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年客家會議與客家貢獻獎頒獎典禮」昨日舉行,總統馬英九頒獎給八位終身奉獻給客家文化的「客家痴」,並明白表示,客家會議結論一定會列管定期檢討,明年公務員招考將增加「客家事務行政」類,希望藉此增加年輕人關心客家文化的動機。
馬總統全程以客語致詞,還以客語開玩笑說,「我是客家人,不是出席的客人」,引發全場客家鄉親莞爾一笑。
馬英九表示,召開全國客家會議是他競選的重要政見,會議四項主題包括語言復甦、文化振興、產業發展、台灣成為全球客家中心等,會議結論會列管並定期檢討。
馬英九也與客委會主委黃玉振頒發客家貢獻獎給八位對客家文化有貢獻的得獎者。高齡八十四歲的溫送珍做生意賺到的錢,毫不吝嗇的花在復興客家文化事務。文史工作者陳運棟幾乎一生精力都投入客家文化研究,他笑稱「研究室很孤獨的,但我自得其樂!」兩人獲頒「終身成就獎」。
獲頒語言類傑出成就獎的詹益雲把擔任國小老師的精神拿來推廣客家語言,編撰客家版唐詩三百首、詩經、字典;獲文史類傑出成就獎的黃鼎松卸下教職後,在苗栗投身客家文物撰寫,在社區大學開設九十多門與客家相關課程。
獲得文學類傑出成就獎的葉日松以客家詩揚名國際,還代表我國以客家詩人身份出席世界詩人大會;藝術類傑出成就獎曾文忠擅長客家風情的壁畫、油畫,捐出壁畫至少一百張以上。
獲頒海外推廣類傑出成就獎的鍾仕達在海外經營成衣有成,卻沒忘本,掏腰包在國外推廣客家文化、成立客家同鄉會。獲青年參與類傑出成就獎的徐煥昇目前是苗栗縣國小老師,大學時期就捐錢給寶島客家電台,還四處參與客家文學創作、擔任客語老師,希望把他對客家文化的狂熱分享給大家。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