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驗證平台的搜尋結果,共89筆
半導體驗證分析大廠宜特科技持續強化先進製程布局。宜特科技董事長余維斌表示,兩項嶄新技術服務「2奈米ALD新材料驗證平台」與「矽光子暨CPO驗證方案」已進入導入階段,加上近年營運主動能─AI需求暢旺,在ALD(原子層沉積)、矽光子(SiPh)及AI三大引擎續推下,展望2026年營運相當樂觀,全年可望再戰歷史新高。
為推動衛星應用產業發展,數發部數產署明(115)年度將啟動先進衛星多元服務產業發展計劃,希望透過鏈結國際、技術支援與場域實證典範,打造符合全球趨勢且具商業價值的衛星應用解決方案,預計鏈結三家國際衛星或雲服務業者,帶動國內業者參與並推動至少十案衛星應用概念性實證。
工研院為促進產業交流與技術創新,攜手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舉辦「智慧電網×韌性未來:AI驅動之產業契機研討會」,邀集專家共同探討電網韌性強化的技術與商機,即在天災情境中,如何透過緊急電力供應系統維持通訊與網路運作,確保關鍵基礎設施的穩定與安全。
全球AI技術加速各行業轉型步伐,同時也帶動用電需求增長,為此,完善的智慧化電網韌性不可或缺,不僅能穩定支撐產業用電,更可開啟新興商機。根據經濟部統計,2024年我國發電、輸電及配電機械業產值達1195億元,創下歷年新高,顯示市場前景可期。為促進產業交流與技術創新,工研院攜手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於29日舉辦「智慧電網×韌性未來:AI驅動之產業契機研討會」,邀集台電、台達電子、加雲聯網、工研院等專家,共同探討電網韌性強化的技術與商機,即在天災情境中,如何透過緊急電力供應系統維持通訊與網路運作,確保關鍵基礎設施的穩定與安全。
宜特(3289)持續強化先進製程與AI領域布局。宜特表示,近期兩項新技術服務「2奈米ALD新材料驗證平台」與「矽光子暨CPO驗證方案」已進入導入階段,初期投入費用較高,影響短期獲利,但屬「費用先行、效益隨後」的階段性現象,將成為推動未來營收與獲利的重要引擎。
台灣半導體生態系供應鏈在全球具舉足輕重地位,是長年努力所締造的奇蹟。台積電資材管理處處長柯宗杰指出,生態系整合的速度與效率,為台灣半導體強大之處,他強調,台積電與供應鏈夥伴合作秉持「Trust」與「Win-Win」的基礎;聯發科副總經理吳慶杉也表示,產業鏈在設計製造、驗證與量產扮演重要整合角色,是台灣半導體良好的根基。
在中美科技競賽的背景下,大陸希望在未來產業取得先機,各科技重鎮紛紛加快布局。上海政府11日公布推動未來產業的相關方案,重點鎖定矽基光電子、第四代半導體、6G、核融合(大陸稱核聚變)、量子科技等產業,目標到2027年,能發展出20家左右未來產業生態的主導型企業。
臺灣國際車輛論壇(TAIFE)10月1日於臺北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舉行「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啟動儀式,由台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與電電公會簽署合作,正式宣告聯盟成立,標誌政府、法人及產業三方齊聚,共推智慧車電自主創新與國際接軌。
台灣國際車輛論壇(TAIFE)1日舉行「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啟動儀式,由台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與電電公會完成簽署儀式,正式宣告聯盟成立,標誌政府、法人及產業3方力量齊聚,共同推動台灣自主創新與國際接軌的智慧車電生態系。
台灣國際車輛論壇(TAIFE)周三於台北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舉行「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啟動儀式,由台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與電電公會完成簽署儀式,正式宣告聯盟成立,標誌政府、法人及產業三方力量齊聚,共同推動台灣自主創新與國際接軌的智慧車電生態系,並共同打造兆元級的車用AI產業。
國家太空中心(TASA)上月展開「通訊衛星製造產業化平台」廠商徵求,9月中標案決標,近日公布結果,決標金額23.57餘億元,由仁寶、緯創拿下,兩家大廠將進入第一階段進行低軌衛星通訊設計。
近年詐騙手法日益翻新,投資人面臨的不實消息與假冒態樣層出不窮,元大證券特別推出「識別消息來源平台 – 識詐守門員」(下稱識詐守門員),讓投資人無需登入就能即時確認消息來源的真偽,強化反詐防護網。
總統賴清德喊出讓台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鍊的亞洲中心,經濟部近日就通過「無人機關鍵晶片及模組自主開發研發補助計畫」,共有7家廠商,拿到3.26億台幣的補助。目標是開發無人機AI影像晶片與飛控系統,加速兩大項目供應鏈「國產化」。
國際能源版圖快速重塑,氫能成為各國角力的焦點,歐盟、日本、美國紛紛投入龐大資源布局氫能經濟,我國也加速進行。工研院宣布與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展開跨國合作,攜手推動氫(氨)能關鍵技術發展,將為我台灣邁向永續未來注入新動能。
經濟部通過7項「無人機關鍵晶片及模組自主開發研發補助計畫」,補助金額共計3.26億元。入選的業者包括:海華科技、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英濟、智邦科技、威力工業網絡、臺灣希望創新及易發精機。
「我們超前佈局人工智慧、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開闢新賽道塑造新優勢。」9月18日,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大陸科技部部長陰和俊介紹,現在距離實現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只有10年時間了,未來五年是十分關鍵的攻堅期。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今(17)日召開第17次委員會議,並由經濟部說明「矽光子研發成果與未來規畫」,而國科會也於2026年預算加碼編列5億元助發展,且矽光子作為AI新十大建設之一,將整合法人與產業資源,推動設計、製造、驗證三大能量建構,攜手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集結逾150家廠商,全面提升台灣在矽光子領域的競爭力,為AI時代奠定堅實基礎。
國立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攤位號碼:P5300)積極參與SEMICON Taiwan 2025,展出多項先進技術、前瞻設備與人才培育成果,展現南臺灣在半導體研發與教育推動上的強大能量與影響力。
AI浪潮席捲全球,晶片大廠輝達(NVIDIA)26日宣布,旗下全新企業級RTX PRO伺服器已獲得包括台積電、鴻海科技集團等全球頂尖企業採用,引領企業資料中心邁向AI時代。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指出,台積電正以Blackwell驅動的AI工廠推進半導體製造,最佳化晶圓廠營運。據悉,台積電正透過「全球製造與管理平台」策略,使海內外廠區的營運效率及產品品質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