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列表

  • 膽固醇多少才OK? 預防猝死一定要懂

    文章數:20

    為了預防高血脂造成心血管等全身性疾病,許多人對於膽固醇數值相當在意。不過其實我們在體檢報告上看到的膽固醇,指的是被稱為「脂蛋白」的物質。膽固醇數值到底該怎麼維持才正確?一定要越低越好嗎?專家從醫學、營

  • 面對憂鬱症 你絕不孤單

    文章數:17

    新冠肺炎疫情恐導致個案、隔離者、第一線人員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若放任不管,可能導致病情慢性化,甚至出現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的共病。走出憂鬱可以借助各種協助,你不孤單,別獨自奮戰。

  • 改善偏頭痛 醫界出招

    文章數:10

    國際研究調查卻指出,疫情期間,偏頭痛患者「頭更痛了」!平均每月偏頭痛天數從疫情前的5.7天,增加至8天,且高達6成患者,偏頭痛加劇。如何趕走痛苦,醫界提出具體建議。

  • 肺癌 成台灣頭號奪命腫瘤

    文章數:7

    追蹤關鍵30年,台灣到底發生什麼事,讓肺癌成頭號奪命腫瘤。數據顯示,國人整體吸菸率降6成、肺癌卻增4倍 70%女性肺癌成因不明。是甚麼原因?環境因素恐比罹癌基因更有關。

  • 結合醫療科技 全齡運動正夯

    文章數:9

    運動除了「競技運動」外,還有「全齡運動」提供休閒、養生等功能,即使是平均年齡近75歲的長輩,也能有效的提升體能、改善認知功能、減少憂鬱,大幅提升生活品質,為健康餘命打下優質根基。

  • 健康特戰隊--細胞治療

    文章數:15

    個人化醫療是當今醫療的新趨勢,原理是取得血液,培養免疫細胞,打造成「特種部隊」,再將活化的免疫細胞輸回體內,成為標準治療無效者的新曙光。

  • 今日最健康 值得信賴的優質生活情報

    文章數:91

    每天一則正確健康新知,時時儲備生活正能量,讓身心一起優活,慢老無齡。從養氣養生到舒展身心,從吃進營養到生活秘訣,還有最熱門的健康時事解析,一網蒐羅。今日最健康,天天都有值得信賴的實用「健聞」。

  • 中西醫合作 醫療更強大

    文章數:16

    「中西照護復健,五官經絡養生」,堪稱現今醫療現場的新趨勢。各大醫院的中西醫門診,漸趨統整,為民眾提供完整醫療照護,先進技術與傳統益處相互結合,成為醫病關係的新選擇。

  • 排尿不是小事 健康風險「點滴」現形

    文章數:17

    健康的人只要喝下足夠的水,平均每天大約排尿6-7次,偶爾多喝了些水稍多1-2次都屬正常,能夠幫助排除體內廢物,也能檢視不少疾病的風險。但是根據國際尿失禁協會(ICS)對頻尿的定義,如果正常喝水,排尿次

  • 咖啡抗百病?解讀關鍵密碼

    文章數:6

    大家都說喝咖啡有益健康,是真的嗎?可以喝幾杯、會讓骨質流失嗎?如果能不只享受咖啡的香氣與口感,同時發現它能促進健康,那麼一杯咖啡就不僅僅是一杯咖啡,而是養生的良藥,也能更加放心地享用了!一起從各個角度

  • 關於新冠疫苗 該知道的大小事

    文章數:15

    知識就是力量,面對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未知的發展讓人有時無所適從。該不該打疫苗?該挑選品牌嗎?自己適合注射嗎?我遇到的是不良反應還是典型副作用?所有想問的問題、想知道的最新研究,隨時更新訊息,讓自己面對

  • 你該知道的「蛋」事

    文章數:9

    小小一顆雞蛋,卻蘊藏多種營養,其中像是鐵質、維生素B12、維生素B2、維生素D以及葉酸,都是人體必需。蛋黃還富含卵磷脂,有助於修復細胞膜、協助代謝脂肪,有益神經細胞活動、促進中樞神經和腦部的發育。只是

  • 養好大腦 優活不老!腦細胞的神隊友

    文章數:14

    大腦是生命的中央樞紐,就像設計精良的機密儀器,能自動啟動清掃有害腦細胞的物質。但是它需要養分與休息,若能明確知道自己生活中有那些事情正在傷害健康中樞,並且加以預防,再結合大腦喜歡的各種元素,就能讓自己

  • 醫級人物 看名醫們親身奉行的養生之道

    文章數:9

    「如果是你的家人,會怎麼建議?」、「如果是醫生自己,會怎麼選擇?」這些問題,是不少病人在診間對醫師的提問,希望能參考專業又有經驗的做法,讓自己放心。中時新聞網《醫級人物》專欄,把專科名醫的意見收納整理

  • 睡眠是最好的藥!專家級好睡指南

    文章數:16

    「一夜好眠」是眾多失眠族夢寐以求的美好境界。根據統計,台灣有420萬睡眠障礙患者,一年可以用掉近9億顆安眠藥,高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堪稱失眠與安眠藥王國。但事實上,除了用藥之外,還有許多幫助緩解睡眠

  • 不傷膝蓋伸展操懶人包

    文章數:10

    在家運動好處多,不用受時間與天氣限制,就算行動不是很便捷的銀髮族,也可以居家鍛鍊肌力,伸展筋骨,各家運動妙招一次收集起來,一周七天都能有不同的招數可以鍛鍊。

  • 心絞痛與心肌梗塞的距離

    文章數:14

    急性心肌梗塞是許多中壯年猝死的原因,許多人常常忽略身體長期發出的警訊。像是運動時的胸悶,休息一下就恢復正常,其實就是冠心症,也就是俗稱心絞痛的典型徵兆。別讓慢性心絞痛演變成心肌梗塞,是保命首要關鍵。

  • 聽到身體求救呼喊!一管血從基因找到有利解方

    文章數:7

    許多長年累月對身體造成重創的疾病,平日對人沒有影響,一發作就讓人措手不及,往往錯失提前治療的黃金時機。如何聽出身體已經喊出的微弱求救?現今醫療生技漸漸從基因下手,打造臨床可以使用的多種技術。對有疾病家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