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攝影家森山大道自一九六八年首次出版攝影集《日本劇場寫真帖》以來,便展現強烈影像風格,一九六九年他與攝影家中平卓馬、詩人岡田隆彥、評論家多木浩二共同創辦了雜誌《挑釁》,同時又應跨領域鬼才寺山修司之邀展開合作。森山大道不只攝影,也出版文集,從《犬的記憶》書中可窺見他動人的文采,他不時引用日本詩人、西方小說名作,不難看出文學對他攝影創作的影響。
森山大道從小就被街頭事物吸引,他在書中寫著「就像人擁有記憶,街道與夢想也擁有記憶」,「街道將人們擁有的全部的慾望與相對的絕望,全部蠶食繼續生存下去。」
他也總是不斷的在旅行,從一個城市移動到另一個城市,成了生活的常態。啟發他進行公路之旅的起點,是美國作家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的小說《在路上》。
「廿幾歲的時候,覺得拍照很有趣,速度就像機關槍一樣快速。」森山大道那時讀到了《在路上》,被主角「總是注視路上之眼」強烈吸引。
「我對那種生活方式非常憧憬,馬上約朋友開著破爛的車子,行駛在日本的國道上。」他寫道:「之後我就像車子上的車前燈一樣,逕自地看著路上,迷上了在路上的生活,不管心理還是身體,都無法離開路上。快速、胡亂地按著快門,儘管一直變換旅伴,還是一直走下去,日日夜夜只知道瘋狂攝影。」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