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限航令的搜尋結果,共06筆
中國大陸部分港口刮起強風影響卸貨,造成海岬型船運力供給不足,帶動19日波羅的海海岬型船平均日租金直線飆升3,243美元、上漲21.11%,收在18,608美元高點,在傳統淡季卻噴漲運價,優於前一年同期平均日租14,905美元。
台驊董事長顏益財20日表示,走過2023年航運市場谷底,2024年會比2023年來得好,預估將是「地龍翻身、硝煙四起、充滿變數」的一年,地緣政治、氣候變遷、通膨升息等變數仍在,對海運業、國際運輸有加分作用,壞處是較難掌握,且帶動原物料高漲,推升油價、物價也會影響需求端。
紅海危機未解,海運漲風先轉向,多位貨代業者透露,原本部分航商喊出亞洲-歐洲線1月運價周周漲,但8日起運價調幅從千美元拉回到數百美元,雖仍有航商15日再喊漲,但多家業者研判因船貨雙方拉鋸,最後可能僅小漲或不漲。
紅海危機促動全球海運鏈大挪移,一路引爆歐洲到美東、中東的航線連環漲。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 22日最新報價1,254.99點,周漲14.77%、年漲13.36%,創一年半來新高。
紅海突發危機救了海運股,帶動運價、股價急漲一波,台驊控股董事長顏益財20日表示,可視為短期利多,運價能不能維持看兩個關鍵,一是10國聯盟維護紅海通航安全的成效,將反映在運價漲幅,若時間拖久可能產生新變數;二是農曆年後運輸需求是否回升,支撐運價續行。
陽明海運4日法說會,總經理杜書勤強調,全球海運市場持續受到四大因素影響,首推今、明年新船運力供給達高峰,令運價承壓,預估新增運力供給的壓力,要到2025年逐步收斂,2026年有望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