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號2日發生事故釀成50死,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昨取得列車行車紀錄器,成功取得事故前關鍵影像,主委楊宏智也透露,工程車並非一開始傳出的「砸到」,而是橫擋在軌道上,導致列車煞車不及撞上,另外,運安會疑似發現肇事工程車的其中1片行車記錄器,第2片還在尋找中,而目前脫離工作暫停。
台鐵太魯閣號408車次2日發生嚴重出軌意外,造成49人死亡,距罹難者頭七法會,才過幾天,總統蔡英文10日卻在臉書表示,「來吶!擔心觸及下降,坐進來看看!不用怕臉書觸及率低看不到資訊,下面連結都加起來,
台鐵太魯閣號重大死傷事件,要求行政院長蘇貞昌和交通部長負起政治責任下台聲浪高漲。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分析,蘇貞昌最多撐到2022年大選,他更斷言2022年選戰綠營會敗選,綠營敗選後,黨主席和行政院
太魯閣號日前脫軌導致嚴重傷亡,台鐵公安與公司化的議題再被拿到檯面討論,前交通部長葉匡時今(11)日於中廣「台灣加油無所不談」節目受訪提到,台鐵公司化後若董事長、總經理還是酬庸與政治力介入,公司化其實沒
最近臉書觸及率下降,引起各界討論,總統蔡英文也在臉書上發文,擔憂觸及率下降,引來網友質疑,太魯閣事故才剛過頭七,關心觸擊率是當務之急嗎?對此,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他到蔡英文的臉書後感到十分遺憾,而蔡
對於台鐵太魯閣號因為撞擊邊坡滑落工程車導致重大傷亡意外,國民黨立委鄭麗文砲轟,這是百分之一百政府殺人!還要死多少台灣人? 鄭麗文11日接受《中時新聞網》專訪時指出,誰關心真相?誰能保證台鐵改革?蔡英
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於花蓮出軌意外釀50死、逾200人輕重傷,為台鐵半世紀以來最嚴重事故,前交通部長葉匡時表示,台灣鐵路的邊坡監測預警系統並沒有與時俱進,技也都掌控在外國手上,自主性改善能力不足,加上
蔡英文總統今天前往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參拜,祈求媽祖保佑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她說,相信透過這樣的團結互助,我們一定可以克服疫情、水情挑戰,讓台灣平安順利。 蔡英文在臉書表示,她連續第三年
屏東一名29歲曾姓女子8日晚間騎機車時遭人刻意開車衝撞,隨後竟把她擄走,曾女9日被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警方調查作案的黃嫌長期跟蹤曾女,這起事件再度讓外界又關注立法院《跟蹤騷擾防治法》修法進度,國民黨立
最近不少人在討論臉書平台觸及率下降,總統蔡英文10日也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擔心觸及下降」,只是太魯閣號意外造成重大死傷,才剛過頭七,因而遭到網友砲轟。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質疑,蔡英文是不是吃飽太閒?並痛
當遭逢重大災害,搶救大量災害傷患分秒必爭,台南市政府消防局因應目前重大災害發生,今天與衛生局及各急救責任醫院率先首辦「11-9-11常態性大量傷病患演練」,每月11日9時至11時,針對消防局救護車出勤
台鐵太魯閣號2日發生重大出軌事故,造成嚴重死傷。交通部長林佳龍聲明,已經向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請辭負責,對此,綠委蔡易餘指出,台鐵內部有許多根本性問題,最了解的就是林佳龍,而若林離去交通部,著實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造成重大傷亡,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天批評行政院長蘇貞昌還不下台,已表明請辭的交通部長林佳龍成為蘇貞昌的擋箭牌,「蘇貞昌可說榮膺歷年來最沒有政治擔當且戀棧的行政院長。」 賴士葆質疑,太魯
8月28日即將舉行「反萊豬」等4項公投案,執政黨今日上午定調將不提公投對案,綠委莊瑞雄表示,如果決定不提對案,那麼重點將是與社會強力溝通,綠委何志偉認為,提不提不是重點,而是要把事實釐清。 8月即將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召委邱臣遠表示,針對此次太魯閣號事件,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周一(12日)將考察3處北部台鐵重要邊坡工程,地點包括宜蘭蘇澳、新北貢寮以及新北平溪等,除了了解其邊坡工程防護作業情況、施作進度、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意外釀50死、逾200傷,是台鐵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事故,事發當天,適逢清明連假首日,花蓮縣警局新城分局和平派出所長王祝光正巧在附近巡視轄內交通狀況,獲報火速趕抵現場,成為第一位協助指揮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1日)上午出席新北市佛教會浴佛節慶典大會,侯除了前往浴佛外,也與法師們一起持誦《心經》,為台鐵太魯閣號事故祝禱。侯說,看起來台灣今年過的不是那麼平安,希望能夠用祝禱的方式祈求平安,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意外,竟有名嘴稱,這條鐵路是日本人100年前蓋的,還以為是國民黨來台灣蓋的鐵路嗎?遭外界痛批胡扯,並指出這條北迴鐵路為台灣十大建設之一,是榮民不分晝夜所蓋出來的,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釀重大死傷,可謂台鐵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事故,事發迄今,僅49名罹難者確認身份,第50名仍是一個謎;對此,花檢表示,第8節車廂拖離隧道後仍持續尋獲殘肢,正全力比對DNA,「不排除可能是其
最近不少人在討論臉書平台觸擊率下降,總統蔡英文臉書昨(10)日也發文指出「擔心觸及下降」。只是太魯閣號意外釀50人死亡,才剛過頭七,也讓不少網友直呼,現在關心觸擊率是當務之急嗎?恐怕民調也要跟著下降了
【愛傳媒葉毓蘭專欄】這陣子全民都在關注太魯閣號慘劇,也意識到臺灣在公共工程積重難返的沉痾,讓重大事故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不是意外,而是必然發生的意料中事。 這兩天有兩則與司法相關的小新聞,更令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