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高纖維的搜尋結果,共156

  • 不只豆漿和雞蛋!糖友嘴饞不怕血糖飆 營養師欽點「小豆干」

    不只豆漿和雞蛋!糖友嘴饞不怕血糖飆 營養師欽點「小豆干」

    糖尿病友嘴饞時,往往怕亂吃東西後血糖飆升。營養師黃雅鈺建議,糖尿病友可選擇低升糖指數的無糖豆漿、水煮蛋或茶葉蛋等食物,其中一份市售原味的小包裝真空豆干,更是相對健康的零嘴選項。

  • 三芝茭白筍評鑑出爐!帶殼組冠軍肉質細緻 甜度達6.5度

    三芝茭白筍評鑑出爐!帶殼組冠軍肉質細緻 甜度達6.5度

    「2025三芝區茭白筍評鑑會」於今(22)日在三芝區農會四樓舉行,歷經專家嚴格評選後,最終由謝德勝勇奪「帶殻組」冠軍,「剝白組」則由林文德拔得頭籌,而「甜度王」則由陳義道以甜度6.5度脫穎而出,成為今年最甜美的三芝代表。所有獲獎農友將於25日「2025三芝茭白筍節」開幕典禮,頒獎表揚感謝在地農友栽種的辛勞。

  • 換季喉嚨乾、皮膚癢 中醫推4水果 芭樂還能防上呼吸道感染

    換季喉嚨乾、皮膚癢 中醫推4水果 芭樂還能防上呼吸道感染

    秋老虎剛過,天氣逐漸轉涼,不少人可能出現呼吸道或皮膚不適,甚至容易便秘。中醫師建議,可吃柿子、葡萄柚、芭樂和梨子等水果,其中芭樂維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8倍,除了能幫助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也能減緩腹瀉、皮膚乾癢等症狀。

  • 4種健康粗糧易傷胃 專家示警:多吃反不利養生

    4種健康粗糧易傷胃 專家示警:多吃反不利養生

    近年「吃粗糧更健康」的觀念盛行,玉米、燕麥等成為餐桌新寵,《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雖然粗糧富含纖維與營養,有助控制血糖、促進消化,但若攝取過量,反而可能傷胃、引發脹氣與消化不良。專家提醒,以下4種常見粗糧看似養生,其實暗藏損害胃部的風險。

  • 煮飯「水加少一點」可控制血糖 農糧署曝關鍵3招

    煮飯「水加少一點」可控制血糖 農糧署曝關鍵3招

    控制血糖主要從飲食著手,農糧署表示,烹煮米飯時,加水量不同會影響澱粉結構,進而影響血糖反應,水量少一點時,澱粉部分未糊化,進入體內後消化速度較慢,升糖指數可能降低。不過不能只靠「煮飯減少加水量」來控糖,真正健康的做法包括控制份量、營養均衡以及搭配雜糧或糙米。

  • 不是老了 醫曝腦血管退化4警訊:中風失智跟著來

    不是老了 醫曝腦血管退化4警訊:中風失智跟著來

    隨著年齡增長,你是否偶爾早上醒來會頭暈、下午注意力不集中、記性變差、晚上淺眠容易醒?對此,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這可能不是單純變老,而是血管退化的警訊,應及早啟動「預防模式」,從飲食、睡眠與運動等6方向來改善,若置之不理,會增加未來腦中風或失智的危機。

  • 行銷溫泉蔬菜 宜縣力推茭白筍

    行銷溫泉蔬菜 宜縣力推茭白筍

     溫泉茭白筍是宜蘭縣礁溪鄉秋季生鮮特產之一,以溫泉水灌溉的茭白筍質地細嫩、口感鮮甜,宜蘭縣政府9日與礁溪鄉農會舉辦「溫泉茭白筍上市發表會」,有主廚熱炒及創意料理展示,盼能吸引消費者認識在地農產,感受秋收的喜悅。

  • 行銷溫泉蔬菜 宜蘭縣力推溫泉茭白筍

    行銷溫泉蔬菜 宜蘭縣力推溫泉茭白筍

    溫泉茭白筍是宜蘭縣礁溪鄉的秋季生鮮特產之一,以溫泉水灌溉的茭白筍質地細嫩、口感鮮甜,今天(9日)宜蘭縣政府與礁溪鄉農會舉辦「溫泉茭白筍上市發表會」,有主廚熱炒及創意料理展示,盼能吸引消費者認識在地農產,感受秋收的喜悅。

  • 4歲男童得「腹股溝疝氣」 單孔微創腹腔鏡手術無疤痕

    4歲男童得「腹股溝疝氣」 單孔微創腹腔鏡手術無疤痕

    張媽媽幫4歲兒子小寶洗澡時發現他右側鼠蹊部常常鼓起一塊,站著的時候特別明顯,以為是吃太撐了,而且小寶活潑好動,最近常抱怨上廁所或洗澡時,右側鼠蹊部有明顯腫塊,躺平有時可推回。張媽媽帶小寶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兒童外科董宣杋醫師門診求診,結果確診為腹股溝疝氣,由兒童外科、麻醉科和兒童內科團隊聯合照護,採用單孔微創腹腔鏡疝氣手術治療,術程僅約30至50分鐘,術後當天就能下床走動與飲食,第2天出院。1周後回診,張媽媽開心地說,真的沒有疤痕,連阿公阿嬤都說像沒開過刀一樣!

