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金融科技業的搜尋結果,共120

  • 《金融》新加坡金融科技嘉年華 FinTechSpace七度率團參加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將於12~14日七度率團,參加全球最大金融科技盛會的第十屆新加坡金融科技嘉年華(SFF 2025)。今年代表團規模為歷年最大陣容,由近百位金融科技代表攜手打造「台灣館」(Taiwan Pavilion)。

  • 2025數位金融獎》富邦產險 創新投保服務 深耕損防科技

    2025數位金融獎》富邦產險 創新投保服務 深耕損防科技

     富邦產險於2025年《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榮獲「數位創新獎」、「數位公平待客獎」及「綠色淨零金融獎」三項金質獎,「數位服務獎」及「數位資訊安全獎—安全組」兩項優質獎,共計五項殊榮,勇奪產險業獲獎數第一,充分展現其數位轉型與永續金融並進的成果。

  • 金融科技創投基金 上看百億

    金融科技創投基金 上看百億

     為加速台灣金融科技業發展並提升國際競爭力,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今年2月成立,並設下金融科技應用研發、數位金融實務規範建議、金融科技投資交流、異業生態共創等四大工作圈,分別由中信金控、玉山金控、凱基金控和國泰金控擔任召集人。四金控22日於「2025台北金融科技論壇」中揭露聯盟最新進展,其中,最大亮點是由凱基金控負責研議推動的創新科技母基金,初始由金控業出資募集新台幣60億~75億元,若搭配國發基金投資,總規模預估上看100億元,目標於明年第一季上路。

  • 《金融》2025年FinTechSpace Day 創新實證與新創出海

    FinTech Taipei 2025台北金融科技論壇系列活動「FinTechSpace Day」22日登場,透過創新實證徵選、新創發表、聯合自主實證、新創出海座談與國際專場論壇等活動,全面展現台灣金融科技在技術應用、跨界合作與國際鏈結上的創新成果與能量。

  • 彭金隆:三優勢拚金融科技

    彭金隆:三優勢拚金融科技

     「FinTech Taipei 2025台北金融科技論壇」22日登場,以「虛擬資產、AI應用、科技防詐」為三大主軸,國內外產官學界代表共同探討全球金融科技的焦點議題。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會中指出,「台灣研發總支出占GDP比率」及「每千人的研發金額」兩項指標,長期位居全球第二,顯示我國在研發技術實力與人才資源上受國際認可。看好台灣人才、研發實力與科技優勢,為發展金融科技的溫床。

  • 川普未到禮先到 美金融科技業喊:錢進英國

    川普未到禮先到 美金融科技業喊:錢進英國

     美國總統川普預定16日前往英國進行3天訪問,兩國近日正籌備簽署一項科技協議。出發前夕兩國金融與科技業率先釋出善意,已敲定總額超過200億英鎊的鉅額投資與商業承諾,突顯美英「特殊關係」的經濟深度。

  • 《新聞分析》防詐不應淪為銀行濫權藉口 金融必須回歸服務本質(2-2)

    AI金融科技協會也認為,台灣銀行業在「數位金融」名義下,這些年透過政府補助與產業投入,累計已花費全民數百上千億元經費。然而結果卻不是建立更便利、更開放的數位金融環境,反而演變成「愈數位化、愈管制化」的現象。銀行不僅沒有真正完成數位轉型,還利用數位化的名義加強風險排除與限制措施,回過頭來侵害全民的金融自由與財產權益。

  • 馬雲進軍Web3 雲鋒金融買1萬枚以太幣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參與投資的港股公司雲鋒金融2日公告,已於公開市場累計購買1萬枚以太幣(ETH),總投資成本為4,400萬美元,資金來自內部現金儲備,所購以太幣在財報中列為投資資產。此舉引發市場猜測,馬雲正進軍Web3領域。

  • 金融科技業:法令成首要挑戰

    金融科技業:法令成首要挑戰

     「FinTechOn 2025 & AFA高峰會」1日登場,會中發布《2025年亞洲金融科技調查報告》,來自亞洲地區(含台灣)的73間金融科技業者中,有57.53%認為法令環境是當前營運面臨的首要挑戰,反映出法規的不確定性延遲創新落地,金融科技業者多處於成長與擴張階段。

  • 安永發布亞洲FinTech調查

    安永發布亞洲FinTech調查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2025年亞洲金融科技調查報告─化挑戰為成長》,調查亞洲金融科技產業的發展現況與挑戰,以及合規壓力、人才取得等六大關鍵。由臺灣金融科技協會舉辦為期兩天的「FinTechOn 2025AFA」金融科技趨勢論壇,以「金融科技X全球供應鏈新戰局」為主題,聚焦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跨境支付基礎建設,以及金融科技如何驅動中小企業連結全球市場等議題,剖析國際金融科技發展趨勢與挑戰。

