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防禦型股票的搜尋結果,共34筆
關稅議題持續降溫,加上市場認為美國聯準會9月降息降定了,疑慮解除後金融市場氣氛轉佳,投信法人建議,面對降息將重啟,可善用多元資產配置。
市場樂觀看待關稅進展,加上川普簽訂大而美法案與企業財報表現優異等利多,推升股市續漲,總體經濟表現尚稱穩定,整體上金融環境趨於寬鬆,有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但隨著近期股市漲多,投信法人建議,可藉由多元資產配置降低風險。
台股創新高,公股銀除了汰弱留強外,現在也積極留意布局時點,但技術面有些過熱,也會慎防修正風險,目前嚴控資金持股水位,保持風險控管。不過,長線仍是相關看好台股後續發展,指數上看不設限。
公股銀在台股近期位於高檔,且國安基金宣示持續在場內,在關稅稅率將公布、股利發放旺季將過的二大因素下,近二周執行汰弱換強策略,部分獲利了結,稍微減碼台股,主要策略就是賣大於買,未來將持續找尋合適標的進場。
美國新關稅陸續出爐,公股銀行分析,川普這次政策主要是「極限施壓+期限延後」,研判為關稅談判手段,欲對未達協議國家施壓取得更多讓步,實施日宣布延後至8月1日,給各國最後談判機會,同時公開施壓若不讓步就是被課高稅率,具備明顯操作性意圖,研判稅率將視談判讓步程度微調。
中東情勢趨近平穩,加上市場買進風險較高的資產,尤其是半導體類股,故日經指數26日開高走高,盤中一度最高漲至39,615.59點,至少創四個多月新高。最後,日經收39,584.58點,漲642.51點或1.65%。東證收2,804.69點,也漲22.45點或0.81%。
中東情勢趨近平穩,加上市場買進風險較高的資產,尤其是半導體類股,故日經指數26日開高走高,盤中一度最高漲至39,400.65點,創四個多月新高。早盤結束時,日經暫收39,349.85點,漲407.78點或1.05%。東證收2,790點,也漲7.76點或0.28%。
近期伊朗局勢升溫,公股銀行分析,目前觀察荷姆茲海峽是否封鎖,若伊朗正式封鎖,將推升油價進一步突破85~90美元區間,衝擊通膨與全球航運,接下來觀察美伊是否談判破裂,若雙方無具體對話進展,市場可能預期下一輪報復升級,以色列是否後續行動,其立場與後續參與仍為重要變數。
台股18日攻堅站上年線,彙整三位名師看法,台股6月底前仍有望向上挑戰23,000點,不過,第三季整理機率較高,建議在季底的操作策略上,應以高周轉率低持股來應對,選股可優先關注投信作帳與高殖利率兩大類股,接近前波高點時,可開始調節持股水位至5成以下,以應對第三季的變化。
新台幣第二季來升值居全球之冠,再加上以伊衝突、美國與70多國關稅豁免期將到期,台股16日一度失守半年線,適逢本周進入超級央行周,預期美國9月將降息,資金湧入高現金殖利率股避險,中華電創新高及長榮走揚,尾盤驚險守住半年線及22,000點。分析師認為,新台幣再升值有利外資延續回補,逢低仍為布局機會。
近期關稅戰降溫、美國解除晶片出口限制雖帶動行情回暖,但美國總統川普力推弱勢美元,加上全球景氣前景不明、美債避險魅力減弱,市場變數仍多。專家建議,多重風險交織下,資產配置應強化防禦性,可考慮納入穩健績優股,或防禦型成分股占比較高的高股息ETF,如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與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防禦類股比重皆逾26%,以提升投資組合抗震力。
今年以來全球股債匯波動劇烈,銀行在金融操作上,今年將更加小心翼翼,積極控制風險。公股銀強調,現在在債券方面,優先承作風險權數50%以下的金融債、公司債及風險權數0%的超國家組織債的浮動利率或固定利率債券。
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經濟衰退擔憂,造成近期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公股銀行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新政影響股市下跌,可能是買進的機會,但若發生經濟衰退,則當前市場恐尚未見底。在各國關稅談判結果尚未明朗之際,預期短線市場高波動將持續,建議投資人應轉趨保守。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呼籲聯準會應該要降息,聯準會多位官員呼應支持降息,台股25日在電子、傳產、金融等主要權值多數上漲帶動下,加權指數突破月線反壓。公股銀分析,目前台股19,000點附近有支撐,後續觀察兩關鍵,一是台股能否挑戰20,000點整數關卡、二是4月7日的跳空缺口20,153點。
瀚亞投資表示,日股走勢震盪劇烈,內需型或防禦型股票展現出韌性,若未來日圓走強,國內成長推動型通膨可能緩和,也利於內需消費型產業,建議可定期定額布局主動基金,交由專業團隊為投資人找尋具潛力的標的,創造超額報酬機會。
受川普關稅影響,日股走勢劇烈震盪。投信法人表示,這波修正期間,日本內需型或防禦型股票展現出韌性,若未來日圓走強,國內成長推動型通膨可能緩和,也利於內需消費型產業,日股仍有三大投資理由,建議定期定額布局主動式日股基金。
輝達GTC大會激情不再,加上擔憂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FOMC會議後的談話,外資19日趁機壓低台指期結算、現貨大舉賣超342億元,台積電領跌且跌破年線,拖累加權指數跌310點或1.4%收21,960點,跌破22,000點及5日線,連三天的反彈全數回吐。
美國接連公布1月CPI、PPI均高於預期,且當時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未實施,市場認為2月通膨數據有可能持續增溫,川普也宣布4月將實施對等關稅,法人預期物價短期將上漲,台股近日跟著偏空反映。投資專家表示,抗通膨概念股此時出列,資金轉往金融、營建資產、食品、高殖利率股等四大概念股,計有凱基金(2883)、皇昌(2543)、大成(1210)、宏碁(2353)等16檔,受惠資金轉入抗通膨、防禦型股票,在震盪行情中求穩,等待下一波攻勢。
周二美股主要指數全面收黑,道瓊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失守前一日創下的歷史新高。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突然提前一日發布財報,其營收預測意外疲軟,衝擊科技股、尤其是晶片股表現。費城半導體指數崩跌逾5%,創下9月初以來最大單日跌幅。AI晶片龍頭輝達跌4.69%,台積電ADR跌2.64%。另一方面,因供應疑慮緩解及需求減弱,原油價格持續下挫,能源股首當其衝。
華爾街大空頭、摩根士丹利美股策略師威爾森( Michael J.Wilson)建議投資人,應出脫防禦型股票,理由是估值過高、獲利了結,改為聚焦獲利與成長前景穩健的大型股,包括部分「美股七雄」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