  • 吃對能甩肉 專家激推減肥水果TOP5:加速燃脂

    吃對能甩肉 專家激推減肥水果TOP5:加速燃脂

    很多人在減重期間會害怕吃水果,覺得糖分太高、會變胖,不過,營養師蔡宜方表示,其實只要選對種類、掌握份量,吃水果反而能幫助瘦身,包括奇異果、芭樂、櫻桃、葡萄柚與小番茄,都具有高纖維、低熱量的特性,尤其是葡萄柚能幫助調節食慾、促進脂肪代謝,可說是減肥界的明星水果。

  • 早餐必吃「3種粉」名醫曝自家菜單:幫肝臟排毒

    早餐必吃「3種粉」名醫曝自家菜單:幫肝臟排毒

    趕上班、上學,很多人的早餐都是隨便打發。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早餐是每天最簡單的健康投資,他的早餐組合,常是1顆小的五穀雜糧饅頭、1顆白煮蛋、1小塊水果,與喝1杯添加黑芝麻粉、卵磷脂粉與蛋白質粉的豆漿,不僅蛋白質夠、吃得飽,卵磷脂中的膽鹼,還有助於大腦記憶力、神經保養與肝臟解毒。

  • 防攝護腺癌卻踩肺癌陷阱?運動留意1事 避免當人體清淨機

    防攝護腺癌卻踩肺癌陷阱?運動留意1事 避免當人體清淨機

    早期攝護腺癌通常沒症狀,因此患者多半無感,醫師呂謹亨指出,除了定期檢查攝護腺特定抗原外,飲食調控與運動也是降低風險的關鍵,不過隨著空污日益嚴重,戶外運動時一定要留意空氣品質指標,也要遠離汙染熱點,並選對時段,像是PM2.5濃度相對少的清晨,才能避免邊運動邊當人體空氣清淨機,增添肺癌風險。

  • 健康老去比長壽更重要 7飲食習慣幫大忙

    健康老去比長壽更重要 7飲食習慣幫大忙

    追求長壽外,更要健康老去。有外媒整理2025年多項最新研究,列出7項最能幫助「健康長壽」的7項飲食建議,包括減少吃超加工食品、多攝取富含類黃酮、植物性蛋白、高纖維碳水化合物、小型魚類等,其中植物蛋白性蛋白部分,專家建議可多食用豆腐抗衰老。

  • 男少澱粉、戒牛奶血糖仍爆表 醫:錯把玉米當蔬菜啃

    男少澱粉、戒牛奶血糖仍爆表 醫:錯把玉米當蔬菜啃

    許多人以為健康食物就不會影響血糖,但醫師李思賢分享案例指出,一名糖尿病患者雖戒掉牛奶、減少澱粉,按時服藥,血糖仍高達10.8%,追查後發現,病患以為玉米是蔬菜,每天大量攝取才導致控糖不佳。李思賢提醒,即使是原型健康食物,但若屬高碳水類,也得適量攝取,避免血糖失控。

  • 吃全穀物 醫喊燕麥是首選:誘導大腸癌細胞衰老

    吃全穀物 醫喊燕麥是首選:誘導大腸癌細胞衰老

    燕麥營養成分高,對腸道有益處。醫師黃郁純指出,在全穀物食物中,燕麥是她的首選,也是對腸道最佳的穀物,除了能支持有益的腸道細菌,還能預防或減輕痔瘡,研究也指出,燕麥中的燕麥生物鹼C,有助誘導大腸癌細胞衰老。

  • 不只腦和眼 連腸子都會中風 醫警告威脅遍全身

    不只腦和眼 連腸子都會中風 醫警告威脅遍全身

    提到中風,許多人熟悉的就是腦中風,以及近日藝人秦楊右眼突失明的眼中風,除了這些地方,身體還有多處器官也會有中風危機。劉博仁指出,耳朵、腎臟、甚至腸子都會中風,也都和不健康的血管有關,日常就該做好保養,別等到器官缺血才驚覺。

  • 日常飲食1鐵則好處多!降罹癌風險 減重效果加倍

    日常飲食1鐵則好處多!降罹癌風險 減重效果加倍

    現代人的健康檢查報告很難避免象徵異常的紅字。英國一項研究成果顯示,日常飲食只要避開一類飲食,不僅能讓減重效果加倍,還能降低罹患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風險,一舉數得。

  • 2孝子陪父回診 意外發現也罹癌 醫:攝護腺癌遺傳機率高

    2孝子陪父回診 意外發現也罹癌 醫:攝護腺癌遺傳機率高

    攝護腺癌在國人10大癌症死亡率排行中,榜上有名。大甲李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品叡表示,1名80歲男性患者,因為頻尿、解尿困難等問題,到醫院檢查,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經觀察病患皆由2個兒子輪流陪伴就診,考量該癌症遺傳的機會高,提醒民眾應定期檢查,未料卻發現2人也罹患攝護腺癌,驚呼「怎麼這樣?」。

  • 外食族注意!5旬男左腹劇痛罹急性大腸憩室炎 醫曝保養重點

    外食族注意!5旬男左腹劇痛罹急性大腸憩室炎 醫曝保養重點

     56歲林先生工作忙碌,長期外食,最近左下腹持續性隱隱作痛,以為只是輕微腸胃不適,不料疼痛持續加劇,還發燒、噁心,就醫檢查確診急性大腸憩室炎,住院治療1周後緩解,醫師建議他多食用蔬果、規律運動、少菸酒、定時排便,才能保養好身體。

  • 早上不再昏昏欲睡!早餐吃這8種食物補充能量

    早上不再昏昏欲睡!早餐吃這8種食物補充能量

    你會用哪些食物迎接美好早晨呢?早餐是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可以幫注醒腦、為身體提供水分,吃得正確還能影響認知功能、身體能量及消化功能,甚至可以更好地為全天穩定血糖打好基礎。美國營養師Megan Roosevelt整理出8種食物,用滿滿營養迎接一整天的挑戰。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