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位在情治監聽單位任職的官員透露,儘管馬總統在就職演說強調「不再有非法監聽」,唯就情治單位的監聽工作而言,過去這一年,電話監聽的情報數量,「只有多,並無減少」。這位官員表示,他相信馬總統說的「台灣不再有非法監聽」是發自內心,但執行細節政府仍宜並進一步深入了解。

這位熟知監聽內情的官員表示,去年六月八日,本報披露「軍情局電訊技術室主任姚祖德,主導情治監聽超過十八年」的新聞後,馬總統很重視,曾到這個監聽單位視導,隨後,情治單位也讓姚祖德退休,並換上一位軍職人員接替姚的主任職務。

姚祖德退休 接替人任務來者不拒

這位官員透露,姚祖德因為久任,經驗豐富,加上任內最後幾年是文職,反而「做得很謹慎」,注意法律責任問題;至於接替姚的人選,由於是新手加上軍人「聽令行事」,對上級交代「監聽任務與對象」,幾乎未曾拒絕過,導致過去一年,情治單位的監聽情報數量「不減反增」。

這位官員指出,針對國家安全利益所執行的監聽工作,世界皆然,也是該做的,不過,若涉及政黨或媒體第四權等非關國家安全利益的監聽事項,非但侵犯人權,更有違法之嫌。

情況多嚴重 達賴訪台情資看端倪

這位官員表示,他無法具體透露任何監聽工作內容與細節,即便是籠統提到「過去一年的監聽情報數量,有增無減」,情治單位也會進行調查。唯這位仍在監聽單位現職的官員說,日前,中國時報報導國安局最先掌握達賴有意訪台的情資,並向上級長官呈報;這位官員表示「如果上級長官有追問,國安局的情報是從國內來的?還是從印度來的?情報獲得的工具是什麼?」或許就能了解現在情治監聽單位的工作實情。

這位官員表示,他相信馬總統說的「台灣不再有非法監聽」是發自內心,但監聽單位在執行層面的細節,政府仍宜關注並進一步深入了解。這位官員舉例,有時一張監聽票,只要求監聽某特定對象三個月,但與這個監聽對象所有的通話人,是否也該掛線監聽?此舉是否違反「通信保密法」相關規定,都有探討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