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香港資本的搜尋結果,共30

  • 何立峰:順應全球化 擴大開放

    何立峰:順應全球化 擴大開放

     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4日登場,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背景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視訊致詞表示,全球經濟貿易有自身規律,經濟體不斷加強經貿領域合作,既符合各自和各方共同利益,有助於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 紫金黃金香港IPO首日 股價飆近69%

    紫金黃金香港IPO首日 股價飆近69%

     大陸最大礦企紫金礦業旗下紫金黃金,9月30日在香港掛牌首日氣勢如虹,股價大漲68.5%至每股港幣120.60元,市值達港幣3,425億元,一舉超越智利黃金與銅礦巨頭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成為全球市值前列的黃金礦企。此次上市共籌得32億美元,為5月來全球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IPO)。

  • 奇瑞赴港上市 擬籌91億港元

     大陸汽車製造商奇瑞汽車17日公布招股說明書,計劃透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在香港集資最高約91.5億港元,料將成為今年香港規模最大的上市交易。

  • 口袋裡沒錢也要買Labubu

    口袋裡沒錢也要買Labubu

     潮玩Labubu從盲盒公仔躍升為炙手可熱的投資標的,在全球爆紅,原創IP投融資也跟著引起關注。

  • 陸上半年併購交易額 年增45%

     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PwC(大陸稱普華永道)25日最新公布的「2025年中國企業併購市場年中回顧及展望」指出,2025年上半年大陸企業併購市場交易總額超過1,70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5%,預計下半年併購市場將更加活躍。

  • SHEIN總部考慮遷回中國

     外媒報導,快時尚電商平台SHEIN傳出正考慮將總部從新加坡遷回中國,以爭取主管機關的支持,進而推動其在香港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據悉,SHEIN已就在中國境內設立控股母公司向律師諮詢,不過討論仍屬初步階段,目前尚未定案。

  • 預計募資逾10億美元 邁瑞規劃赴港二次上市

     知情人士透露,大陸最大醫療設備製造商邁瑞生物醫療電子(Mindray),正考慮在香港進行第二次上市(IPO),預計募資金額達到10億美元以上。若成行,邁瑞將成為今年繼寧德時代、恒瑞醫藥之後,規模最大的陸企赴港上市案例之一。

  • 港交所的鑼不夠用

    港交所的鑼不夠用

     新聞提要■7月9日,港交所迎來年內「大日子」,藍思科技等五家企業及一檔ETF,同步在港股上市,現場同時敲響六面銅鑼,網友戲稱:「港交所的鑼不夠用了﹗」景況堪稱漪歟盛哉。這也顯示大陸政府正積極重塑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這塊招牌。

  • 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歐美資金流入比例大增

    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歐美資金流入比例大增

     近年歐美資金因一連串國際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空,大舉撤出香港,但今年以來香港資本市場明顯回暖。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長陳茂波2日指出,過去半年流入香港的資金中,歐美資金比例明顯增加,主要以長期基金為主,反映外資對香港經濟信心回升。

  • SHEIN赴英上市遇阻 轉戰港股

    SHEIN赴英上市遇阻 轉戰港股

     在內外交迫下,中國快時尚跨境電商希音(SHEIN)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外媒披露,希音赴英國倫敦上市案,因未能獲得中國證監會在內的監管機構批准,該公司將更改上市地點。知情人士透露,希音計畫在未來幾周內,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草案,力拚今年內在港上市。

  • 新能源企業搶赴港上市

    新能源企業搶赴港上市

     新聞提要■香港IPO市場全面回暖,融資規模在年內重回全球第一。與此同時,港交所迎來大陸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掛牌上市,帶動新能源大小廠掀起赴港上市熱潮,引發市場關注。

  • 晟德金融資產評價轉正

     晟德(4123)第一季營收3.79億元,年增4.25%,營業利益年增9.33%,因金融資產評價轉正為獲利7.83億元,採權益法認列之投資損失1.09億元,稅後純益5.49億元,EPS為0.76元。

  • 潘功勝出招 保港國際金融中心

    潘功勝出招 保港國際金融中心

     近年全球不斷對香港能否保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出質疑,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13日出席香港亞洲金融論壇時,提出將從四方面繼續全力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首先是要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發展,持續深化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 陸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10周年 擴展交易模式是下一步

    陸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10周年 擴展交易模式是下一步

    大陸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迎來10周年。香港交易所近日發佈的《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十周年白皮書》指出,過去10年互聯互通已經成功將股票、債券、ETF等產品納入合資格標的範圍。未來還可以進一步探索將符合資格ETF標的的底層資產,從股票拓展至更多資產類別。

  • 德翔海運港股上市 首日跌破發行價

    台灣貨櫃航運商德翔海運1日登陸港交所,成為首家在港上市的台灣航運企業。德翔海運發行價為4.18港幣,但上市首日盤中下跌6%,終場收跌1.9%至4.1港幣,港股市值為67.69億港幣。

  • 美的港股IPO 集資達三年來最高

    美的港股IPO 集資達三年來最高

     大陸家電巨頭美的集團17日登陸港交所,按發行價港幣54.8元,發行5.66億股計算,IPO集資淨額達港幣306.68億元,超越2021年5月上市集資港幣283億元的京東物流,成為近三年多來香港集資額第一大新股。若美的最終全數行使超額配售權,集資額將達港幣358.8億元左右,可望成為今年內全球第二大IPO。

  • 陸嚴審IPO A股轉戰H股熱度升

    陸嚴審IPO A股轉戰H股熱度升

     隨著A股上市門檻提高,加上香港資本市場推出各項政策紅利,眾多大陸公司開始轉投港股懷抱,「A轉H」上市熱度回升。陸媒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逾130家企業排隊申請香港上市,其中不乏多家半導體企業從A股轉戰港交所IPO。

  • PwC:香港上半年IPO集資額 年減27%

    香港IPO市場活動持續放緩,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PwC(香港稱羅兵咸永道,台灣稱資誠)最新公布,2024年上半年香港市場總集資額為131億港幣,年減27%。該行預估,下半年將出現集資逾50億港幣大型IPO在港上市,並預計全年有約80家公司在港上市,其集資金額將達700億港幣至800億港幣。

  • 港交所針對下調港股最低上落價位 諮詢市場

    港交所針對下調港股最低上落價位 諮詢市場

  • 香港200名銀行家被裁員 美媒:陸政經環境惡化

    香港200名銀行家被裁員 美媒:陸政經環境惡化

    據美國之音引述彭博報導,受到中國經濟不振和港股成交疲軟等因素影響,以往在香港被形容為「天子驕子」的投資銀行家,也要面對裁員壓力。彭博4月22日發表的行業研究顯示,估計過去一年香港有約200名投資銀行家失業。有分析認為,隨著香港金融和法治環境日趨大陸化,銀行業裁員潮將持續惡化。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