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這次雲林縣立委慘敗,不論是吳伯雄口中的「警訊」,吳敦義說的「分裂」,還是詹春柏眼中的「教訓」,恐怕都不足以道盡此刻國民黨面臨的執政危機。馬英九執政不到兩年,還未見成績,卻已看到鐘擺,年底縣市長選舉將是重要的觀察指標與分水嶺。
國民黨內部認為,雲林是個獨特的選區,派系、山頭林立,「沒搞好張派、許派與水利會,導致黨分裂,才是敗選主因。」其實,這種唯派系論,才是國民黨敗選的主因。
吳伯雄說,國民黨能夠支持張艮輝這麼優質的候選人:「心安理得、理直氣壯」。這話到底是將敗選原因歸咎於候選人「太優質」,導致地方經營不夠,還是自暴自棄的認定,國民黨「成敗皆派系」。
可以說,國民黨到現在還丟不掉派系的奶嘴,一旦選輸了,就會有人又想回到過去、照派系的遊戲規則來,問題是,雲林之所以要補選,正是因為地方派系綁樁手法,受到司法判決;可以說,這次雲林選舉,提名優質人選,是國民黨唯一的選擇,否則,國民黨若仍然向受司法定讞的地方派系妥協,恐怕會輸得更慘!
派系不死、只是凋零,國民黨已無退路,他們必須要問自己的是,偌大的一個政黨,為何地方找不到能夠贏得民心的選舉人才。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