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銀行壓力測試的搜尋結果,共19筆
美國聯準會(Fed)24日宣布推進對大型銀行的年度壓力測試改革,此舉將能提升銀行業者長期渴求的測試透明度,對銀行產業而言是一大勝利。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14日表示,儘管通膨風險仍存,但就業市場疲軟,經濟放緩,媒體普遍預期聯準會仍維持於降息路徑上。他同時暗示,為期3年的縮表行動(QT)可能即將結束。理事鮑曼指出,年內仍可能再降息2次,外界認為美國貨幣政策從過去幾年的緊縮轉向較為寬鬆的新階段。
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美國金融監管鬆綁之際,金融業正走出金融海嘯後的長期壓抑,迎來全新增長階段。法人指出,美、歐、日三大區域銀行股正浮現投資良機,金融股有望成為投資組合中不可忽視的核心板塊。
美國大型銀行繼上周通過聯準會(Fed)的年度壓力測試後,包括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BofA)在內的華爾街巨頭,紛紛加碼回饋股東,宣布提高季度股利和擴大庫藏股計畫規模。
美國大型銀行通過聯準會(Fed)的年度壓力測試後,包括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BofA)在內的華爾街巨頭,紛紛加碼回饋股東,宣布提高季度股利和擴大庫藏股計畫規模。
以美國標普500指數期貨為例,指數近期展現強勁多頭動能,成功突破並站穩歷史高點,確立創高格局。目前價格穩定於所有均線之上,且短期均線呈多頭排列,顯示市場追價力道積極。先前構成壓力的歷史高點,在突破後已轉為關鍵支撐,若後續指數能守穩此區,多頭趨勢可望延續。
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6月27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73檔台股ETF受益人近一周增加1.2萬人,總人數來到1,126.98萬人,連續兩周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來增加人數突破百萬達104.4萬人;統計包括元大台灣50(005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等九檔台股ETF同步創高。
美中貿易利多與美銀行壓力測試全數過關,帶動美股續攀新高;台股自4月來一路挺過川普關稅新政變數挑戰,在基本面與資金動能增溫提振下,月線、季線翻紅,如今美國部分政策有望翻多,再為下半年台股添增新柴火。
美國聯準會(Fed)27日公布年度銀行壓力測試報告,全美22家大型銀行全數過關,顯示銀行在經濟衰退的嚴峻環境下,仍有足夠的資本緩衝並繼續放貸,為鬆綁監管及銀行提高股利掃除障礙。這也是負責金融監管的副主席鮑曼上任後,第一份壓力測試報告。美國總統川普今年3月提名理事鮑曼出任Fed監管副主席,當時外界認為,鮑曼對銀行監管的立場傾向寬鬆。
美國聯準會(Fed)27日公布年度銀行壓力測試報告,全美22家大型銀行全數過關,顯示銀行在經濟衰退的嚴峻環境下,仍有足夠的資本緩衝並繼續放貸,為鬆綁監管及銀行提高股利掃除障礙。
鑒於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可能對經濟造成衝擊,聯準會(Fed)17日開始全面改革對大型銀行的年度壓力測試。對資本要求的設定應基於兩年平均結果,並擬放寬銀行調整資本的時間3個月,讓它們可以調整因壓力測試後必須因應的資本要求。這些改革旨在讓現有監管框架更加靈活,得以應對經濟波動,同時確保資本要求實際強度不變。
代表美國大型銀行與企業的組織團體24日提起訴訟,指控聯準會(Fed)的年度壓力測試不透明,造成資本要求不正確,讓企業和消費者面臨更高的借款成本。
代表美國大型銀行與企業的組織團體24日提起訴訟,指控聯準會(Fed)的年度壓力測試不透明,造成資本要求不正確,讓企業和消費者面臨更高的借款成本。
美國聯準會6月底公布最新銀行壓力測試結果,受測銀行全數通過,金融機構財務品質大幅改善,加上聯準會9月展開降息的機率升高,投信法人認為,目前正是投資人布局金融債券基金及債券基金的好時機。
美國聯準會(Fed)表示,美國大型銀行通過今年度壓力測試,這些銀行在經濟嚴重衰退的情境下,仍有能力持續向民眾和企業放貸,不過遭受的虧損比去年更大。
美國聯準會(Fed)26日將公布32家銀行壓力測試的結果,這攸關銀行資本要求與是否能增加股息與回購股票規模。今年壓力測試的模擬情境與2023年類似,分析師預期結果應該與去年差不多(全數通過)。
美國聯準會(Fed)26日將公布32家銀行壓力測試的結果,這攸關銀行資本要求與是否能增加股息與回購股票規模。今年壓力測試的模擬情境與2023年類似,分析師預期結果應該與去年差不多(全數通過)。但即便如此,在經濟前景與監管規則未明情況下,這些銀行測試過關後預料仍將採取謹慎的資本回饋策略。
中央銀行關注房價,更關注金融穩定。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央行關注的重點其實是房價是否影響金融穩定,有兩大指標,一是看銀行放款逾放比,二是對銀行壓力測試,近一年國銀壓力測試,設定條件即升息至3%、房價掉40%情境下,國銀經營仍是適足(comfo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