  • 法規跟不上創新?亞洲金融科技逾半業者敲警鐘

    法規跟不上創新?亞洲金融科技逾半業者敲警鐘

    「FinTechOn 2025 AFA高峰會」1日登場,會中發布《2025年亞洲金融科技調查報告》,來自亞洲地區(含台灣)的73間金融科技業者中,有57.53%認為法令環境是當前營運面臨的首要挑戰,反映出法規的不確定性延遲創新落地,金融科技業者多處於成長與擴張階段。其他如總體經濟與市場風險變化、資金與金融服務取得、人才與組織挑戰,以及金融科技與產業快速變化等,也均有超過三成業者表達關切,顯示金融創新仍需制度配套同步跟上,方能發揮其真正潛力。

  • 彭金隆曝金融科技大未來 AI大語言模型將現身

    彭金隆曝金融科技大未來 AI大語言模型將現身

    金管會推動金融科技五大政策發酵!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日在FinTechOn 2025 AFA高峰會中透露,金管會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五大策略皆有成果,他特別提到目前金融界正研發「金融AI大語言模型」且具「大學畢業生水準的AI機器人」,是一個台灣本土、金融業適用的AI大語言模型,可以解決AI應用的問題,金融科技透過團體研究可加大成效。

  • 小額投資人福音 小額外國債券買賣 開放

     為因應金融科技創新,協助金融科技業者辦理金融創新實驗案落地以及實踐普惠金融,主管機關開放證券商經營自行買賣特定外國債券業務,證券商與投資人交易外國債券,可以不足債券發行辦法所載最小交易面額來辦理。一般而言,債券交易金額較高,散戶投資人參與不易,但債券為固定收益商品,投資人可有穩定的債息收入,持有至到期並可收回投資本金,適合希望穩定收息的投資人,透過本項業務開放,投資人小金額也可參與債券投資,可望降低投資人投資海外債券門檻,有助於促進普惠金融。

  • 《櫃買市場》證券商提供投資人買賣小額外國債券制度上路

    因應金融科技創新,協助金融科技業者辦理金融創新實驗案落地以及實踐普惠金融,開放證券商經營自行買賣特定外國債券業務,證券商與投資人交易外國債券,可以不足債券發行辦法所載最小交易面額來辦理,櫃買中心為配合主管機關本項業務開放,已訂定相關業務管理辦法,於今年8月7日公告實施。

  • 數位保險8月可申設 已五家探詢

    數位保險8月可申設 已五家探詢

     為加速保險業數位轉型、提升市場創新動能,金管會29日表示,將於7月底前發布修正後的數位保險公司申設法規與配套行政規則,預計最快8月可申請。修正後的法規與行政規則將「純網路保險公司」正名為「數位保險公司」,並放寬資本額門檻與發起人資格,未來數位保險公司除可具備實體據點,還可在初期營運階段享有創新保護機制,截至目前已有五個團隊來探詢。

  • 在家上班6小時年薪360萬 他萌離職念頭 原因曝光

    在家上班6小時年薪360萬 他萌離職念頭 原因曝光

    一名35歲金融科技業男子表示,自己月薪30萬元、每天工時僅約6小時,也可在家遠端工作。然而,他每次想到要上班就覺得痛苦,總在思考怎麼樣可早點退休,直到最近甚至萌生辭職念頭,「為什麼大家都可以這麼認命的一直工作賺錢,為什麼我會這麼不知足?」

  • 英國華威大學 非凡職涯的卓越起點

    英國華威大學 非凡職涯的卓越起點

     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日前舉辦2025年度新生行前說明會暨校友聯誼活動。該校東亞區招生官Ashley Sun專程來台主持活動,為即將赴英的新生提供入學準備指導,並邀請校友分享求學與職涯發展經驗。

  • 螞蟻去年研發投入 創新高

     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關聯企業:金融科技業者螞蟻集團,因近年持續加大在人工智慧(AI)產品及其他服務方面的投資,2024年研發投入達到創新紀錄的人民幣(下同)234.5億元。

  • 金融業五大策略 拚AI防詐

    金融業五大策略 拚AI防詐

     今年被視為金融資安的關鍵轉折點,詐騙風險升溫,金融產業正式進入AI防詐新戰場。金融科技創新園區舉辦「2025數位沙盒金融PoC實證論壇」,會中邀集業內專業人士共同探討如何建立高效、安全的金融生態,中信銀行數位科技處協理吳展榮指出,金融業本身即資訊科技產業,無論是資訊化、自動化、數位化,甚至近年來廣泛討論的智慧化,每一次科技的推進,對金融業而言,都是一次產業升級的契機。

  • Gogolook轉上市 鎖定東南亞市場

    Gogolook轉上市 鎖定東南亞市場

     以防詐AI軍火商為定位的Gogolook(6902)預定16日轉板上市,以15日收盤價104元掛牌。該公司執行長郭建甫表示,在曼谷成立第二總部後,瞄準東南亞7億的人口市場,繼泰國之後,印尼、新加坡及菲律賓等,2025年均有具體的合作對象和進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