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感疫情拉警報!歐巴馬政府訂購近2億劑H1N1型疫苗,掀起繼克流感藥品後的疫苗新商機,專家認為,今年全球的疫苗市場規模將逼近200億美元,且預估到2013年還會成長兩倍以上,未來幾年每年都會以超過20%的速度成長,是生醫產業的誘人大餅。

台北市生物產業協會副理事長呂銘峰博士認為,就WHO所統計至9月13日為止,全球已確定感染H1N1超過296,471人,死亡人數為3,486人,換算為致死率約為0.1%,這與目前已知一般流感相當。儘管H1N1或許有較高之感染率,但危險性並未特別高,民眾不用恐慌。

美德醫董事長楊克誠也認為,儘管有2004年的SARS陰影,該公司目前接獲的口罩、隔離衣等訂單確實十分熱絡,但新流感疫情應像感冒一樣的流行,不會致死,但要小心防範,且未來流行的機率很高,民眾應做好個人衛生居家安全,就可安然過關。

呂銘峰指出,由於今年度第一個H1N1疫苗的人體臨床試驗報告已於9月3日出爐。這是在英國針對100位18~50歲的健康志願受試者所作的試驗,結果相當令人振奮,實驗結果證實雖然施打兩劑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更高,但只要施打一劑疫苗就可以在兩週內產生足夠的抗體來對抗病毒。後續還將在全球進行超過6,000人的人體臨床試驗,以追蹤確認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英國的有效實驗,推波全球掀起一波注射疫苗熱潮,美國政府就已經從五大藥廠中訂購將近2億劑2009年H1N1型疫苗,為的是能將施打率衝到全國50%以上;國內的國光生技研發的流感疫苗,也將趕在11月上市,為國人施打。

專家推估,在新流感有可能成為流行性感冒疾病下,2009年全球疫苗市場規模將逼近200億美元,且預估到2013年還會成長兩倍以上,未來每年亦可維持20%的年成長率。

不過,施打疫苗是否有效,也是目前熱門討論的話題。

呂銘峰表示,人類在廿世紀初就發現了抗生素,細菌與人類之間的緊張關係從此落入下風,人類從此可以輕易解決人體內不受歡迎的細菌;而細菌為了生存、為了繁衍下一代,也只能使出渾身解數拚命突變,以免被人類消滅殆盡。二次大戰期間,盟軍先行掌握抗生素的生產技術,各國政府與各大製藥廠通力合作,日夜生產救命的抗生素供前線使用,大幅降低盟軍的死亡率,也可以說是細菌加速了軸心國連盟的落敗!

只是在對付病毒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相對於抗生素的使用,抗病毒藥物的發明整整晚了半個世紀,但這並不是說細菌比病毒厲害,武功更高強;而是人們早就知道如何使用金鐘罩、鐵布衫來對付病毒了。

呂銘峰以種牛痘為例表示,種牛痘是人們首次發明對付病毒的防身符,這個疫苗不但有效,還造成天花病毒的滅種。對人們來說是好事,然而對一樣是生物體的細菌、病毒而言,可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了。

人類發明的疫苗不但可能對付病毒,對付細菌也是綽綽有餘。很少人沒打過破傷風疫苗吧?那就是對付細菌用的,也是由最近很熱門的國光生技所生產。

就現有統計數字來看,呂銘峰認為,今年WHO所推薦的流感疫苗的組成其實與去年是大同小異,兩株A型流感病毒株與去年相同。僅在B型流感病毒株上有些許差異,足見疫情是早在預估的範圍內,其所帶來的威脅其實並不如坊間談論的嚴重。

呂銘峰認為,生物為了存活,往往是無所不用其極。今年的這場人與病毒大戰,顯然又是人類佔了上風。未來隨著生物科技的進步,細菌、病毒想要在人們身上肆虐的機會應該愈來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