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電力排碳係數的搜尋結果,共47筆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針對半導體及電子產業在台灣能源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困境與挑戰,提出3大政策建議及16項內容,籲請府院及相關部會參酌,兼顧基礎建設強化與法規制度改革,以長遠視野和務實作法推動能源轉型。
為響應淨零碳排政策,北市翡管局10日公布翡翠水庫水力發電廠今年截至8月底,已發電1.22億度,預估今年可達2億度,相當減少9.5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等於37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效益。局長林裕益強調,水力發電是最潔淨的綠能,可以減少使用火力發電,達到明顯的減碳效益。
電價調漲壓力有望減輕。近日傳出10多家光電商想與台電提早解約分手,主要是綠電躉購價(收購)即將與台電發電迴避成本「黃金交叉」,太晚走到時需要多繳「分手費」,因此選擇先逃。如此對民眾是好消息,因為台電可省不少綠電採購費,避免全民埋單。
民眾黨發起的重啟核三公投已確定在8月23日投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擔任重啟核三辯論正方代表之一。由於童子賢同時擔任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出任重啟核三正方代表形同打臉民進黨非核家園政策,因而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公布我國對等關稅為32%,雖然宣布暫緩實施,我方稅率也還在談判,但之後就會上路。環境部長彭啓明18日出席「邁向淨零減汙共利雙贏策略的新方向研討會」致詞時表示,目前正在討論2035年第三期國家自定減碳目標(NDC3.0),並規畫2032年達32%±2%、2035年達38%±2%,但若台美關稅談判不佳,±2%區間調整,恐會變成±3%。
再生能源是台灣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的政策核心;這次高雄大樹光電案爭議,再度突顯台灣綠能發展面臨的多重困境。高雄市政府針對開發商違法施工,已七度開罰共108萬,果斷廢止水保許可並移送地檢;經濟部隨即廢止二期許可,並承諾盤點所有大型光電案場。中央與地方政府迅速亡羊補牢,展現杜絕違法、整頓光電的決心。然而,光電問題不僅是個別開發業者的違規,也是在考驗中央能源政策與地方實務執行、是否缺乏系統連動而脫節。
針對6月3日立院通過2028中火無煤決議,經濟部表示,台中市自2019年起整體用電需求已高於台中電廠每年發電量,2024年台中市用電量更是六都第一,有近45億度的電力缺口是由其他縣市電廠支援,此決議不僅影響供電,也會連帶影響未來高科技產業進駐台中的投資意願,須再審慎評估。
核三停機後,國內供電「火力全開」挨批。最新的2024年電力排碳係數也出爐─0.474公斤(每度排放二氧化碳量),較前一年少了0.02公斤,有所進步。不過,依據法規設定,今年需降至0.424公斤,減幅比去年要增倍。電力學者直指,非核家園後核電全退,減碳必慢,今年要達標難度很高。
核三停機後,國內供電連日「火力全開」,遭致不少批評。但依據最近出爐的2024年電力排碳係數,為0.474公斤(每度發電排放二氧化碳量),較前一年走跌0.02公斤,有所進步。但是依據法規設定,今年係數得降至0.424公斤,減幅比去年要增倍。一位電力學者直指,非核家園後核電全退,綠電不確定又高,減碳必慢,今年恐難達法定標準。
行政院長卓榮泰16日視察中油觀塘接收站(三接)及台電大潭廠增建計畫時,肯定兩項工程如期推進,未來三接天然氣搭配大潭電廠3部新機組,將可以從台中廠及觀塘廠兩個氣源,海陸雙管來供氣,大幅增加電網穩定,為台灣邁向低碳能源轉型建立里程碑。
立法院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讓核電廠最多可延役20年,但仍須台電主動提出申請。台電董事長曾文生14日強調須等核安會提出配套子法,才能評估,並舌戰藍白立委,嗆在野拿撥補1000億要脅核電延役、核二及核三運轉時台電虧損最多、空汙量最高;白委痛批民進黨故步自封,與國際脫節。學者也斥曾文生「避重就輕」,三座核電廠正常運作,三年可幫台電省2400億電費。
台電核三廠二號機將於5月17日停機,屆時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時代,產業界憂慮供電穩定及電價調漲,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對此表示,據經濟部和台電估算,核三廠二號機除役減少的備轉容量率,約為3%,如加上2025年陸續加入的新發電機組,供電無虞。
針對外界關心核三廠2號機除役後供電,台電表示,核三2號機下個月除役,並非這個月才知道,40年運轉期限早在2002年《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立法時就已確定,也因此已規劃今年將有近500萬瓩大型燃氣機組陸續加入供電行列,加上再生能源、抽蓄水力及負載管理等調度手段可確保穩定供電無虞。
台灣能源結構面臨能源供給安全高度脆弱,電力係數不易下降,衝擊產業競爭力,也讓台灣淨零世紀賽跑中持續落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於3月28日當代法律雜誌與Focus聚焦誌共同舉辦的研討會中,共同呼籲政府,低電力係數的戰爭是產業、國力與永續未來的三重賽跑,全球已重新調整發電技術組合,政府應全面審視整體經濟結構與產業現況,與時俱進,調整能源政策,才不會在淨零賽局中慘遭淘汰出局。
綠營推大罷免宣講,閣揆卓榮泰23日在台南場穿上台電制服,批在野刪除預算,請各縣市2萬8000名台電同仁站出來發出憤怒吼聲,引發爭議。台電資深員工楊家法直批,不檢討能源政策,每年光利息就321億,在流血的傷口上貼OK繃根本沒用。卓揆想綁定台電員工,同仁聽了覺得噁心。
台電RE30低碳電預定7月首度開賣,因為摻配3成綠電,電力排碳係數將降為較漂亮的0.337公斤。不過如此沒有購買的廠商,是否用電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反被墊高?對此台電已與環境部協商,取得同意將多出碳排轉給沒有出口需求的民生住戶,未來電力排碳係數公布也將多區分產業、民生類別。
「分艙電價」要上路了!為了讓出口商少被課碳稅,台電規畫許久的「RE30」低碳電預定7月1日推出,首批放出16.6億度,內中摻配30%的綠電。最低購買額度是百萬度,最高不可超過1億度,鎖定中小企業購買。不過售價每度將比預期高,估計超過5元。
環境部去年底預告第3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設定我國2030年減碳26至30%的目標,明天將舉辦公聽會。7個環團今天聯合發布聲明提出6點訴求,強調2030年應減量39%,並呼籲提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高製造部門及運輸部門減量幅度、強化中央地方協力,落實深度節能。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推動委員會23日召開第三次會議,這次重頭戲是由總統賴清德拍板2032、2035減碳新目標。6大部門新增20項減碳旗艦計畫,減排又驅動帶動民間投入逾5兆元的綠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