視角若從台灣島嶼浮出,除了烏克蘭、中東戰火猶存,遠近所及若非各種「政治軍事動盪」,即是「關稅產經荒蕪」。而這一切的絲縷牽引最終,令人心驚的幾乎都是緊繫直達今後的「台海戰局」!2027年的兩岸軍事風險,沒有因大罷免或藍白合有所改變。
川普表示近期將制定半導體關稅,稅率可能高達200%、甚至300%,因為他正準備加大力道迫使晶片製造業回流美國。此前亦有報導指,川普開放半導體巨擘輝達對中國銷售特定人工智能AI晶片的交換條件是,輝達需將相關營收的15%上繳給美國政府;超微公司也將上繳對中國銷售MI308晶片的15%營收。
美國總統川普15日表示,他會在未來兩周內制定半導體關稅,稅率有可能高達200%、甚至300%,因為他正準備加大力道迫使晶片製造業回流美國。此前亦有報導指,川普開放半導體巨擘輝達公司對中國銷售特定人工智能AI晶片的交換條件是,輝達需將相關營收的15%上繳給美國政府;彭博也有報導,美國超微公司(AMD)也將上繳對中國銷售MI308晶片的15%銷售營收。
繼美國總統川普7月18日簽署「天才法案」後,香港「穩定幣條例」隨即在8月1日上路實施,相關機構可開始申請牌照,市場充滿期待。分析指出,中美就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對上獨霸」的多年纏鬥,正式「區塊鏈化」。
中美兩強同步聚焦發展穩定幣(Stablecoins),一場虛擬貨幣為主的金融戰風雨欲來。兆豐銀行董事長董瑞斌31日對此表達保守看法,認為發行機構會朝利基著眼,設法爭取,但對消費者來說因無息可領、兌換不便,並不是一項公平的產品,也不具吸引力。
一、穩定幣是既不該忽視也不該錯過的重大金融創新
行政院長卓榮泰15日出席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致詞時表示,政府未來將五路並進,鬆綁法令打造台灣成「亞洲NASDAQ」、建構境外資產管理分公司(OAMU)一站式金融服務等五大重點政策齊下,使台灣成為一個有足夠能力管理國際資產的重要世界樞紐。他宣示,要努力讓台灣從資金輸出國,轉型成資產管理重要樞紐,這一場金融戰爭一定要勝利,台灣可以取代香港,取代新加坡,不僅成為亞洲、更有雄心可以打造成全世界金融重要角色。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今(15)日在高雄宣示,要讓台灣不僅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更有雄心打造成全世界金融重要角色,強調「我們可以取代香港、取代新加坡」,並將透過鬆綁法令打造「亞洲的那斯達克」,吸引更多國際資金讓台灣成為管理資產的重要樞紐。
眾所矚目的中美貿易協議談判,雙方於倫敦舉行高層會談,美方代表團由財政部長貝森特領軍,中方則由副總理何立峰率領。最新傳出的消息是,雙方已就貿易框架達成原則性共識,中方將放寬稀土出口的管制,以此為後續的正式協議鋪路。乍看之下,這場「川習會」前哨戰,似為延續雙邊貿易摩擦下的對話努力,惟選擇倫敦這個全球金融中心為地點,不難察覺,此番談判不僅止於商品貿易的爭端,而是逐步轉向一場更深遠、結構性且戰略性的金融角力。不僅關乎貨幣、債務與資本市場,更關乎全球金融治理體系的未來走向。
在「川習」通話加持下,中美經貿倫敦會談9日登場。針對兩國第二輪經貿交鋒,大陸國關學者預期芬太尼關稅、能源與農產品合作都將是焦點,但也不忘提醒,北京承諾稀土供應後,也要慎防川普政府在亞太掀起新一波「供應鏈之戰」。長遠來看,貿易戰也可能進一步升級成「金融戰」。
全球政經局勢劇烈動盪之際,資本市場最怕的不是利多或利空,而是「不確定性」;這段時間美元、美債、美股同跌,顯示市場對美元資產信心正在動搖,關稅戰與地緣政治的升溫正是關鍵原因;「關稅戰金融化、金融戰政治化」將成新常態,建議投資人以採「股債五五配置」為核心,並搭配台灣AI、美國大型科技、歐洲降息預期、日本企業韌性為四大區域策略,再以5%黃金作為地緣避險工具,形成完美投資組合因應時代變局。
在全球通膨壓力與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溫的此刻,台灣身處出口導向、資源依賴型經濟體,新台幣匯率近期劇烈波動,反映的不只是美國利率政策的陰晴不定,也包含著資本移動與全球政經變局所牽動的結構性不安。
美國與中國近年形成「G2」抗衡格局,中方積極擴大區域影響力,拉攏被視為「美國後花園」的拉丁美洲國家,加大貿易往來並深化當地投資建設。哥倫比亞14日正式簽署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目前已有三分之二拉美國家加盟該倡議。
面對當前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國民黨立法委員葛如鈞今(9)日於立法院國是論壇時指出,台灣作為高度仰賴出口導向的經濟體,新台幣匯率近期波動劇烈,對整體經濟穩定性構成挑戰。他強調,台灣目前擁有 423 公噸黃金儲備與高達 5770 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其中超過九成投資於美國國債。「比特幣可能是數位時代的黃金、白銀,甚至是火藥,有智慧的國家不會讓武器掌握在他人手中。」葛如鈞呼籲,台灣應積極思考多元儲備架構,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多元儲備、韌性臺灣,才是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