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養生茶飲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傳統習俗「立冬補冬補嘴空」,雲林縣書香關懷協會將於11月2日舉辦「2025全國藥膳嘉年華」活動,推廣中藥文化與健康飲食概念,提供四神湯、肉骨茶、薑母鴨等料理及養生茶飲供民眾免費品嘗,30日舉辦試吃記者會,邀大家11月2日來雲林縣土庫鎮土庫股過港六房媽紅壇「拜媽祖、補嘴空」。
周二就要迎來秋分,秋分這天晝夜一樣長,而秋分以後,日照時間逐漸縮短,氣溫逐漸降低,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之說,陽氣漸漸收斂,陰氣慢慢增長,萬物生長方向走向收藏。中醫師提醒,要留意呼吸道疾病、皮膚搔癢等,此時的養生首重「養肺潤燥、疏肝理氣」,可吃山藥、杏仁、白木耳、蓮藕、百合、水梨等,同時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水星進入處女座,能量放大了「細節與健康」的議題,未來2周人們容易因壓力或忽略小毛病而健康拉警報。塔羅牌老師艾菲爾提醒,豬、猴、牛、兔4生肖特別要留心,及早調整生活習慣,才能避免小病演變成大問題。
為提供高齡長者更完整的在地照顧服務,輕安健康關懷協會「三義日照中心」30日正式揭牌啟用,結合鄰近慈濟三義中醫醫院的醫養照護資源,以中醫調理及復能訓練為特色,打造一處安心、舒適、熟悉的日間照顧據點。苗栗縣長鍾東錦參與揭牌儀式時感嘆,財劃法通過後苗栗縣未受其利先受其害,被中央扣了一堆錢,但縣府該做的還是會全力以赴,讓長輩們都能有健康幸福快樂生活。
隨著冬季來臨,天氣轉冷,常見周圍的人會咳嗽、擤鼻子,令人不禁疑惑,人們在冬天真的較容易生病嗎?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邱伯恩表示,答案是肯定的,如流感等疾病,在寒冷的天氣中更常見,甚至會因寒冷而惡化,中醫「以食調和」,少食生冷食物、多吃山藥、紅薯等食物,強化身體免疫力,並分享一帖飲品,冬季日常養生飲用。
台中大甲仁馨樂活園區21日舉行2024冬至耶誕嘉年華。園區透過大型社區活動,翻轉大眾對長照的刻板印象,讓社區民眾有機會認識園區「全人健康」及「共生社區」的願景,親身感受活力與笑聲滿滿的長照迪士尼。
隨著東北季風來襲,驟降的氣溫正式向人們宣告冬天來臨,日夜溫差變大容易使人著涼,學校、辦公室都掀起一波生病潮,病毒齊發的季節,千萬要小心別被傳染了!除了常見的感冒,還有許多看似不嚴重的身體警訊,都會在季節交替的時節悄悄找上門,置之不理很可能釀成大病。《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近一年網路討論度最高的「十大冬季常見健康狀況」,有哪些是必須提高警覺、不能掉以輕心的呢?一起來看看!
蔣豐懋做為普洱茶愛好者,特別分享了霜降時節如何利用普洱熟茶進行養生。他指出,在這段時期,我們的身體需要更強的內在溫暖來抵禦外部的寒氣。千年古樹普洱熟茶在經過發酵後,茶性溫和,特別適合在秋冬時節飲用,不僅能夠幫助驅寒,還具有養胃護胃、調理氣血的效果。
頂級護理之家品牌「國泰台南產後護理之家」集結烘焙師、營養師與中醫師三強聯手,甜蜜呈現九宮格創意午茶點心盤,特設烘焙廚房引進專業設備,透過烘焙師高超手藝,搭配營養學與醫學角度,打造可甜可鹹的美麗媽咪,期許坐月子時光不只吃得好、吃得健康,更吃出美麗好心情。
「大雪」是1年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周大翔中醫師說明,大雪節氣後是全年陰氣逐漸趨往最重的時期,到冬至那天,更是到達陰氣的巔峰。而從節氣轉變特色,可以歸納出氣溫逐漸寒冷的趨勢,在大雪節氣時期,處在亞熱帶地區的台灣尚未無時無刻都處於寒冷狀態,但此時一波一波來襲的寒流,反而讓氣溫變成一陣冷一陣暖的兩極狀態,對患有呼吸道過敏陳疾及心血管疾病者可說是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