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副省長張昌平昨天在北京梅地亞中心2樓,報告正在推進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把兩岸融合的視角,突然拉高一個層次,從貿易、金融、文化到旅遊、運輸,都提出加速融合的政策方向。

今年5月,大陸國務院頒布《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使得福建省的區域規畫,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包含海關特殊監管區、平潭島的開放開發綜合實驗區、金融實驗平台等,福建省正推進七大突破:

從平潭島起步 交流合作

一、從平潭島起步,規畫交流合作的綜合實驗區。

就是以廈門為龍頭,以福州為重心,全面深化和拓展沿海一線對台開放。目前福建省正積極推進平潭島的開放開發,爭取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實施更開放政策,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綜合實驗區。

福建副省長陳樺表示,「合作開發的模式,將多種多樣」。台商已經實際參加平潭島物流、旅遊相關的規畫與投資。

二、精緻化經貿合作的產業園區,開放台商投資大型公共工程。

發展精緻化沿海石化、光電、機械等台灣產業專區。加快形成以廈門灣、閩江口、湄洲灣等區域為主的產業對接集中區。擴建福州、廈門台商投資區,新設泉州、漳州台商投資區。完善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林業合作實驗區、台灣農民創業園和農產品集散基地。

創新對台貿易口岸查驗監管模式,促進兩岸貿易的規模化和常態化經營。為密切兩地經貿合作,福建將開放台灣企業參與省內大型公共工程建設,首批開放20個重大工程項目。

三、鼓勵台商投資金融產業,推動股權櫃檯交易和貨幣雙向兌換。

鼓勵台商投資金融產業

積極引進台灣金融機構到閩設立分支機構或參股福建企業,推動福建地方性金融機構赴台設立分支機搆,促進兩地金融機構互設。

推動設立兩岸合資的海峽投資基金和兩岸股權櫃檯交易市場。爭取擴大兩岸貨幣雙向兌換範圍,從原有沿海一線五個市擴大到全省。推動兩岸銀聯卡聯網和通用,積極開辦新台幣離岸金融業務。

四、歡迎台商投資律師、影視、出版及文化等產業,並向台灣選聘專才。

加快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推進建立客家文化保護實驗區。建設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園和文化產業合作中心,鼓勵台灣律師、影視、出版及文化產業業者來閩拓展業務。

積極推動閩台院校學生互招、學歷學分互認、師資互聘,在鼓勵台灣學生赴閩就讀的同時,首批200名福建高校學生已於近期赴台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鼓勵台灣民眾赴閩參加職業技能鑑定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福建省將提供一批就業機會,面向台灣選聘專業人才。

五、營造海峽旅遊圈,方便台胞落地簽證。

打造「海峽旅遊」品牌

推動閩台旅遊業界共同設計線路、開發資源、建立聯盟,打造「海峽旅遊」品牌。提升閩台遊客往來規模,繼續加大優惠力度,鼓勵更多省外居民循「小三通」航線赴台旅遊。積極推動福建辦證機關入島設立辦事機構,方便台灣本島居民辦理台胞證及簽注。

六、人、貨更加頻繁起落,「小三通」升級版。

開通更多對台貨櫃班輪、散雜貨不定期航線和客運航線,大力發展客貨運滾裝運輸,推動空中直航增開航班、增設航點,拓展兩岸往來的海空通道。試行便利人員往來的管理辦法,建設兩岸大通關合作機制。全面推行「小三通」雙向行李直掛,提高兩岸海空聯運便捷化程度。開通郵政專船和郵件航空運輸,建立對台郵件總包交換中心。

七、專案促進交流,舉辦交易會、博覽會、集散市場。

擴大海峽論壇等大型民間交流活動的影響力,提升「9·8」、「5·18」、「6·18」等會展活動功能。福建舉辦的各類經貿博覽會、商品交易會等活動,在場所、推介、費用等方面將優先考慮台灣業者的需求。台灣農產品銷售集散市場,在物流、通關、稅費等將給予台灣業者更多優惠和便利。

福建省長張志南表示,「現階段進一步具體化,紮紮實實落實好,抓住這個機遇,是最重要的。」不少大陸大型國企,如中石化、中海油、國投、中核總、廣核、中遠、華能、華電、大唐、中電投等都十分看好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前景,試圖加大在福建的戰略投資。